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情境·问题】如图甲所示,趴在车顶的运动员完成极限跳跃穿越火圈,场面惊险刺激。

    (1)、问:结合现象和穿越原因分析图(如图乙),说说为什么火圈伤不了运动员?
    (2)、【温故·过关】

    活动1:根据下面两幅图,梳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①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让小球从一个斜面上滚下,小球在对接斜面上所能达到的高度同它在第一个斜面所能达到的几乎相等。高度的微小差别是由于产生的。如果完全消除它们,即理想化斜面,则小球能达到的高度恰好相等。如果将对接斜面放至水平且无限延伸,那么小球永远达不到起初的高度,而将持续运动下去。

    ②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基于大量实验及推理)。

    (3)、活动2: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①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使小车每次在到达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

    ③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由此可以想到雨天驾驶汽车应该(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④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⑤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得出了正确结论。

    ⑥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不变的性质。

    ⑦本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写一种即可)。

    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 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⑨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还可以探究小车的关系(选填字母)。

    a重力势能与质量 

    b重力势能与高度 

    c动能与质量 

    d动能与速度

    (4)、活动3:生活中有许多具有惯性现象的例子。将矿泉水瓶装满水但留有一个空气泡,横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左右移动矿泉水瓶,则可观察到图(选填“B”或“C”)中矿泉水瓶正在向右移动。

    惯性

    ①定义:物体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②理解:惯性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形状及位置均无关。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

    (5)、【归纳·知新】

    活动4:如图甲所示,当在塑料板左右两侧的绳套上悬挂不等重的钩码时,塑料板两侧所受的拉力大小不相等。释放塑料板后,可以观察到塑料板会向钩码较重的一侧移动。如图乙所示,若在塑料板两侧的绳套上悬挂等重的钩码,并将塑料板稍向下拉动,此时塑料板两侧所受的拉力大小相等,但拉力方向不相反。释放塑料板后,可以观察到塑料板会被拉回至一条直线上并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所受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丙所示,若再次在塑料板两侧的绳套上悬挂等重的钩码,并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使两侧绳子保持水平平行状态,此时虽然塑料板两侧所受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它们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塑料板仍会被拉回至一条直线上并保持静止状态。结合上述实验及实验图示,对二力平衡条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并明确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二力平衡:

    ①二力平衡:指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类型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力的示意图

    相同点

    大小;方向;作用在 

    主要区别

    作用在物体上

    作用在物体上

    ②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

  •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方便测量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木块B相连,另一端与上端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且细绳的 ab段保持竖直,cd段保持水平。(木板A足够长,不计细绳重力和滑轮摩擦)

    (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木板A向右运动,待木块B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接着将拉力F增大一倍,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撤去水平力F后,当木板A和木块B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N,此时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选填“向右”或“向左”)。
  • 3、长度均为20cm的相同均质木块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推木块。当F为3N时,木块静止;当F为6N时,木块A、B开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木块A掉落;继续推木块B使其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掉落。

    (1)、推力为3N时,A、B整体受到摩擦力为N。
    (2)、若将木块A叠放在木块B上,用6N的推力推动木块,此时摩擦力为N。
  • 4、物块A的重力为5N,物块B的重力为8N。将物块A放在物块B上,如图所示,用大小为40N的水平力F将物块B压在竖直黑板表面保持静止。

    (1)、此时物块B在竖直方向上共受到个力的作用,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若增大水平压力F,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甲和乙,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且都保持静止。下列关于甲、乙两块条形磁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水平向左,乙一定水平向右 B、甲水平向右,乙无法确定 C、甲水平向左,乙无法确定 D、甲、乙均无法确定
  • 6、【情境·问题】某电视节目中有一个测试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如图甲),将两本书每页纸交叠在一起,用两辆大卡车同时拉动,当拉力值达到7250千克力时才将两本书彻底拉开。什么力如此大,有这么神奇的魔力?
    (1)、问:①如此大的力是什么力?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拉力才能将两本交叠的书拉开?

    ②若使用“马力”较小的汽车,如私家车(“力气”小),如何将书拉开?

