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六十多岁的他曾亲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试验。他的事迹生动诠释了(   )

    ①名誉至上的人生追求

    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爱国敬业的价值追求

    ④诚信守法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小浩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浙江沿着“数字浙江”的擘画,全面实施数字化改革。特别在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

    ☆淅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A、完善经济制度,推动经济发展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D、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 3、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中国探月工程书写新的里程碑;全球最快高铁列车亮相,高铁技术领跑优势扩大;“梦想号”钻探船加入海洋科考,大洋探秘向地球深部进发。这表明我国(   )
    A、自主创新我最强,领跑世界成第一 B、科技再攀新高峰,创新强国已建成 C、科技创新捷报传,强国事业谱新篇 D、中心工作是创新,综合国力大发展
  • 4、《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为此,我们需要(   )
    A、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 B、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C、依靠资源投入驱动经济高速增长 D、控制人口增长,缓解资源环境危机
  • 5、当前,我国民营经济有不少新亮点: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2万多家,占比超92%。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解读正确的是(   )
    A、彰显了国有经济发展的活力 B、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C、为科技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D、夯实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性地位
  • 6、2024年11月,在有关部门广泛搜集整理群众关于增加假期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全体公民假期增加2天。这体现(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公民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来实现诉求

    ③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民主权利越来越大

    ④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2024年12月,教育部和公安部相关部门联合印发《防治学生欺凌手册》,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学会求救和自救,明白欺凌者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等。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行为

    ②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③严惩校园欺凌的犯罪行为

    ④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如果要给漫画中右侧这位主人公一句温馨的劝慰,以下最恰当的是(   )

    A、坚持原则,善用法律维护权益 B、尊重他人,学会欣赏别人优点 C、调节情绪,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D、固执已见,平静拒绝朋友批评
  • 9、《简明现代国际关系史》一书指出:“俄国这一伟大革命架起了一座从西方无产者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该观点主要是指这场革命(   )
    A、推翻沙皇在俄国的专制统治 B、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C、导致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D、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10、在16世纪的欧洲,世界地图集《寰宇大观》畅销不衰。它于1570年首次出版,后来相继被翻译为法文、德文和西班牙文等,直到1640年还在印制。该地图集的畅销(   )
    A、为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欧洲造纸技术的发展 C、适应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D、表明科技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 11、1984年4月26日,美国总统里根访华,4月30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展示了一个手拿可口可乐的普通中国人,并配上标题: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里根可以在当时的中国感受到(   )
    A、阶级斗争为纲,全面内战 B、经济建设为重,改革开放 C、解除精神枷锁,思想解放 D、推行市场经济,实现共富
  • 12、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部分)。由图可知,该主题应是(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早期探索 D、开辟井冈山道路
  • 13、“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清政府最终同意,在杭州城北的拱宸桥一带,开辟日本租界。冷清的拱宸桥一时之间热闹起来”。据此推断该场景出现于以下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 14、右下角插图描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造纸工艺,这幅插图最可能出白(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 15、原产于东非麻林国的“麒麟”(即长颈鹿),于明朝永乐年间引入我国。这源于(   )
    A、张骞通西域 B、遣唐使来华 C、新航路开辟 D、郑和下西洋
  • 16、下列有助于研究商朝灭亡原因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史记》

    “河竭而商亡”即认为商朝的灭亡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

    B.传说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和周人的崛起。

    C.利簋(出土于西周)

    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

    D.历史学家的观点

    强化王室集权引起的贵族反对。

    A、A B、B C、C D、D
  • 17、我国与苏里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一直都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苏里南区位示意图,以下对苏里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B、地处非洲东北角,南临巴西 C、位于低纬度,北温带 D、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
    (2)、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有许多木结构房屋(见上图),形成这一建筑特色的自然因素有(   )

    ①全年气候湿冷,有利于防寒

    ②终年高温多雨,有利于通风排水

    ③森林资源较多,有利于取材

    ④经济相对落后,有利于节约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某班准备开展一次春日研学活动,同学们手绘了“研学地形图”并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此次研学起点在火车站,如果要去往大青山,大致应该朝____方向行进。(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2)、关于三条路线的选择,同学们各抒己见。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甲同学:我选择①路线,能够体验攀岩

    乙同学:我选择①路线,能听流水潺潺

    丙同学:我选择②路线,能更省力登山

    丁同学:我选择③路线,能观高山古庙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 19、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 20、小伟和邻居因搭建围墙发生了纠纷,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