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多元一体,感悟民族特质。九(1)班开展“中华民族发展与内在特质”历史专题研究,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任务一:了解民族之传成】

    材料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并六国,分建四十二郡……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

    ——钱穆《国史大纲》

    【项目任务二:见证民族之觉醒】

    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见右图,整理自俞祖华《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开启》)

    【项目任务三:探究民族之内在特质】

    材料三:“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某班同学搜集到两组重要历史人物,开展探究性学习。

     

    古代

    近代

    现代

    【第一组】

    戚继光、郑成功

    张自忠、左权

    彭德怀、黄继光

    【第二组】

    毕丹、祖冲之

    孙中山、毛泽东

    袁隆平、屠呦呦

    (1)、材料一中“重要四事”发生于哪一朝代?并依据材料概括其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从深度上概括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组人物,围绕“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所选人物要涉及各个时期,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 2、彩云之南,因地制宜转型。阅读图文信息,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材料一:读云南省和荷兰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云南是我国花卉产业大省。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依托适宜地理条件,种植有48种玫瑰花、18种彩色马蹄莲……“美丽产业”一派生机勃勃。但依然存在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不足、整体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

    (1)、依据图一可知,云南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和柬埔赛通过澜沧江一一(河流)相连,具有建设“面向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请据材料一图文信息指出,与荷兰相比,云南花卉种植的优势条件。
    (3)、依据图文信息,请为促进丽江“美丽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创新性建议,并分别说明理由。
  • 3、在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今世界,美国政府却悍然发动“关税战”,中国政府积极作出回应,对美加征对等关税,单周取消1.2万吨美国猪肉订单,转向巴西、西班牙采购。这体现出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        

    ①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②国际上只有经济竞争而不存在合作

    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发生了裂变

    ④中国积极采取措施以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4、右图是学习《共圆中国梦》这一内容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应填的内容依次是(   )

    A、坚持党的领导、凝聚中国力量 B、全面依法治国、凝聚价值追求 C、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同等富裕 D、全面从严治党、正视发展挑战
  • 5、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这25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实践充分证明(   )

    ①“一国两制”彻底消除澳门与内地的交往交流障碍

    ②“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③澳门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④要贯彻高度自治的方针,在全国推广特别行政区宪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6、某同学在准备“千年运河万里长城”主题演讲时,搜集到相关素材:

    “一河越千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世界奇迹,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水利工程,反映出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翻崇山峻岭、穿沙漠戈壁,纵横数万里,它在中华大地上留下雄浑有力的身影。

    以下最适合作为该同学演讲题目的是(   )

    A、中华文明,独具魅力 B、中华美德,万年绵长 C、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D、山清水秀,留住乡愁
  • 7、1月7日,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房屋倒塌。各方力量迅速集结,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震救灾硬仗迅速打响。这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
    A、生态安全 B、经济安全 C、人民安全 D、文化安全
  • 8、近日,某地一男子带母亲在电影院看电影,嫌弃自己座位视线不好,强行霸占他人座位。双方协商无果后一发不可收···…·报警、关电影,全场观众被迫退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维护社会秩序要遵守规则

    ②行使个人权利有界限

    ③协商是最有效的维权方式

    ④自由与规则不可兼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备案审查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宪法法律监督制度。在备案审查工作中应注重审查有关规范性文件是否存在不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的内容,及时督促纠正与宪法相抵触或者存在合宪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由此可见,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   )
    A、描绘法治蓝图 B、保障宪法实施 C、确认公民权利 D、消除各种矛盾
  • 10、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适合学生的教育”,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条路上,浙江总是能领先一步。浙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莫基

    ②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文明有礼是中华传统美德。图中的躺平者(   )

    A、应爱护身体,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B、未做到尊老,违反了公序良俗的要求 C、应懂得廉耻,切勿做道德败坏的行为 D、不履行义务,应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 12、下侧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初的政治漫画,画中导弹下法德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很是无奈 B、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C、分工合作,反美反苏 D、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 13、公元前5世纪,雅典雕塑家米隆参加过很多运动会,其雕塑《掷铁饼者》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该作品体现了(   )
    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学 B、崇尚人性的运动之美 C、漠视民主的专制意识 D、科学理性的主流思潮
  • 14、如图是历史老师课堂上的板书,板书中的“结论”应该是(   )

    A、三大改造如火如荼 B、“大跃进”运动结束 C、拨乱反正的结束 D、国家出现重大转折
  • 15、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D、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16、1881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了自来水公司。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15盏弧光电灯。1886年,上海开始铺设地下污水管道。这些变化反映出近代上海(   )
    A、市政建设的起步 B、通讯事业的发展 C、新式交通的普及 D、卫生条件的改善
  • 17、史料实证与唯物史观均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据此回答问题。
    (1)、西周时期的何尊有“宅兹中国,自兹义民”的铭文记载,意思是以洛伊地区为天下中心来治理民众。在《史记》中也有“此(洛阳)天下之中”的记载。据此可以说明(   )
    A、洛阳位于周朝疆域的中心 B、史书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 C、西周已从镐京迁都到洛阳 D、周朝以分封制替代郡县制
    (2)、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下史实中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A、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B、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影响 C、霍去病北击匈奴的战役和影响 D、亚历山大帝国的侵略和扩张
  • 18、2025年(截止目前),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约占全国大豆进口总量的71%。读巴西大豆

    (1)、巴西大豆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安第斯山区 C、东非高原 D、大西洋沿岸
    (2)、巴西大豆主要通过海运的方式最终抵达中国的各大港口。从巴西港口出发后,大豆运输的主要航线是(   )

    ①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峡→中国

    ②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中国

    ③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

    ④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马六甲海峡→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9、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野外进行实践活动。读图,完成问题。

    (1)、左图为实践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两村庄都分布在河流附近

    ②黑山海拔比青山海拔略高

    ③小清河自东南流向西北方

    ④山路主要沿山谷向上延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同学们从甲村出发沿公路到乙村附近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行程中,同学们发现路边立有一个凸面镜(如右图),你认为凸面镜最大可能位于左图中(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 20、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之分。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