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0年11月10日 ,成功在海拔 -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10909 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潜水器成功潜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
A、a B、b C、c D、d -
2、某中学开展“我的学校”绘图比赛,小红在一张图幅长40cm,宽30cm的白纸上,绘制了校园平面图,学校实际长800米,宽600米),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小红绘制校园平面图最恰当的比例尺是( )A、1:1000 B、1:2000 C、1:100000 D、1:200000(2)、小红想从实验楼走到图书馆,她应该( )A、向东北走 B、向北走 C、向西北走 D、向东走 -
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其中一个卫星定点位置为图中④点,其经纬度为( )A、(23.5°S,120°E) B、(23.5°N,120°W) C、(23.5°N,120°E) D、(23.5°S,120°W)(2)、关于图中四个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②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①地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③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 D、③④两地时间相同 -
4、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如“____”空间站、____探月工程、首辆火星车“ ____ 号”( )A、天宫 嫦娥 祝融 B、天问 嫦娥 祝融 C、天宫 玉兔 神舟 D、天问 玉兔 神舟
-
5、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关于地球及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②地球是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③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木星
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6、仰韶文化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影响范围可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西辽河流域。( )
-
7、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
8、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灵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
-
9、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
-
10、小明国庆假期坐高铁从宁波去北京旅游,需查阅中国交通图。( )
-
11、位于亚洲中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
-
12、无论怎样划分半球,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
-
13、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党一路走来,筚路蓝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史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百团大战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渡江战役
材料二: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找到并走出了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 ——刘靖北《走出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3天里一个影响中国革命走向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决议形成。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奋斗和成长的光辉历程中,处处镌刻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赶走新路的深深烙印。
(1)、指出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21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尝试为党在1919年至1949年发展历程设计一个主题名称。(2)、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相关史实,阐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的。(3)、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拨云见日,豁然开朗”?(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14、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5、感受民主力量,追寻民主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辛亥年发生的那件事,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材料三:辛亥革命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梁启超在1923年指出: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请你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上述图片的顺序(填字母代号)。其中反映了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的是(填字母代号)。(2)、材料二中提及到的“那件事”使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辛亥革命“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吗?结合材料三阐述你的看法及理由。 -
16、2024年9月19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一周年纪念展在北京大学举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位置
小资料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是耐荫、喜温、喜湿的作物,当光照达到80%左右时茶树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图2 普洱市的气温与降水图 图3 景迈山大叶茶小资料
材料二:
景迈山先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开发了“林下茶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最古老的茶树已有1400年历史,至今仍然勃勃生机。

“林下茶种植”示意图
(1)、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省,山脉的南端。遗产不仅包括古茶园还包括古村寨,主要是族和族的古村寨。(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树至今仍然勃勃生机的原因。 -
17、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边疆、海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正确的是( )
①1875年派曾国藩督办新疆事务
②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③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④筹建新式海军,成立海军衙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下列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永安建制
④天京陷落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
19、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大历史事件,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
②都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③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④都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右图是1917年由鲁迅设计完成的北大校徽,它象征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体现了( )

①三民主义的精髓
②“以人为本”的理念③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五四运动的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