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太空抛物” 实验中,王亚平抛出的 “冰墩墩” 做匀速直线运动,与地面上抛物轨迹弯曲相比,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太空中物体质量变小 B、太空中没有重力和空气阻力 C、太空中力的作用效果消失 D、冰墩墩在太空中不受任何力
  • 2、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在太空中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舱不受重力作用 B、航天员在舱内处于失重状态,惯性消失 C、核心舱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 D、核心舱绕地球运动,所受合力为零
  • 3、2023 年 7 月,我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 2030 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B、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C、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D、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 4、“冰墩墩”上太空了!2022 年 3 月 23 日下午 “天宫课堂” 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演示了牛顿第一定律 —— 太空抛物实验。当 “冰墩墩” 在 “失重” 的状态下被水平向右推出,下列哪幅图是冰墩墩被推出后的运动路线(    )
    A、 B、 C、 D、
  • 5、科技节期间,年级开展“水火箭”比赛。如下图所示,将水火箭放置于发射架上,利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向上升空。请完成3~4题。

    (1)、水火箭启动时,动力的主要来源是()
    A、水火箭自身的惯性 B、高压气体对水的推力 C、水对水火箭的推力 D、空气对水火箭的升力
    (2)、①裁判组应将水火箭运动的作为评判标准更合理。
    ②为提高比赛成绩,请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 6、2024年9月25日,中国东风31AG导弹亮剑太平洋,振奋人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南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并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射程12000km,创下了全球洲际导弹实际测试中的最远纪录,具备全球击打能力。从发射到命中目标,整个过程仅耗时20分钟。
    (1)、火箭携载训练模拟弹头飞行过程中,以训练模拟弹头为参照物,火箭是的;
    (2)、计算火箭的飞行平均速度是多少?
    (3)、目前最大的速度为光速, 假若导弹以光速飞行(c=3×105km/s) , 将无人能敌, 那么12000km的路程,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到达?
  • 7、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 “制作水火箭” 的项目化学习:如图甲,往 550 mL 的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底座上,用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会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水火箭飞向高空,发射成功后,测量水平方向的射程。

    序号

    液体种类

    液体体积/毫升

    倾角/度

    平均射程/米

    1

    100

    30

    16.4

    2

    200

    30

    7.7

    3

    300

    30

    6

    4

    200

    15

    6.5

    5

    200

    45

    24

    6

    200

    60

    14.5

    (1)、实验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2)、如图乙为水火箭的结构示意图。水火箭通过向下喷水使自身升空,说明
    (3)、改变瓶中的水量及发射倾角,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某次实验时瓶中的水量为 150 mL,测得平均射程为 7.7 m,则此次的发射角度可能是____。
    A、15° B、30° C、45° D、60°
    (4)、为了探究液体的种类是否会影响水火箭的平均射程,请你帮他设计主要的实验步骤:

  • 8、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着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奔向太空。长二F火箭与载人飞船的总质量约为500吨。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顿时周围“白气”滚滚.之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即空间站三个舱段、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

    (1)、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火箭应采用密度大、硬度大的合金材料 B、火箭在加速起飞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不变 C、火箭加速升空阶段,火箭的惯性变大 D、火箭使用氢气做燃料,是因为氢气热值大
    (2)、火箭发射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该推力的施力物体
    (3)、中国空间站在轨道上绕地球正常运行时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在空间站中,航天员可以通过(填“举哑铃”“弹簧拉力器”或“跳绳”)来锻炼身体;
    (4)、航天员和家人通过网上聊天实现“天地对话”,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当空间站距离航天员家属510km时,航天员发出的信号经过s后就可以被地面上的家属接收到(不考虑仪器的延时特性);
    (5)、设计师为减轻火箭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208kg,则该零件铝的质量为kg。(ρ=7.9×103kg/m3ρ=2.7×103kg/m3
    (6)、火箭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火箭利用自身的飞行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再点火;在最后加速飞行过程中,若火箭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火箭将处于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9、图甲是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时的场景,图乙是其示意图,O点表示重心,请在图乙中作出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 10、水火箭是一种广受学生喜爱的科技制作,其结构如图所示。将水火箭置于地面,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打开阀门,瓶内的水沿打气管向后喷出,水火箭迅速飞起。小明对影响水火箭水平方向飞行距离的因素产生了兴趣,作出以下猜想:

    I.可能与瓶内气体的气压有关;

    II.可能与发射的角度(指水火箭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有关;

    III.可能与加水质量的多少有关;

    (1)、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迅速飞起,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为了探究猜想III,小明使用同一支水火箭,改变加水的质量,使和发射角度相同,测量出了发射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记录如下表:

    水的质量(g)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水平距离(m)

    39.2

    49.4

    57.3

    60.5

    54.3

    51.8

    45.6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所加水的质量为g时,水火箭水平飞行的距离最远,故猜想III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当水火箭竖直向上发射时,若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发射的最大高度,这时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来间接反映发射的高低情况;
    (4)、制作水火箭会安装尾翼,主要作用是____(选填序号);
    A、增加水火箭的配重 B、为火箭提供更强的动力 C、保证火箭飞行的稳定性
    (5)、除上述猜想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水火箭的飞行距离:(写出一条即可)。
  • 11、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____ 。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火星上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t1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
    (3)、火星大气层稀薄,大气层上部需要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紫外线属于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紫外线的应用有  。

