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说:“梦想就像浩瀚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能触摸到。”这表明( )A、梦想是不可以改变的 B、梦想一旦确立,就一定能实现 C、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坚持不懈 D、我们要树立像王亚平一样的飞天梦想
-
2、以下内容是某班同学在“学习心得分享会”中的一些发言。
为解一道题,我一中午没休息,饭都顾不上吃,苦思冥想,在解出题目的一刹那,我感到很畅快。
学习内容很多,但我尽量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合理安排时间,专时专用,提高学习效率。
读书丰富了我的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浩瀚书海给予我无穷的智慧和向上的力量。
他们的发言告诉我们( )
①学习压力抑制学习兴趣
②学习需要独立思考、掌握科学方法③学习中的苦恼大于快乐
④学习能充盈精神、打开生命的视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某班宣传栏贴着这样的公式“1365=1,1.01365≈37.78”。宣传委员最想借公式告诉同学们的道理是( )A、少年有梦想就有希望 B、努力学习就能获成功 C、发现并培养学习兴趣 D、坚持不懈,聚沙成塔
-
4、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 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A、世界最大的陨石 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 D、天空中的云 -
5、第19届亚洲运动会(后简称“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届亚运会举行期间,地球运行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2)、第19届亚运会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 )A、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动 B、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动 D、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 -
6、2022年9月27日凌晨出现了一次精彩的“木星冲日”,该天象399天就会出现一次,每次都是天文爱好者观测木星的好机会。今年这次木星冲日很不寻常,木星正好位于近日点附近,这意味着木星距离地球更近,看起来也更大、更亮。据此完成下小题。(1)、木星属于( )A、恒星 B、行星 C、星云 D、彗星(2)、地球和木星表面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日远近 B、质量、体积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
7、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图1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到的星空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小题。
(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2)、中国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2023年8月30日23时54分月球通过近地点,迎来了2023年最大最亮的“超级满月”。完成下小题。(1)、形成此次天文现象的天体不属于(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有人提出在月球建立基地从事科研、生产、生活及其他太空活动,以下条件中哪些是人类登月短期内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条件( )
①充足的液态水
②适宜的月地距离
③适宜的温度
④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⑤强大的通信技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
9、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A、0°,105°E B、30°N,105°W C、0°,75°E D、30°S,75°W(2)、图中②点位于( )A、北寒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热带 -
10、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经线的形状是圆形 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
11、关于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纬度数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北半球纬度数从北向南逐渐增大 C、纬度的最大值为90度 D、纬度的最大值为180度
-
12、关于图中经线两侧东经、西经的标注,正确的是( )A、
B、
C、
D、
-
13、小明同学根据学校布置的国庆地理实践作业自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读图完成下小题。(1)、丙所在地的经纬度是( )A、(60°S,60°W) B、(60°N,60°E) C、(60°N,60°W) D、(60°S,60°E)(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3)、由图可知(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C、纬度越低,纬线越短 D、所有的经线相互平行
-
14、经纬度主要用于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由经度、纬度两个坐标系统构成。下图为埃及经纬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小题。
(1)、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 )A、24°N,30°E B、24°S,30°E C、24°N,30°W D、24°S,30°W(2)、图中M点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
15、小畅对初一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自己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图为小畅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模型图。据此完成下小题。
(1)、图中虚线ab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赤道 B、地轴 C、本初子午线 D、地球公转中心(2)、图中虚线穿过乒乓球的点b,叫做( )A、地心 B、北极 C、南极 D、直射点 -
16、如图是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小题。
(1)、该照片显示的星球是( )A、太阳 B、月球 C、地球 D、人造卫星(2)、“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A、圆柱体 B、不规则球体 C、圆锥体 D、正球体 -
17、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地球的表面积是4亿平方千米 C、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D、地球的最大周长是5.1亿千米
-
18、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一次文明主题的探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辨别·文明类型】
材料一:

【探究·文明成因】
材料二:多山的地形,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雅典因海上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土地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朝向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斯巴达地处古希腊的内陆地区,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三山环绕之地是平坦开阔的平原,其位置远离海洋,虽然多山,但是矿产资源极为匮乏……由于缺乏足够的矿产资源,使得斯巴达的武器来源依赖于别的城邦,不得不以武力来迫使别的城邦妥协。
【思考·文明交流】
材料三: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阐述·文明认识】
材料四: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态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
在向外扩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根据观察,同学们把上述字母代表的区域文明分成两大类,写出这两种文明类型的名称,并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文明进行归类。(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和斯巴达文明的各自特点,并归纳影响文明产生的因素。(3)、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4)、依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对此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9、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开展“封建时代的亚欧国家”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材料一: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在世界文化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
(1)、材料一图示中封赐的纽带是什么?归纳该制度的特点。(2)、材料二中日本由此进行了哪场改革?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对“阿拉伯人的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史实说明。 -
20、人类文明史上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202条:如果一个人打了较之地位高者之面颊,则应于集会中用牛皮鞭,鞭之六十下。
第203条:如果一个人的儿子打了一个与之同等人之子,则应赔银一明那。
第205条:如果一个人的奴隶打了另一个人的儿子之面颊,则应割掉他的一只耳朵。
第282条: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后,其主人割奴隶耳
——摘编自《古巴比伦石柱法》
材料二:公民权只授予那些父母都具有雅典公民权的人,雅典妇女与外邦人所生的子女不能成为公民,雅典男性公民和外邦女子所生的子女也被排除出公民队伍。
——摘编自伯里克利《公民权法》
材料三:罗马法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写出“石柱法”的制定者,分析该法律在法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2)、根据材料二概括享有公民权的群体。结合所学,谈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马法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重要意义。(4)、综上所述分析古代亚欧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