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5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绍初教育集团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份大单元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真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明州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宁海、奉化、象山)2025年初三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社会·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潮汐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汐卷(5月二模)
-
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与诗句内容相关的中国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黄河
-
2、 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使中国重新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
3、 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下诏:“(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资治通鉴》
材料三: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许倬云《万古江河》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方交往的特点。(2)、 材料二中“北魏孝文帝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它起到了什么作用?(3)、 根据材料三,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的例子。(至少列举两例)(4)、 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
4、 魏晋时期,国家分裂,但经济也有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分天下有其一……官渡之战挫袁军。”
材料二: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1)、 材料一称赞的是 (填人名)。“袁军”指 领导的军队。(2)、 材料二中洛阳的繁荣与北魏哪个皇帝的改革有关?(3)、 材料三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情况?从材料三中找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4)、 从材料三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
5、 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 30 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这引起学者对孝文帝改革作用与意义的深层次思考。对下表中这些评价意在 ( )
评价一
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民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评价二
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改革,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
A、客观分析了孝文帝改革的两面性 B、全面分析了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C、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持肯定性评价 D、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持否定性意见 -
6、 如图所示为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中的一幅农耕图,印证了某一记载的正确性。这一记载是 ( )A、《三国志》中关于马钧发明翻车的记载 B、《汉书》中关于二牛一人犁耕法的记载 C、《宋书(南朝)》中关于江南开发的记载 D、《齐民要术》中关于耙犁技术的记载
-
7、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下列道具错误的有( )
①书桌上有纸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书桌上有《史记》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齐民要术》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
8、“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与此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有 ( )
①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②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③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9、 历史上大陆政权最早与台湾联系可以追溯到 ( )A、秦朝 B、三国 C、西汉 D、东晋
-
10、“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这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贾思勰 B、王羲之 C、祖冲之 D、顾恺之
-
11、 列表格是同学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表所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 )
农 业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进步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城 市
建康城人口众多
A、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 B、淝水之战爆发的背景 C、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D、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心理上,思想感情沟通增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B、民族性格和意识趋于一致 C、民族矛盾得到彻底化解 D、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消失
-
13、 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的更替情况,其中①、②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秦、西晋 B、战国、秦 C、东汉、西晋 D、秦、隋
-
14、 小明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两晋南北朝更替”“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等内容。请判断他复习的单元主题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15、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来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
材料三: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1)、 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比较材料中秦汉疆域图,写出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2)、 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一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发展有何影响?(3)、 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4)、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2)、 材料二中的“始皇”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3)、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 -
17、 秦统一后,由政府统一铸造通行全国的货币(如图所示)。这一举措 ( )A、加强了各地的行政管理 B、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C、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D、有利于各地的文化交流
-
18、 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
19、 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有 ( )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
③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
20、 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