    (2)、【温故·过关】

    活动1:生活中的三种摩擦现象及部分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标明在图中,据此梳理“摩擦力”知识点。

    摩擦力:

    ①摩擦分类:和滚动摩擦。

    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部施加力的有关。

    ③滑动(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方向相反。

    (3)、活动2:如图所示是土拨鼠玩冰壶。图甲中土拨鼠与冰壶一同向前运动;图乙中土拨鼠调整姿势,全身向前压在冰壶前端前进,不一会儿转弯;图丙中另一只土拨鼠不断擦冰面让冰壶滑得更直更远。

    问:①图甲中土拨鼠在冰壶上,整体向前运动,此时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向

    ②图乙中土拨鼠调整姿势,冰壶不一会儿转弯,是由于前端的压力比后端大,冰壶(选填“前端”或“后端”)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受力不均衡导致的。

    ③图丙中冰壶能滑得更直更远,是因为不断擦冰面能改变接触面 , 使前后的侧向摩擦力相差不大。

    (4)、活动3: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选用了如图所示器材,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不同粗糙程度的木板等。

    问: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选用图中的对照实验。

    ②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选用图中的对照实验。

    (5)、【归纳·知新】

    活动4:结合下图,梳理“滑动摩擦力”知识点。

    滑动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

    ②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⑴减小接触面的 , 如加润滑油等。⑵减少 , ⑶变滑动为

    ③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

  • 7、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对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1.0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表格中的信息可得,它的最大称量是N。
    (2)、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cm。
    (3)、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g重物时,弹簧将伸长cm。
  • 8、电动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高速公路上有一平直路段AB,相距5km,一辆电动汽车从A地匀速运动到B地用时0.05h。
    (1)、从A地到B地,该电动汽车的速度为km/h。
    (2)、有一座桥长500m,该电动汽车通过该桥需要s。
  • 9、传统的漂流需要筑坝蓄水,受降雨变化影响很大。近期各大景区都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 B、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 10、网球是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图甲所示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

    (1)、网球遇到球拍时,网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写两点)。
    (2)、网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可变为零,这说明
    (3)、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离开球拍后网球在空中飞行,达到图乙中最高点B的高度,跟球拍对网球作用力的大小、有关。
  • 11、太阳能将成为全球未来供电的主要能源。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项目活动。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g,车长8cm、宽6.5cm、高3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cm2。完成下列问题:

    (1)、某次测试中,小车在阳光照射下行驶40m用时1分20秒,该次测试中小车的速度为
    (2)、测试中,小车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00m,此小车行驶的时间为
  • 12、2023年5月20日,丽水“山水诗路桨板赛”开赛。比赛时人在板船上用力划桨,板船快速前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行进中的板船是运动的 B、桨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桨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划桨时板船会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停止划桨后板船仍能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 13、【情境·问题】拍电影时小轿车停在室内,旁边的摄影师对着小轿车和对面幕布中的景色进行拍摄,能拍出小轿车高速行驶的状态,如图甲。

    (1)、 问:这种拍摄方法大大降低了拍摄难度,却能达到想要的效果。结合拍摄场景,如图乙,运用参照物的知识,说说拍摄过程中的小轿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温故·过关】

    活动1:根据下列图片,梳理“运动和静止”知识点。

    运动和静止:

    ①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认作不动的物体),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 ;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那么物体是。参照物的选择是(选填“任意”或“非任意”)的,为方便,人们常选地面作为参照物。

    ②一个物体因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

    (3)、活动2:设计方案,比较两种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①定性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内比较或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 

    ②定量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单位时间里通过的 , 即通过速度来比较。所以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运动越快。

    ③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 , 1m/s=km/h。

    ④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文字) , (字母)

    (4)、活动3:投篮练习:体验正确的投篮方法,将篮球投入篮筐内。

    问:①手对篮球施加一个力,篮球飞向空中,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用手捏篮球,篮球会有凹陷,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②一个力离不开两个物体,手对篮球的力,施力物体是 , 受力物体是

    ③要将篮球投进篮筐,需要控制投篮时力的 , 以免投太近或者太远;需要眼睛和篮球对准篮筐,即控制投篮时力的;还需要将握篮球的右手手掌打开,右手手指和手掌边缘接触篮球,如图,即控制好投篮时力的。以上就是力的三要素。

    (5)、活动4: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测出两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用文字或图示的方式表达均可)
    (6)、【归纳·知新】

    活动5:建立模型。

    ①如何将一个力的三要素精确表达出来?在下图中画出30N的拉力。

    ②如何将一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粗略地表达出来?在下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所有力。

    力:

