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下侧漫画启示我们(  )

    ①以礼待人,语言文明 
    ②尊重他人,欣赏他人

    ③关爱他人,讲究策略 
    ④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今年8月,浙江省江山市开往安徽阜阳的G7372次列车上,一名约1岁的男童突发疾病,生命危在旦夕。闻讯后,同车的安徽市人民医院的四位医生迅速前往展开了高铁上的生死救援。下列最符合此则新闻的主题是(  )
    A、以礼待人 B、换位思考 C、与人为善 D、诚实守信
  • 3、今年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等,修改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这说明我们要(  )
    A、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B、坚定维护规则 C、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D、积极改进规则
  • 4、小贾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他可以采取的维权方式有(  )

    ①召集好友打击报复 
    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③到公证处依法求助 
    ④报警寻求警察帮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5、浙江着力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崇尚践行“敬有礼、学有礼、信有礼、亲有礼、行有礼、帮有礼、仪有礼、网有礼、餐有礼、乐有礼”的“浙风十礼”,务求让“务实、守信、崇学、向善”成为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追求。这有利于(  )

    ①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 
    ④为浙江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会关系类型相同的是(  )
    姐妹情深自有缘,相依相伴赋诗篇。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写到:“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据此分析,黄花岗起义(  )
    A、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根本原因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 8、1883—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击退法军。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战局。此后,清政府强化对台湾的治理,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埠通商 B、减轻赋税 C、建立行省 D、土地改革
  • 9、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抗战将领、战役与图中序号匹配正确的是(  )

    A、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① B、左宝贵 辽东战役——② C、邓世昌 黄海战役—③ D、陈化成 平壤战役—④
  • 10、《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等条约相比,列强侵华的特点是(  )
    A、商品输出 B、政治控制 C、割地赔款 D、资本输出
  • 1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材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  )
    A、没有反映农民要求 B、物质条件不充足 C、带有很大空想色彩 D、领导人享乐腐化
  • 12、“松太(1846年的松江、太仓一带) 利在棉花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史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C、沦为列强原料产地 D、近代工业逐渐兴起
  • 13、读我国沿北纬30°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D、③华北平原
    (2)、此图反映我国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山区面积广大 C、复杂多样 D、平原为主
  • 14、我国疆域辽阔,邻国众多。读右图,完成下题。

    (1)、A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下列关于该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望广东省,北濒东海 B、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 C、高雄是其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D、处于欧亚大陆与印度洋的连接地带
    (2)、图中B是____省, 邻国甲是____。(  )
    A、青海省、俄罗斯 B、甘肃省、俄罗斯 C、甘肃省、朝鲜 D、青海省、朝鲜
  • 15、诚信是企业的有形资产,诚信经营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的效益。
  • 16、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7、《辛丑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民的“天堂”。
  • 1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 20、政治文明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知·法律变迁】

    法律名称

    国家

    时间

    地位

    古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

    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

    公元前450年左右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典的基础。

    共同点

    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2)、【寻·民主之源】

    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宋慧娟《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

    1689年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是一种所有英国人都能够接受的妥协。——[美]理查德·邓恩《现代欧洲史》

    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总统制。——摘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材料中“实现他们民主权力”的最高权力机构、 “崭新的尝试”分别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出“革命性解决方案”及在西方民主进程中的价值。

    (3)、【探·新型道路】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过程

    结合最新宪法的修订过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4)、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需要你我共同担当,新时代青少年应如何成为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
上一页 507 508 509 510 5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