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柏拉图认为,古埃及人的激情更多是追求物质的富饶,他们没有希腊人这种对知识的热爱。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埃及建立法老统治 B、埃及法学系统完整 C、希腊发展海外贸易 D、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
2、与“元首制” “罗马帝国” “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屋大维 D、凯撒
-
3、“建筑是凝固的史诗”。右图“史诗”共同反映出( )
A、佛教文化影响深远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神话传说深入人心 D、古代文明多元灿烂 -
4、同步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
5、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最佳方式。( )
-
6、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
-
7、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
-
8、6世纪,日本通过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 )
-
9、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有楔形文字和《拿破仑法典》。( )
-
10、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国之政——制度】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国之境——疆域】
图中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3)、【国之教——思想】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该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影响?
(4)、【国之名——中国】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
11、北京时间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4, 甲在乙的方向, 丙在乙的方向。(2)、该火箭发射当天,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地,三地日出的时间不同,是由地球(填“自转”或“公转”) 运动产生的,该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还有(填“昼夜更替”或“四季的变化”)。(3)、图2中正确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是(填“A”或“B”)。(4)、该火箭发射当天,地球运行至图2中公转轨道的和(填序号)之间。当地球运行至图2中的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填重要纬线名称) 上,此时我国的节气为 ,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填“极昼”或“极夜”) 现象。(5)、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列举一项我国的航天成就。 -
12、很多古籍文献中都有张骞引入“胡种”的记录。如《西京杂记》记载:“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胡瓜时也讲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从材料可以看出张骞出使西域 ( )A、建立了汉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B、密切了汉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C、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生活 D、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
1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秦统一六国
③文景之治
④楚汉之争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
14、下图所示,因铸造量大、影响广,该钱币被称为金属铸币双雄。这两种钱币最早分别铸造于 ( )
A、秦国 西汉 B、秦国 东汉 C、秦朝 西汉 D、秦朝 东汉 -
15、在一次关于班级管理的主题班会上,李怡同学主张“制定严格的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她的主张体现的是战国时期____的思想。( )A、庄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
16、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
17、下列示意图中,①②两处的制度分别是 ( )
A、禅让制、世袭制 B、世袭制、禅让制 C、分封制、井田制 D、井田制、分封制 -
18、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琮琮”,其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在当时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玉琮数量越多代表墓葬主人越尊贵。这说明当时 ( )A、有较高审美观念 B、陶器制造业发达 C、出现了阶级分化 D、出现了原始农业
-
19、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
20、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位于东半球、 中纬度 B、a点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b点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D、b点位于北半球、中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