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胡夫金字塔,原塔高约146.5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石块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胡夫金字塔是10万多个工匠用时约20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由此可见(   )
    A、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宫殿 B、金字塔是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 C、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D、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 2、阅读以下大事年表,完成任务。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天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 世纪 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8 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11 年

    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 年

    护国运动开始,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件。
    (2)、请选择表中两个及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
  • 3、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的革命先行者,他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找寻伟人足迹】

    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主要事迹

    ……

    ……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带行医

    1894年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 年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

    ……

    【解读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

    不断催生着-个崭新的中国。

    材料三: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清朝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感受革命精神】

    材料四: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生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得以困难而缩步,精种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1892年至1905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尝试改变清代中国的“方法”是什么?这个方法带来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它表明近代中国探索民主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作为当代青少年,你觉得孙中山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 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这篇文章中的民贼指的是(   )
    A、袁世凯 B、慈禧 C、李鸿章 D、段棋瑞
  • 5、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
  • 6、如下图所示为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发展历程 C、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D、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抗争
  • 7、读下表,导致列强在华投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列强在华投资统计表
    时期(年)工厂数(个)资本(千元)
    1840-187072808
    1870-1894164829
    1894-1913136103153
    A、中国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B、政府放宽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C、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 D、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8、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9、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B、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 10、右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的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的侵略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D、清政府已经正式沦为“洋人的朝廷
  • 1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

    材料一:1962年,国家林业局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建立河北罕坝林场,组织数百名务林人开始种植树木。经过三代塞罕坝人的努力,运用覆保水、人工林大径级材培育等方式营造出 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森林盖率从12%提高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也因此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一“地球卫士奖”。

    材料二:中央徐洪泛湿地曾因优质的砂石资源引来众多采砂厂,导致湿地被破坏,连鱼虾都带有柴油味。为还湿地原貌,政府对湿地进行专项整治,关停采场,引导村民走一条与旅游、影视产业相关的发展道路。不少村民在政府号召和帮助下,开超市、办农家乐、提供各种出租服务,在家门口赚起了钱。

    (1)、根据材料一,分析塞罕坝创造绿色奇迹的原因,完成下面图示内容。

    (2)、密罕坝创造绿色奇迹对我们实现“新目标”有哪些启示?并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
    (3)、中央徐洪泛湿地在发展过程中破解了哪些难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政府的举措有哪些积极意义。
  • 12、民主政治是人类重要文明成果之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明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政治制度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实两党制……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英国到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并为行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内阁制、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一位美国党政学家不无夸大地写道“持久性、缺乏剧烈骚动、法律和秩序的维持力以及对其他国家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形响程度来说,英国政府是世界上所来闻的最出色的一个”

    ——间照样《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一总统制。与英国的议会制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使其民主形式看上去更加雄眼,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此前的英国。

    ——摘编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颁布了哪部法律?
    (2)、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后世的共同形响。英国以哪部法律文献为基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二括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革命"具体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括指出美国的民主实践“新”在何处。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 13、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重新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宜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7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贾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中国有利于水稻和小变种植的土地相对太映乏了,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大交是很大的思患, 中国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査尔斯·受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阿拉伯人的重要贡献,并运用所学史实加以说明。
    (2)、什么事件导致“早在7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
    (3)、“哥伦布大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作出了什么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
  • 14、奥运火种取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出现了西方第一缕文明的曙光。“西方第一缕文明”给西方乃至世界最主要的贡献是( )
    A、开放的海洋文明 B、民主的政治文明 C、商度集权的农业文明 D、自由的商业文明
  • 15、13世纪,中国人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得欧洲航海家的寻金梦得以实现,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这段话强调的是( )
    A、中国文化的进步性 B、阿拉伯人的娇梁作用 C、文化交流的推动性 D、欧洲航海家的殖民性
  • 16、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关怀,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通向世界大同的光明大道。此大道的“光明”之处在于其( )
    A、标志者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B、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 C、指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方式 D、实现了无产阶级国际联合
  • 17、如国所示是 13 世纪欧洲出现的新现象。这说明( )

    A、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B、租地农场的出现 C、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 D、工业草命的兴起
  • 18、小明同学在复习某单元的历史知识时,整理了一组关键词:“尼罗河的赠礼、神之子、《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据此判断,他复习的单元主是( )
    A、西方文阴的起源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走向近代的亚洲 D、古代的亚非文明
  • 19、如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碗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 世纪的英国 B、各国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关国独立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都请除了封建残余
  •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评价:“1689年的这一法案病实一劳永逸地碗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在这情况下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英国革命。”这里的“法案”( )
    A、使英国还渐形成了君主立完制 B、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C、成为资产阶级夺权的思想武器 D、成为他国民法的参照蓝本
上一页 195 196 197 198 1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