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人民创造】

图1是古代哪一大洲的文明成就?图2的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2)、【人民力量】版块一
1789年,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全国城乡的暴动。
版块二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版块一中的“全国城乡的暴动”指哪个历史事件?分析版块二中战争局势的转变得益于哪两类人群的支持?
(3)、【人民精神】
结合所学,概括图3历史事件的影响。分析图4与图5反映史事间的关系。
-
2、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的崛起,美国的发展历程历程值得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材料二: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宣言》颁布于哪场战争中?其内容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2)、材料二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请指出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3)、材料三中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指什么?请写出罗斯福采取的“试验性疗法”与“常规疗法”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如何理解“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建一种新的体制结构”这句话。 -
3、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中的发问:“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至今仍然振聋发聩。这启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 )
①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②具有宏大的全球视野
③彼此协作探索世界
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断中,说法恰当的是( )A、新时代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温饱的时代 B、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引领人类社会发展 C、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D、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强国目标
-
5、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述材料表明,各族人民( )
①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消除民族间的差异,实现民族融合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巩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推行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同学们将这一政策的出台过程进行了绘制与解读,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
中共中央作出“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部署。
→
综合考虑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人口结构等因素,国务院制定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
①推行渐进延迟退休政策是适应我国人口形势变化的重要改革举措
②该政策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总人口增速趋缓以及老龄化加剧趋势
③这一过程显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作为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重大事项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有为国铸箭、圆梦飞天的王永志;有医者赤诚心、担当无所求的王振义;有英勇战斗、以身许国的黄宗德……此举旨在( )A、增强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 B、维护模范人物的荣誉尊严 C、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营造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
8、下图漫画《政务服务“总客服”》告诉我们,政府要( )
A、监督公职人员 B、做好公共服务 C、严格规范执法 D、落实政务公开 -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由此可见( )
①法治和德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②治理国家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③法治和道德二者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④道德具有规范作用,法律具有教化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一个个小板凳、一张张问题清单、一件件民意收集……近年来金华市某社区聚焦“治理有效”,探索“小院议事厅”新模式,打造集政策宣传、民主议事、服务群众等于一体的社区工作微阵地。下面是“小院议事厅”处理居民诉求的流程图,该模式( )

①有利于居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
②有利于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③拓宽了参与民主的渠道,扩大了公民权利
④是发展基层民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振奋的成绩。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放眼今日之中国,神州大地蒸蒸日上,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阔步前行,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④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如果要对漫画(作者:林帝浣)中这位情绪不佳的主人公一句温馨劝慰,以下最恰当的是( )
A、理性思考,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B、坚持原则,善用法律维护权益 C、尊重他人,学会欣赏别人优点 D、固执己见,平静拒绝朋友批评 -
13、学者钱乘旦认为,20世纪世界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就不发达国家而言,为实现现代化,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它首先在亚洲翻滚,然后掠过欧洲,涌向南美,最后冲进了非洲。这段话中的“革命” ( )A、使亚非拉国家摆脱贫困落后 B、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促使二战后殖民体系崩溃 D、使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14、罗斯福在对日宣战演说中说:“自1941年12月7日一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影响是(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
15、列宁在晚年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
16、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A、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
17、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C、中央对地方丧失了控制能力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
18、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下面思维导图中数字与所代表内容吻合的是( )
A、①雇佣关系 ②租地农场 ③手工工场 B、①租地农场 ②手工工场 ③资本主义 C、①资本主义 ②租地农场 ③手工工场 D、①手工工场 ②租地农场 ③雇佣关系 -
19、大斗兽场作为古罗马文化的象征,建造伊始就是--个地标式的举世瞩目的建筑,但建筑的宏伟也难以掩盖其曾经的血腥。下列对“血腥”理解正确的是( )A、建立完全军事化国家,从小接受军事训练 B、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掠夺东方世界的财富 C、被征服地区的平民沦为奴隶,遭到残酷镇压 D、统治者争斗混战不休,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
20、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特色。下列关于区域生活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人们往往临河建屋
②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放牧羊驼和骆马
③日本北海道在与海共生中形成“鱼文化”
④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人因石油改变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