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考古学家在亚洲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织品。而与此同时,南美的秘鲁也有类似发现。最新的基因技术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一发现说明(   )
    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体化特征 B、技术传播与人类迁徙存在关联 C、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 D、区域文明演进具有一定相似性
  • 2、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 3、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要研究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可以到(   )
    A、 B、 C、 D、
  • 4、从17世纪下半期起,英国先后战胜荷兰、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
  • 5、13、14世纪欧洲农村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层。(   )
  • 6、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天皇,天皇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
  • 7、庄园的耕地分为份地和共用地两部分。(   )
  • 8、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他皈依了基督教,设立了“什一税”(   )
  • 9、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按先后排列分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
  • 10、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
  • 1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法老的寝宫。(   )
  • 12、巩固国家统治需要内外共同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许多小农破产,富人阶层急剧积累大地产,大庄园不断增加;城市下层民众也不再成为民主政府的基础,因为他们总是乐于出卖自己的选票或支持那些答应帮他们解除困境的煽动者。……破产农民开始服兵役,罗马军团由平民军队转变为职业军队,士兵们只效忠指挥官,将军们以此为自己的附庸军。

    ——摘编自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亚历山大在严厉镇压埃及底比斯的反抗后,率领马其顿士兵继续向小亚细亚、波斯、印度进发;因为士兵们拒绝继续前行而从印度退回巴比伦。公元前323年病逝,终年33岁。其后,他的部将为争夺对庞大帝国的控制权而长期彼此征战;分裂后的王国拥有大量地产,又不得不与周边敌人进行连续不断、难以取胜的战争。最终,在公元前1世纪与罗马人的战争中结束了自己的时代。

    ——摘编自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两大帝国疆域的哪一共性。
    (2)、阅读材料一、二,归纳由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型的因素。
    (3)、对比两大帝国历史进阶,提炼国家发展的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简洁)
  • 13、某校一小组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项目驱动问题: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兴起?

    资料搜集

    [项目任务一]

    最初的手工业主人把原材料交给手工作坊加工制造,或是购买他们的半制品,再交别的手工业者加工,或是自己成立作坊,让表面上独立的手工业者到作坊里为他做工。

    ——摘编自伍丹戈《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项目任务二]

    14—15世纪上半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

    [项目任务三]

    图4新航路路线图

    (1)、请你指出“手工业主人”与“手工业者”间的劳动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关系的性质。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写出该历史事件名称以及该事件的核心思想。
    (3)、根据新航路路线图,分别简述B、D航线的具体贡献。
    (4)、根据上述项目任务,请你分析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 14、法治·凝聚时代追求。某校教师开设了《人类社会法治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同学们富有成效地完成了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绘制历史年尺】

    【探究文献条文】

    法律文献

    文献摘要

    相关评论

    1787年宪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相关机构各司其职;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撰写学习小结】

    法治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其一:法律是社会进步的保障。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会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行。法律还串起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1787 年宪法,串起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相互关联……

    其二:法律是阶级本质的体现。从早期的“同态复仇”到后来的“自由平等”,法的本质都反应为法的阶级性。这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依据所学知识,写出年代尺中A、B、C、D处恰当的内容并分别指出B、C两部法律文献与D法律文献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制度的显著特征和美国宪法的法律地位。
    (3)、请把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三者的联系用图示法架构出来,并概括上述法律文献共同的阶级实质。
  • 15、文明在传承与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源远流长】

    材料一:人类古老的文明有四种,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其中,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我们注意到古代典籍所载中华文明中“自强不息”(即努力向上不停止)和“厚德载物”(即宽厚的德行可以承载万物)的精神,使这个文明既有刚性又有韧性。

    ——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文明·互鉴发展】

    材料二:

    摘录一: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 希腊人所借用的……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摘录二:646 年的大化改新“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大化改新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

    摘录三: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写出“沿着江河发祥”的①③古老文明名称以及②④古老文明起源的主要流域,并指出文中哪些属于文献史料。
    (2)、有人认为:“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请结合材料二的三则摘录进行论证。
    (3)、结合所学知识,再提供一例支持“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一观点的其他依据。
  • 16、小溪在复习时,写下了以下关键词(如下表),据此推断,她复习的主题是( )

    1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

    2

    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联邦制

    3

    1789年《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

    A、走向近代的欧洲社会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17、“蓝白红旗(法国国旗)不是法国第一个用,实际是荷兰先用的,但是真正将这个旗帜打遍天下,而且扛上这面旗帜传播了整个自由、平等、博爱理念的是拿破仑。”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拿破仑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 B、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国家带来灾难 C、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D、拿破仑战争引发了欧洲人民反抗
  • 18、1789年,巴黎咖啡馆内反政府的言论日趋激烈,攻讦路易十六政府的小册子广泛流传。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法国大革命情绪正在酝酿 B、推动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C、君权神授思想被普遍认可 D、印第安人反抗意识空前高涨
  • 19、物理课代表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其意指(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 20、16、17世纪,西班牙拥有“无敌舰队”、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这些历史现象印证了当时欧洲( )
    A、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B、军备竞赛与君主专制 C、“黑奴贸易”的罪恶 D、殖民掠夺与殖民扩张
上一页 600 601 602 603 6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