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的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找一块玻璃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其意图是通过摩擦使玻璃板带电,用干燥的手指在玻璃板上写一个“大”字,其意图是借助人体将“大”字部分的电荷导走,因为人体是 , 将玻璃板平放,在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玻璃板缓慢竖起,随着玻璃板上干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玻璃板上显现出来了。其他部分的干木屑被吸引是因为

  • 2、小嘉对红糖的制作非常感兴趣,参观红糖厂后其知道了制作工序:
    (1)、从制作工序甲到乙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由甘蔗汁获得红糖晶体的方法是
    (3)、假设制作过程中红糖没有损失,如图所示,甘蔗汁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其中,弹簧上的金属片B相当于 , 当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这时电铃(选填“响”或“不响”)。

  • 4、盐场中经过长时间日晒往往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食盐)。盐花属于粗盐,如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图甲)和盐花(图乙)。

    (1)、一定质量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2)、二次使用玻璃棒的目的均不同,在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3)、盐池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其原因是
    (4)、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请在答题图中画出看到的现象。

  • 5、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在水循环中海洋水和陆地水有着密切的联系。

    (1)某兴趣小组通过图甲装置,开展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模拟实验。装置烧瓶中的水主要代表填序号)。

    A. 地下水B. 海洋水C. 冰川

    (2)图乙是台风“黑格比”登陆时的轨迹图,图中的路径反应水循环中的环节。

  •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则(  )

    A、小灯泡亮度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小
  • 7、用坐标图像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各选项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不能用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的是(  )

    A、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流速的关系 B、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C、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的关系 D、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关系
  • 8、将一个质量为300g的土豆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土豆下沉后静止在容器底部,如图甲。小嘉设法在土豆上插入几个轻质的粗吸管后做成了一个“吸管土豆”,再次放回水中后“吸管土豆”浮了起来,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忽略吸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的土豆所受浮力等于3.0N B、土豆上插入吸管后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了所受的浮力 C、图乙中土豆浮起后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比在图甲中时大 D、“吸管土豆”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 9、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量会明显增多,有利于生长发育。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位于图中的是(  )

    A、1 B、2 C、3 D、5
  • 10、关系图有助于我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下选项中与该关系图相匹配的是(  )

     

    X

    Y

    Z

    A

    混合物

    溶液

    溶剂

    B

    脑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C

    风速

    风向

    D

    树突

    突起

    神经元

    A、A B、B C、C D、D
  • 11、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需要“动力”的推动,图中用高度差形象地表示了由电池提供的这种推动作用,那么高度差表示的量是(  )

    A、电流 B、电阻 C、电压 D、电荷
  • 12、“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浮力消失的实验”:把乒乓球浸没在杯中水里,放手后球停留在了水中;把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泡不离开水球;水和油混合形成的乳浊液长时间不分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把乒乓球换成铁球,也可以悬浮在水中 B、油水不分层可推测油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C、泡腾片产生的气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都接近于零 D、气泡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若温度升高,其溶解度会降低
  • 13、科学探究,方法很重要。以下所用的科学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图甲通过灯泡发光情况来判断玻璃的导电能力 B、图乙通过图示来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 C、图丙通过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来判断空气的流动情况 D、图丁通过比较拇指和食指夹住尺的位置离0刻度的远近来判断反应快慢
  • 14、如图所示的下列场景或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的是(  )
    A、去壳的鸡蛋进入瓶内 B、钢笔吸墨水 C、吸提器搬运重物 D、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 15、一定条件下,碘固体在水、酒精和汽油中的溶解性强弱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放入水中后形成乳浊液 B、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C、碘分别加入这三种物质形成的都是混合物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以用汽油清洗
  • 16、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酸碱性 B、稀释浓硫酸 C、制作血涂片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 17、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组是对照组,该实验中变量是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

    (3)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 18、藤壶有着很强的附着能力,常给很多动物带来困扰。它在幼年期可以随意游动,成年之后会附着在海龟、鲸等生物体的体表,跟着它到处“旅行”并在其体表密集繁殖。

       

    (1)、藤壶体内没有骨骼,但体外有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2)、藤壶在海龟身上大量繁殖,会导致海龟因负重过大而无法探头伸出水面呼吸,甚至可能会在水中窒息而死,据此判断海龟的呼吸器官是;海龟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3)、想要清理海龟身上的藤壶,需要用淡水浸泡一段时间,等藤壶死亡之后,才能进行拔除工作。判断藤壶已经死亡的依据可以是。   (写出一点即可)
  • 19、学校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v/(m·s-¹)

    射出仰角θ/°

    射出(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甲同学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乙同学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丙同学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甲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的三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时,物体抛出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乙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的三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 20、在参观飞来峰后,小刚对石刻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去捡了一些石头准备做   练习,但石刻首先要知道石头的大小,于是小刚想起了科学课上体积的测量,便借来   了相关实验器材。但石块大小不一,聪明的小刚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

    ① 测量小石块: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

    ② 测量大石块:在溢水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使液面刚好到达杯口,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完全流入小烧杯,将小烧杯中水倒入量筒,再对量筒进行读数为 V3。下图是两种方法的结果,请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
    (2)、方法①过程中,放入小石块时要用细线系住,以下目的不能达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防止石块撞破量筒 B、防止水溅起 C、实验结束后便于去除石块 D、便于读出示数
    (3)、若方法①所得结果读数如上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4)、按方法①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_____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使用粗线拴住石块
    (5)、小刚的同学认为方法②中可以省去(填仪器名称)来减小误差。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