    A.杀菌        B.银行利用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识别伪钞        C.额温枪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快速测温

    (4)、太阳光其中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为2279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5倍,太阳光传送到火星大约需要 ____ 分钟.
    A、8分钟 B、10分钟 C、12分钟
  • 12、2024年10月30日凌晨,我国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1)、火箭中的液态燃料是通过既降低温度又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水热汽化成水蒸气,然后遇冷形成的;
    (3)、当火箭的速度达到了7.9km/s时才可以脱离地球,由此可知,火箭上升过程中做运动;分离前,神舟十九号相对于长征二号是的,
  • 13、某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了水火箭,如图甲。某次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时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 A 处向上起飞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并作出了该过程中的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火箭上升过程中具有机械能 B、从图乙可知,水火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水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 D、水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可大致用图丁表示
  • 14、如图所示的飞天科幻画作品展示了火箭升空的画面.若在发射现场,关于火箭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及燃料质量保持不变 C、火箭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D、火箭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 15、如图所示是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关于运载火箭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B、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发射架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D、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 16、望远镜与探索宇宙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利用肉眼观测天象。后来人们通过测量天体的运动、制定历法,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战国时期的文献中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说明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北斗七星一年中的周回运转在昭示四季、节气变迁方面的重要作用。望远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人类观测天空的视野。

    使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历程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图),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不久,人们用望远镜在预测的位置发现了这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

    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除光学天文望远镜外,人们还发明了其他观测太空的仪器,如射电天文望远镜,这使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我国不仅古代在天文观测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现代也对宇宙探索作出了很大贡献。2009年,郭守敬望远镜建成,并于2011年启动光谱巡天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望远镜(图)2020年,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它是目前全球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

    探索宇宙

    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上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异常巨大,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约10万年的时间。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图)。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其他天体绕太阳转动。

    (1)、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 他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我国在现代也对宇宙探索作出了很大贡献,2020年,中国正式开放运行,它是目前全球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2)、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镜片来代替;
    (3)、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焦距较短,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填光学元件名称)。
  • 17、项目化学习小组从实验室找到几只透镜准备自制一只望远镜。

    (1)、如图甲所示,将某透镜放在点光源与光屏中间,此时屏上呈现一个比透镜尺寸大的圆形光斑,将光源向(左/右)移动,若观察到现象,则该透镜为凸透镜;
    (2)、选出一对焦距合适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和目镜,按照如图乙所示方法组装成一只望远镜。小明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星星时发现镜中视野范围较小,很难找到目标,为此,他用两块相同的带开口的挡板制作了一个寻星装置,安装在望远镜套筒上后,借助挡板能快捷寻找目标(图丙所示),并将目标锁定在望远镜视野中,下列设计的各挡板中最适合的是
    (3)、小明用该望远镜看远处物体时,发现像与物相比较上下、左右都颠倒了,为使看到的像与物相比不失真,老师建议他将望远镜设计成物镜与目镜不共轴、中部为空腔的形状(图丁所示),再利用几片小平面镜,安装到中部空腔内以改变光路,可以满足要求。

    小明按照图戊所示方法,将两块平面镜彼此平行安装在空腔中,你认为这样制作能够达到要求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保留图上可取的设计,对无用的设计打“×”,并补上接下来的设计(只需补上一步即可) , 且至少需要块平面镜。

  • 18、如图1所示,我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目前正在研制,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该望远镜预计于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巡天空间望远镜与中国天眼(FAST)】

    中国天眼(FAST)是射电望远镜,它接收来自宇宙天体的微弱无线电波,传给后端计算机记录。由于无线电波可穿透宇宙空间,射电望远镜不太会受光照和气候的影响,可以全天候工作。巡天空间望远镜则是光学望远镜,捕捉的是近紫外至可见光波段,通过组成望远镜的直径大、焦距长的物镜和直径小、焦距短的目镜,实现远距离物体近处成像。

    请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地面望远镜容易受到地球大气的影响,会使星光在观测路径中发生光的 , 形成所谓的“大气像差”;
    (2)、巡天空间望远镜属于(选填“射电”、“光学”)望远镜,在观测宇宙时,物镜所成的像是立、缩小的像;
    (3)、如图2所示,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维修升级时,与“天宫”空间站交会对接。该过程中,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是相对的;
    (4)、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光年是(选填“长度”、“时间”)计量单位,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3×108m/s的速度从这个天体发出,那么要经过约年才能到达地球。
    (5)、如图3所示,“四周特别黑,深不见底的黑,万丈深渊都不足以形容。”这是我国宇航员刘洋在太空中生活的一句评价。请你从物理的角度解释“黑”的原因:
  • 19、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 1f 。平常我们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值,凹透镜的度数是负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4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多少?   
  • 20、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为正值,凹透镜为负值。

    (1)、测得某近视眼镜其焦距为0.25m,其对应的焦度为多少?
    (2)、+2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透镜焦距是多少?
    (3)、如图10甲是小朋友玩凸透镜时的情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补齐在透镜的另一边看到小朋友眼睛 的光路图。
上一页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