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名言与“人贵自尊”理念最相符的是( )A、自敬,则人敬之 B、苟日新,日日新,又一新 C、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D、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2、下表中的“微行为”与“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有( )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小明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去敬老院为老人读书读报
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②
小李觉得英语是薄弱项,不如沉迷游戏忘掉烦恼
正视不足,改善自我
③
小王上台表演前总是很紧张,用深呼吸使自己放松
调节情绪,放松训练
④
小张在运动会上努力拼搏,为班级赢得荣誉
积极情感,传递美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A、刑法与宪法 B、人身权与生命权 C、罚款与罚金 D、道德与法律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新增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表明( )A、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B、《刑法》是规定了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法律 C、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刑法》需要立足国情与实际需要进行更新
-
5、青春是一份特殊的邀约。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②青春期是心理“断乳期”③青春期要拒绝与异性交往
④青春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专题,下表划线处最适合填入的是(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演变
第一节 秦汉——对外交往的奠基时期: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第二节 隋唐——对外交往的高潮时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第三节 明清——对外交往的发展和转折时期:
A、郑和下西洋、土尔扈特部回归 B、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 C、郑和下西洋、闭关政策 D、马可·波罗来华、土尔扈特部回归 -
7、有学者说:“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在西北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措施有( )A、设置北庭都护府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设置澎湖巡检司
-
8、这一书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里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此书指的是( )A、《徐霞客游记》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
9、宋代苏轼《秧马歌序》:“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梧为背,欲其轻,腹如舟,……日行千畦。”这反映( )
①宋朝引入了稻作新品种
②宋朝秧马得到广泛使用③宋朝生产工具技术进步
④宋朝政府支持商业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0、下图是我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政权的建立者是李渊 B、①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C、②灭南宋,史称靖难之役 D、元朝攻灭②,标志着完成了统一 -
11、“诗史互证”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诗句能够佐证唐朝民族交融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 C、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
12、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说明唐太宗(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严明法度 D、关心百姓
-
13、根据下图可知澳大利亚( )
A、农业具有地区专门化的特点 B、是名副其实的资源消耗大国 C、牧羊带和降水量分布密切相关 D、甲乙丙三地的降水量依次减少 -
14、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关于印度人口下列观点合理的有( )
①印度人口迅速增长可以转化为优势
②只要控制人口数量就可以解决印度人口问题
③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④人口众多是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日本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大陆国家 B、新生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C、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强 D、海外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
-
16、八年级(3)班同学开展了一场以“家书·邮票·歌曲里的红色历史”为主题的班队课,请你参与其中。
【品读红色家书,赓续精神血脉】
家书摘录
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明天就要去战斗了。美国佬要是占领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就要回到旧社会去了。
—邱少云于1951年致兄弟
咱们鞍山钢铁厂里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国家定下目标要造出自己的汽车、飞机……我和工友们日夜钻研,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出大力。
———王崇伦于1953年致母亲
历史背景
▲
▲
精神内涵
▲
【解读方寸邮票,探寻历史意义】
主题
翻身作主人
翻身作主人
翻身作主人
邮票

邮票1《农民领到土地证》发行于1952年

邮票2《工人、农民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行于1954年

邮票3《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发行于2001年
邮票1
解说词示例: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传唱经典歌曲,奏响时代强音】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部分优秀歌曲表
歌曲名称
歌曲名称
歌曲名称
《歌唱祖国》
1950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前程万丈光芒……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社会主义好》
1957年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春天的故事》
1994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七子之歌——澳门》
1998年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天路》
2002年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再一次出发》
2018年
新时代的号角中再一次出发,歌声和汗水一路挥洒;中国梦的旗帜下再一次出发,追梦的人们雄姿英发
(1)、根据两封家书内容,指出它们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并概括其反映的共同精神内涵。(2)、仿照以下示例,请你为邮票2和邮票3配上解说词。(3)、任选歌曲表中的三首歌曲,结合歌词内容与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关于“歌曲与时代关系”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7、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以“强国之路·奋斗历程”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项目任务。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以“闪耀星光的英雄”为主题,整理了新中国历史上部分人物名片信息,准备布展。
人物

1 雷锋

2 屠呦呦

3 袁隆平
入
选
理
由
他是一名普通战士,
却以点滴善举温暖人心。帮战友、助群众,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为人民服务,用青春诠释奉献真谛。雷锋精神如春风化雨,激励代代中国人在平凡中铸就伟大。
疟疾横行时,她勇挑
重担探寻古籍。于实验室中反复试验,历经失败却信念如磐。终携青高素问世,为全球抗疟破局。屠呦呦,以坚韧创新让中医药绽放光芒,是人类健康事业的卓越开拓者。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为主题,搜集了以下资料设计展览。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兴边富民行动 ④一国两制 ⑤达成“九二共识” ⑥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为③人物写出人选理由。(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版面写出结语。前言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6周年华诞,风雨征程,书写发展奇迹。展览共分三个板块。
展板一
改革开放·
强国路
▲
展板二
科技创新·
破穹苍
▲
展板三
统一大业·
汇同心
▲
结语
▲
-
18、浙江正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两大“招牌”熠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招牌一:国资国企勇担当
招牌二:民营经济展活力
浙江国资国企努力实现“阳光国企”平台全覆盖,实时公开采购、招标等数据,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受质询,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省属企业聚焦山区发展,累计投资超110亿元;同步精准赋能乡村建设,助力85个“薄弱结对村”成功脱贫。
民营经济是浙江“金名片”。2024年,浙
江106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6年领跑榜单,上榜企业多集中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2023年,全省民营经济主体突破千万户,贡献了60%以上GDP、70%以上税收、80%以上外贸出口和新增就业、90%以上市场主体。
(1)、招牌助共富。请结合材料,分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贡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表述精炼。)(2)、招牌彰宪法。请你列举宪法的两个基本原则,任选其一,说说上述招牌是如何彰显宪法原则的。 -
19、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中“扫码‘馅’阱”侵犯了小越哪些基本权利?漫画二反映小越面临怎样的困境(2)、运用八下《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机构和个人该如何解决此类困境。 -
20、小种子,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河西走廊在中国地形图中的位置以及其周边地理环境。

材料二: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子培育基地,占全国玉米种子培育基地面积的40%
以上。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年均日照时数超过3000
小时。利用光热优势,当地推广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培育耐旱玉米品种、应用喷灌滴灌技
术,并发展规模化种植。这些举措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并降低了资源消耗。
(1)、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推测出河西走廊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区,其中,河西走廊的“河”指的是我国的大河_(填河流名称)。(2)、根据材料,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河西走廊作为玉米种子培育基地的优势和劣势。(3)、根据材料,分析种子培育技术在该地区的推广对我国保障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有哪些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