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候变化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1)、A地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的大致规律是( )A、西北地区早于东南地区 B、高原山地早于平原 C、南部地区早于北部地区 D、高纬度地区早于低纬度地区 -
2、即将在2026年全线贯通的川藏铁路是人类史上“最难建的铁路”。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川藏(成都一一拉萨)铁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沿线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理位置位于西北地区 C、需修建的桥梁、隧道比较多 D、穿过第二、三级阶梯(2)、川藏铁路建成后,将承担起超过40%的进出藏客货运量,进出藏所需时间也将大大减少,各族人民来往更为便捷。该铁路的开通运营有利于( )①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
②加快西藏经济的发展
③推进当地的高度自治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国家医保局经过努力,把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价格从53680元降到了33000元,生动诠释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的追求。类似的这些努力有利于( )
①完善民主集中制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维护公平与正义
④促进社会的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下列四个词语,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
②人民
③人民代表
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
5、漫画《转变》表明,依法治国需要( )

①政府部门严格依法行政
②公职人员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
④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在我国,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下列选项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的是重员( )
①劳动
②受教育
③依法纳税
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针对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立案难”和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问题进行监督立案、撤案。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推断这一国家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监察委员会
-
8、2025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会见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 )A、外事权 B、任免权 C、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D、授予荣誉权
-
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10、“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
12、国际大巴扎就是拉萨团结、开放与繁荣的象征。
-
13、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
14、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享有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
15、2025年5月30日开始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宪法的具体化。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贸易繁荣的宋元】
材料一: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一个高峰时期。


【闭关自守的满清】材料二: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报经清廷批准,成为清政府管理外国人的第一个正式章程。从此洋行制度正式确立,以一口通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闭关政策最终形成。
———摘编自向玉成《清代华夷观念的变化与闭关政策的形成》
【开放共赢的当代】
材料三:卡塔尔依靠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2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5月17日至25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为本次比赛提供电力保障。
(1)、写出图1上宋代海路交通路线经过的国家分别是(当时的称呼):A.B比较图1、图2,结合所学,概括元朝对外交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沙特阿拉伯以人种为主,其城市主要分布在 , 形成上述城市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有、(4)、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卡塔尔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商,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望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如玉蜀泰(即玉米)、番薯(俗称地瓜),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因而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人口增长也随之加快,特别是地丁合一之后,人口数字急剧增加,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
———摘编自张传望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B处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朝出现的“—盛世”局面。(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相同经济措施,推行相关措施产生的结果如何?(3)、根据材料三,简述促使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因素。(4)、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以“ 促进经济发展”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他认为武力征服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长久之计,以文德怀柔与抚恤为主,以威服和战争为辅。一旦战争胜利则主动和解,甚至不惜实行“和亲”政策,以达到“四海升平,天下一家”的目的。
———摘编自李少玉《浅谈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意识》
材料二:
政权
民族关系
辽与宋
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43年
宋与夏
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夏与金
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三: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摘编自袁行需、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归纳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指出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前期统治者对于不同地区“经略边疆”的史事。(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州市某中学702班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进行了主题探究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主题1:壮美山河】亚洲地势整体上高低。河流流向主要受地势影响,下列能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A.

B.

C.

D.
(2)、【主题2:多样气候】请将下图补充完整,理清亚洲气候与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3)、【主题3:交通要道】甲是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的海上通道,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4)、【主题4:粮食安全】乙所在国家雨季受(填风向)季风控制,早季受(填风向)季风控制,降水的变化大,粮食生产易受灾害影响,主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20、2024年12月4日,我国的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代燃放爆竹、贴春联、走亲访友等习俗,与现在人们欢度春节的景象高度一致,展现了中华文明的( )A、统一性 B、和平性 C、包容性 D、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