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纬和中纬的分界线 B、地球上有无极昼、极夜的界线 C、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D、地球上南半球与北半球的界线
  • 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小题。

    (1)、下列选项中有关图中四点地理坐标判读不正确的是( )
    A、(700N,1700W) B、(600N,170oE) C、(800N,1700E) D、(600N,1700W)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位于中纬度地区 B、②位于③的正南方向 C、③和④都位于北寒带地区 D、①和④都位于南半球
  • 3、下列关于右图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a点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b点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D、b点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 4、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读下图,完成下小题。

    (1)、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看到( )

    ①有底座
    ②标注了公转轨道

    ③有经纬线
    ④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关于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3)、从地球仪上看,下列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B、位于南半球 C、小部分位于高纬度 D、位于西半球
  • 5、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图,完成下小题。

    (1)、地球在右图中的位置是( )
    A、 B、 C、 D、
    (2)、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其主要原因有( )

    ①存在有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窗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搜集史事、明确持方、立论陈词一一历史意识可以在辩论中提升。

    (1)、【搜集史事】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中日甲午战争及其影响,同学们开展课前阅读,搜集了下列史事。

    1894年9月,黄海海战战败,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等5艘军舰。

    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连续进行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1895年~中日双方经过谈判z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1895年4月,康、梁联合千余名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此后,康、梁等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1895年6-10月,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100余次战斗,打死打伤日军3.2万人。

    1896年,沙俄诱迫清政府签《中俄密约》谋取利益,列强争相效仿。

    1898年6月,清政府颁布"明定因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898年秋,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并采取针对帝国主义的抗击行动。

    指出史事③中的错误,并予以改正。

    (2)、【明确持方】

    选择一个持方,你将依此进行立论和攻辩:我选择(填正方或者反方),上述史料能够支撑我方立场的有。(填序号)

    (3)、【立论陈词】

    正方主张的史事

    反方主张的史事

    甲午战后中国有识之士逐渐觉醒!

    午战败导致我们失去了宝岛台湾!

    根据你的持方,结合上述史事撰写一篇简短的立论陈词。(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噩耗传来,有如当头一棒,天旋地转,青年学生尤为愤慨,以至演变成1919年5月4日的北京示威运动。在发表的宣言中,斥责把持和会的国家专.强.,……在散布的传单中,号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以救国救氏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成长为信奉马克思主义者。

    一一摘自《重返五四现场》

    材料二: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然而"一大"的真正召开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认定这一事实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当时,研究人员通过一大代表及家属的回忆录初步确定会议召开时间为7月下旬;又从共产国际在苏联关于一大的档案中查阅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回忆及共产国际代表的报告,都明确记载"一大"召开时间是7月23日,研究人员发现在上海开会的最后一天u一大"代表陈公博下榻的旅馆曾发生命案,经查阅《申报》甘'等报纸认定此命案发生时间为7月31日凌晨,而且当事人一直确认会议在上海开了八天后转到嘉兴南湖游船上。综合以上信息,研究人员最后认定会议日期为1921年7月23日。

    一一摘自《党的诞生日是如何查证的》

    材料三:一组文字史料。

        习近平总书记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上海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夏季,他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平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

    一一摘自《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1)、运用所学知识并按示例的提示,概述材料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示例】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北京。

    (2)、根据材料二,历史研究人员是借助哪些途径确定党的生日的?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写出你对"中共一大会址是梦想起航的地方"的理解。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国歌的时候"持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一一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思想的闭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一一摘自《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一辛亥革命》

    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一一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指出"1日邦新造""新"在何处?并写出革命派为此取得的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题,并说明孙中山提出"革命尚未成功"的理

    由。

  • 9、1922年-1923年,全国发生大小罢工2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30万人次。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心工作 D、为北伐战争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10、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1、下边组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

    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成为队伍庞大的革命政党 C、确定最低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 D、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 E、
  • 12、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 13、“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这一电文可以佐证(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
  •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u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   )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16、下图是讽刺时政漫画《工学商打倒曹、章、陆》,该漫画的历史价值在于( )

    A、证实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能力 B、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体现了国民大革命的巨大成果 D、表达了作者对五四运动的支持
  • 17、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年)

    变化

    农户

    1914~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元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这是因为( )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等自由和权利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
    ⑤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 19、下图是1918年画家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画面展示的是一南一北两个武者将人民踩在脚下,互相争斗的场景。该作品(   )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
  • 20、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该歌曲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拇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据此,回答下小题。
    (1)、下列选项对歌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以西方作为学习的榜样 B、"旧邦新造"指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表达了永保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D、民众对民国建立的新气象充满期待
    (2)、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