• 1、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他通过两个透镜观察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近眼睛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 B、用望远镜观察前面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两透镜互换后再看前面的物体,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 2、同学们合作制作了一个望远镜来观察夜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 B、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C、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 3、如图,修表师傅可通过“寸镜”看清手表微小结构。“寸镜”内部有一个凸透镜,使用时手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小于1倍焦距 B、等于1倍焦距 C、大于2倍焦距 D、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
  • 4、古人发现,随着太阳的移动,物体的影子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古代的计时仪器圭表就是根据此现象发明的。如图,是圭表计时的原理图。圭表计时用到了()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 5、2025年1月15日清晨,刘公岛海面上空出现了“光瀑”奇观,无数条笔直光柱穿透云层倾泻而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笔直光柱——光沿直线传播 B、云层呈淡淡的橙色——阳光中含有橙色光 C、部分水面波光粼粼十分耀眼——光发生了漫反射 D、看到远处的山体较暗——人眼接收到山体反射的光较少
  • 6、学习科学后,学校开展“制作水火箭”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制作水火箭和发射水火箭两个环节。

    【制作水火箭】实验器材:2000mL大可乐瓶、

    气筒、自行车气门芯、铁丝、橡皮塞、水、

    防水胶布等。产品如图甲所示,构造如图乙

    所示。

    (1)、在瓶中装入600g的水,大可乐瓶和其他配件总共200g,水火箭受到的重力为牛。
    (2)、往瓶中装600mL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不断地向瓶内打气,瓶内气压不断增大,当橡皮塞从瓶口向下冲出时,水火箭向上发射升空。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的。
    (3)、【发射水火箭】

    以下是水火箭发射的评价量表

    结果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性

    火箭能顺利升空且在空中运行时间t>6s

    火箭能顺利升空且在空中运行时间2s≤t≤6s

    火箭能顺利升空且在空中运行时间t<2s 或不能升空

    美观性

    符合审美,有一定的设计感

    符合审美,设计感一般

    部符合审美,设计感较差

    某组同学制作的“水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结合评价量表的功能性指标,你对该水火箭评价结果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4)、拓展延伸:小组同学对水火箭水平飞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设计了多个方案。其中的一个方案是:取上述水火箭,分别安装在发射架上,调整它们发射的角度分别为20°、30°、40°、45°、50°、60°、7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飞出。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发射角/°

    20°

    30°

    40°

    45°

    50°

    60°

    70°

    水平飞行距离/m

    14.81

    31.32

    43.60

    50.72

    53.07

    49.82

    35.42

  • 7、2021年5月,我国自主设计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所示,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突破,已知同一物体在火星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3/8。(地球表面g取10N/kg) 

    (1)、“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有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等过程,而“嫦娥五号”在降落月球时没有采用降落伞减速的原因是。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力能的原理,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力是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2)、“祝融号”车轮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
    (3)、火星车的质量为240kg,它从地球上到火星上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火星车在火星表面静止时,若所有轮子和水平表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 , 则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 8、冰墩墩上太空了!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演示了牛顿第一定律—太空抛物实验。当冰墩墩在“失重”的状态下被水平向右推出,下列哪幅图是冰墩墩被推出后的运动路线(  )
    A、 B、 C、 D、
  • 9、天宫空间站是我国建造的太空实验室,下列有关天宫空间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梦天、问天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组成 B、空间站的宇航员在太空进行过多次的太空授课 C、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还不具备出舱活动的能力 D、目前天宫空间站有三位宇航员长期驻留
  • 10、关于我国的探月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探月工程于2007年启动,命名“嫦娥” B、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C、我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巡”三个阶段 D、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采样返回
  • 11、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火箭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不考虑燃料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火箭惯性逐渐减小 B、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发动机的推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火箭受到发动机的推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
  • 12、中国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空间站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D、空间站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 13、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多级火箭,上升过程中速度不变 B、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14、如图所示是“喷气火箭”的模型,胶带固定气球与吸管,吸管套在绳上。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前运动。使球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气球 B、气球外边的空气 C、气球内泄出的气体 D、绳子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在18世纪初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钢琴靠手指触键盘,键盘带动着琴槌,使槌击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以延长乐音;左踏板根据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

    20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被发明出来——数码钢琴(电钢琴)。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驱动了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

    (1)、琴弦发声时,松开琴键,会使制音装置紧压在琴弦上,琴弦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钢琴声是以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2)、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弦的振动有关。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被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均填“频率”或“幅度”)
    (3)、88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与其他乐器不同。数码钢琴可以调节音量的大小,实际是改变了声音的。(均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口琴是用嘴吹气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它上面有气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甲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长、较厚,而C区的较薄、较短。

    水瓶琴如图乙所示,在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注入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击或对瓶口吹气,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1)、在图甲中C区是(填“高”“中”或“低”)音区,请写出判断的理由:
    (2)、往中间的一个气孔用力吹气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填“改变”或“不改变”)。
    (3)、停止吹气后,口琴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这是声音的回声 B、铜片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4)、若依次对图乙中玻璃瓶口吹气,可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的是编号为的玻璃瓶。这时主要是(填“声带”“空气柱”或“玻璃瓶”)振动发声。
    (5)、如果用竹筷轻轻拍打瓶身时,也会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的是编号为的玻璃瓶。
  • 17、吉他音乐活动中,如图甲所示,同学们观察琴弦的发声情况,提出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组装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个数不同、规格相同的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得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AB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

    1

    0.4

    2

    375

    2

    0.8

    2

    170

    3

     

    4

    265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第次实验中琴弦发声的音调最高。
    (2)、分析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 , 琴弦发声的音调越低。
    (3)、当表格中的空格数据为时,可用2、3两次实验来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和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
  • 18、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可以将一根胡琴弦(或尼龙丝)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棱柱小木块将弦支起,如图所示,弹拨弦的中部,就听见弦发出的声音了。

    (1)、在琴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改变琴弦的长度,弹拨琴弦的中部,倾听声音,这是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是否与琴弦的有关。
    (2)、在琴弦的相同时,改变琴弦的松紧,来研究弦乐器的音调是否与琴弦的有关。
    (3)、本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法。
  • 19、小红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和小伙伴一起上网查找资料,并购买了聚酯棉和海绵,通过实验来测评其隔音性能。
    (1)、现准备了音叉与电子闹钟各一个,应选择作为本实验的声源。
    (2)、将待测材料分别填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鞋盒内,且保持填充的厚度相同。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安静环境下,利用手机上的分贝仪软件测量声音的响度。在对比测试的过程中,除测试材料外,其他条件需保持一致,如声源类型、(写出一点即可)。
    (3)、通过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隔音性能较好的材料是;你的判断方法是相同时,比较

    材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响度/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4)、选择房间隔音材料时,除考虑隔音效果外,还应考虑等因素。
  • 20、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的隔音性能,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用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长短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后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1)、说出两点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②

    (2)、上述材料中隔音效果最好的是 , 最差的是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