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地形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2、2015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医学奖,瑞典从地理分区划分属于( )
    A、西欧 B、南欧 C、东欧 D、北欧
  • 3、“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指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
  • 4、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
  • 5、我国以下平原中,具有地势地平、河湖密布特点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6、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下列对图中①~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C、③——内蒙古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D、④——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 7、农业滴灌技术是指利用灌水器,将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滴入根区土壤的灌溉方式。目前,以色列广泛采用该技术进行灌溉。其目的是 ( )

    ①增大农业生产投入 
    ②扩大高耗水作物种植 

    ③降低土壤盐化程度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下图是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B、③为太行山,是二三两级阶梯的分界线 C、②为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 D、④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
  • 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的“青草池塘”最有可能在以下的(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多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材料二:

    材料三:从1953年到1957年,共有596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为30%,到1957年,上升到56%;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5%,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26.4%上升到1957年的48.4%。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章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2)、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人文追求。上面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是哪一支英勇之师?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我国取得材料三中的建设成就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写出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
  • 1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材料反映了( )
    A、邓小平理论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成熟 B、邓小平理论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C、邓小平理论深刻揭露社会主义本质 D、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12、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②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八年级某班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同学的笔记主题应为( )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4、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这必将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B、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C、揭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D、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 15、某一时期,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描述的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推广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乡镇企业的发展
  • 16、1992年对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1992年被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1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D、新中国工业化起步
  • 18、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为吻合( )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地点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厦门
  • 19、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 20、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上一页 294 295 296 297 2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