    ③力是物体对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力的三要素是 、

    ④力能改变物体的和使物体发生

    ⑤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 , 箭头边上标上力的 ,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 14、5G通信基站建设时需要大量金属涂层光纤。为测定某金属涂层光纤表面铜铝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分析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g;
    (2)、根据上图数据计算该金属涂层光纤表面铜铝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小科同学通过称量滤渣的质量来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他发现测定结果与上面相比明显偏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滤渣没有完全干燥 B、铜铝合金中铝被氧化 C、滤渣中含有其他杂质 D、合金中还含有金属锌
  • 15、梅雨季节,小科家选购了一台除湿器为家中面积12m2、层高3m的房间除湿。表一为该除湿器的部分参数,其中“额定除湿量”表示以额定功率工作每小时除去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表二为环境温度30℃时,相对湿度与lm3空气中水蒸气质量的对应关系(相对湿度是衡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一个指标)。

    表一: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额定除湿量

    220V

    220W

    0.4kg/h

    表二:

    相对湿度/%

    10

    30

    50

    70

    90

    lm3空气中水蒸气质量/g

    3

    9

    15

    21

    27

    (1)、该除湿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安?
    (2)、若家中只有该除湿器工作,在正常工作1h的过程中,家庭电路中标有“600r/(kW•h)”的电能表转盘共转过几转?
    (3)、当环境温度30℃时,若该除湿器以额定除湿量工作,使该房间相对湿度由80%降至50%,约需h。
  • 16、杭州亚运会科技感满满,用智能、环保等理念向世界展示“未来已来”。

    【亮点一】两只“呆萌”的四足机械狗变身铁饼“搬运工”。如图工作人员将铁饼放置在卡槽上,操控机械狗将铁饼运输回起点处。

    (1)、机械狗在平地上运输铁饼,是将电能转化为
    (2)、机械狗除了能在平地上行走外,它还能进行负重登楼。已知机械狗自重13kg,现携带重为2kg的铁饼爬上五楼,每层楼高3m,用时10s,则该机械狗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W。

    【亮点二】全球首次“零碳”甲醇(CH3OH)的实践应用。这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捕捉”后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生产甲醇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捕捉”二氧化碳,常利用NaOH溶液来完成,过程如图:

    (3)、以上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步骤二:用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__CH3OH+H2O

    (4)、生产6.4吨甲醇可消耗吨二氧化碳。
  • 17、在学习了“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塑料管、水、单向阀、4个塑料瓶(左右各2,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用手挤压瓶③、瓶④为“血液”提供动力),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血液流向正确

    设计欠合理,但血液流向正确

    血液流向不正确

    指标二

    能较好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路

    径,材料能体现血液循环的功能

    能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路径,但

    材料不能体现血液循环的功能

    不能模拟体循环和

    肺循环路径

    (1)、该模型中与瓶③相连的塑料管a模拟的血管是
    (2)、静脉注射时,医生需要将药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静脉中,该静脉流的是(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若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药液首先进入此模型中的瓶(填“①”“②”“③”或“④”);
    (3)、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及物质交换。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设计合理,血液流向正确,因此“指标一”被评为优秀;你认为“指标二”应被评为
  • 18、小金和小华两位同学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中小金采用的小灯泡标有“3.8V”字样、小华采用的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其他所用器材规格均相同,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他们各自均按照如下图甲电路进行连接。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亮度

    1

    1.0

    0.1

    较暗

    2

    3.8

     

    正常发光

    3

    4.0

    0.36

    较亮

    (1)、小金同学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会变化、但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小灯泡L或滑动变阻器R上,则故障原因是
    (2)、排除故障后小金继续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如上表。由于粗心,没有记录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于是他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灯泡电阻R=10Ω,再根据P=U2/R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为1.444W。请你帮他判断,小灯泡的真实额定功率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44W;
    (3)、小华也按上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时,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且指针未对准刻度线,会产生较大误差。于是他断开开关,将电路略做改动:(填写改动方法),然后闭合开关继续实验,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上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W。
  • 19、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是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为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定性检测】为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先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以上三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管(填试管序号)中的实验;
    (2)、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小组同学已确定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为进一步判断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他们又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选择其中一支试管继续实验,从而得出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部分变质,实验方案为

    【定量测定】

    为了测定10g该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和数据】

    ①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加入药品,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100g,再向A处装置中滴入足量稀硫酸:③完全反应后通入N2;④称量C处装置质量为104.4g。

    【实验分析】

    (3)、利用实验数据可得该部分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完全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
  • 20、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笔的质量为20g,小科同学利用该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乙),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3

    150

    6

    1.5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丙所示):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5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弹力F与压缩量x的数量关系式为
    (2)、图丙中从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重力势能逐渐
    (3)、图丙三个位置中,弹簧弹性势能最大的是(填“a”“b”或“c”)位置;
    (4)、整个过程中,至少有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笔的重力势能。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