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关税事关国家利益。某校学生以“研关税史·增爱国情”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整理的资料。请你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忆.变税之“因”】

    ※资料卡1※

    美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单位:万美元)

    年份

    出口总额

    商品构

    1842

    144.4

    主要出口商品为:棉制品、金银币、西洋参、小麦粉等

    1844

    175.7

    1845

    227.6

    1861

    691.7

    主要出口商品为:棉制品、小麦粉、矿物油、钢铁制品等

    1865

    710.5

    1870

    904

    ——摘编自潘序伦《美国对华贸易史》

    ※资料卡2※

    在1844年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美国对华出入口货物的关税不得多于它国,“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根据这一条款,中国海关税率就由“秉公议定”原则变为与美国“议允”。

    ——林坚《远渡重洋:中美贸易二百年》

    【明·失税之“害”】

    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从独立自主定税变为需列强同意的“协定关税”。“盖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国内工商业出现“商贾不行,生计路絀”的情况。由于关税收入被列强直接扣留当作清政府偿还外债和战争的赔款,导致其所剩关税对清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非常有限。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等

    【评·税战之“局”】

    时政要闻

    资讯速递

    2025年4月2日,美国以各种借口发起主要针,破坏自由贸易规则,支全球经济动荡。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行径,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展现出了“不惹事,不怕事”的大国风骨。

    回顾:“数”说中国2024年

    中国经济总量超18.9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

    中国已拥有由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构成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已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际市场多元化新格局向前发展。

    (1)、指出“资料卡1”美国对华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资料卡2”和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状况,简要分析造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协定关税”对晚晴时期的中国造成的危害。
    (3)、结合“时政要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以“中国反制,顺势而为”为标题,对此次中美“关税战”进行点评。
    (4)、【悟·护利之“行”】

    国家利益,你我共护

    关税事关国家利益,从近代的“协定关税”到今天的关税自主,在维护国家利益的这条道路上,党和国家付出了无数艰辛。作为青少年,我们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会:

    请你为“国家利益,你我共护”栏目续写两条措施。

  • 2、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2月

    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

    瓦窑堡会议召开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9月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1939年2月

    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0年7月

    毛泽东在《团结到底》提出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主张

    1940年8月

    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2年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开,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发言,总结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长城从秦朝到西汉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出现变化的原因。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儿女用血肉铸就而成的一道“铁血长城”。请以“中国共产党是‘铁血长城’的         者”为题,自拟一个观点,选择大事年表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3、下列是某校学生制作的“关于一战后的世界历史知识框架”,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4、从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激增至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飙升至2140万公斤,同时英、法、德的物价平均上涨超过2倍。这主要源于(   )
    A、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B、西欧的庄园制度走向繁荣 C、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D、美国独立战争获最终胜利
  • 5、下表是人类早期生活区域的典型文明成就,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   )

    地区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古代西亚

    古希腊

    古罗马

    文明成就

    青铜器

    金字塔

    阿拉伯数字

    楔形文字

    民主制度

    《十二铜表法》

    A、大河文明要优于海洋文明 B、早期文明具有多元特征 C、欧洲文明源于古罗马文明 D、古希腊文明领先于世界
  • 6、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
    A、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推动了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助推了对外开放的实施
  • 7、某校学生王浩收集整理了以下一组图片,准备给这组图片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A、工业化的早期探索 B、各阶层的救国探索 C、新革命道路的开辟 D、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 8、《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太祖进而宣布,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与上述举措的作用最为相近的是(   )
    A、秦朝实施郡县制 B、元朝采用行省制 C、宋太祖设置通判 D、清朝设立军机处
  • 9、在敦煌出土的北朝时期文献中,发现有记载匈奴等民族农户的资料,包括家庭构成、土地占有以及对国家的负担,与当地汉人没有差别。这些资料可用于研究(   )
    A、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B、北朝时期的对外交流 C、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 10、在距今11000一8500年的上山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陶片表面发现了许多稻壳的印痕,还发现了通体磨光的石锛、石斧、石磨盘和石磨棒,以及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
    A、该地水稻种植技术居领先水平 B、原始农耕改善了人类生活条件 C、此地区文明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D、阶级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已出现
  • 11、中国抗美援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家卫国。
  • 12、北宋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大幅增加,这可佐证当时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 13、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材料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材料二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抗日战争“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三,围绕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加以简要阐释,并谈谈思考后的认识。
  • 14、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置于世界文明演进的整体框架中,有助于理解中外历史的相互联系。以下联系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帝国扩张一一开辟丝绸之路 B、第二次工业革命——鸦片战争爆发 C、早期殖民掠夺一一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D、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五四运动爆发
  • 15、关系图能建构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以下a、b概念符合图示表示关系的是(   )

    A、a多极化b全球化 B、a马歇尔计划b冷战 C、a世界贸易组织b联合国 D、a经济危机b二战
  • 16、拿破仑说:“法国大革命是启蒙思想的政治实践,而我则是它的继承者。”以下史实最能体现其“继承者”本质的是(   )
    A、压榨和掠夺其他国家 B、制定《拿破仑法典》 C、战场上打败反法联盟 D、建立帝国,加冕称帝
  • 17、“两河流域考古发现了小麦、大麦的驯化痕迹,苏美尔人以芦苇笔在泥板上刻画符号;长江流域发现人工栽培水稻,黄河流域龟甲兽骨上的占卜文字,结构与语法亦自成体系:埃及金字塔巨石堆砌技术与美洲金字塔无技术传承··…”以上这些史料表明(   )
    A、人类文明渊远流长 B、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C、人类文明单一起源 D、早期文明有多样性
  • 18、书籍(文章)是思想的容器,但思想本身才是灵魂。以下“容器”和“灵魂”对应正确的是(   )
    A、《资政新篇》——三民主义 B、《文学革命论》——自强求富 C、《革命军》——君主立宪制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 1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翻车自动灌溉无需人力或畜力 B、曲辕犁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率 C、秧马便于水田骑行和运输粮食 D、筒车依靠人力或畜力提筒灌溉
  • 20、战国楚帛书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四时运转、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1946年被外国人骗取,流落海外近80载,于2025年5月归还中国。楚帛书主要可用于研究(   )

    ①古代的天文历法

    ②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③先秦的思想文化

    ④近代仁人志士的探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