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巴西利亚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的成功经验有( )
①重视绿化和植被保护
②城市功能 要做分区,建筑布局要合理
③住宅区规划管理要完全统一
④要完善城市道路建设,打造便捷的交通网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读图,下列关于巴西利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巴西中部的高原上
②是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城市
③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热带
④自古以来就是巴西的首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的底特律河畔,历史上曾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号称“世界汽车之都”。这座城市依托附近有铁矿砂和炼钢厂的有利条件,逐步形成庞大的汽车工业体系。“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903年在此创建第一家大规模的汽车生产厂,1914年首次使用装配线生产汽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大本营,底特律早在100年前就开始成为美国汽车的同义词,底特律的汽车工业也曾是美国经济的代表。
韩国蔚山与美国底特律都是著名的汽车城,它们有何异同?
-
4、读《东亚地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国家的名称。
A 、B 、C 。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海域名称。① 海、② 海、③ 海峡,
④ 洋。
(3)、蔚山与韩国最大的港口釜山相邻,与日本隔海相望,海上距离仅为160千米,是距日本最近的韩国城市。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蔚山发展汽车制造业有什么好处?(4)、为了保护环境,打造绿色汽车城,蔚山政府、企业和人民从哪些方面做出了努力?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班加罗尔素有“科技之都”和“印度硅谷”之称。早在1988年,班加罗尔就被某媒体评为全球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班加罗尔云集了印度的许多著名高校,为这一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材料二:中关村位于北京,云集了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几十所高等学府。截至2018年年底,中关村科学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突破1万家,包括联想、方正、四通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材料三:支持美国硅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浓厚的学术氛围。硅谷就诞生于斯坦福大学。
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班加罗尔市的高科技园区走一走,英特尔、通用、微软、IBM、SAP等国际知名公司鳞次栉比,印度本土的著名软件企业印孚瑟斯(INFOSYS)、惠普罗(WIPRO)和塔塔(TATA)咨询公司等雄踞一方,让人深切感到其雄厚的实力。美国某财经记者在考察完印度某公司呼叫中心后感叹不已:“这个城市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她也从未入睡。”
班加罗尔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作为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印度经济具有产业多元化的特点。就工业而言,其传统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资源因素,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其高新科技工业则以技术为主导因素,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上。
(1)、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被称为“亚洲硅谷'的印度城市是( )A、新德里 B、孟买 C、加尔各答 D、班加罗尔(2)、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能反映班加罗尔气候特点的是( )A、A B、B C、C D、D(3)、判断班加罗尔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环境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有何促进作用。 -
8、下列属于班加罗尔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
①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高校云集,教育发达
④基础设施完善,通信畅通无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人21世纪”口号的是( )A、普拉蒂巴.帕蒂尔 B、扎基尔·侯赛因 C、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D、拉吉夫·甘地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巴黎主要景点分布图(局部)。
材料二:法国历代君主都热衷于 艺术品收藏。古典艺术的宝库卢浮宫的前身是一座城堡,后来被改建为王宫。16世纪初,国王弗兰西斯一世首次将美术珍品珍藏于此。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总统乔治·让·蓬皮杜的倡议下,巴黎建成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此外,埃菲尔铁塔和玻璃金字塔也曾遭到人们的非议,但最终它们都被保留下来,并成为巴黎的艺术瑰宝。
(1)、读材料一,写出图上河流①的名称,并据图描述巴黎主要景点的分布特征。(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巴黎能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 -
11、莫斯科与巴黎这两座城市的共性在于( )
①均为首都
②城市职能均为单一的政治中心
③城市的形成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均有密切关系
④地理环境优越,均有天然河流流经城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秘鲁山区的印第安人深受安第斯山脉自然环境的影响,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山区环境的烙印。请你描述一下秘鲁山区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
-
13、安第斯山区的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观察右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景观的名称。
A、B、C、D。
(2)、居住在C地区的牧民们充分利用了该山脉的什么资源?思考并写出该地区能发展该类农业生产的原因。 -
14、卢卡索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法国村庄。当地耕地很少,几乎没有矿产资源。自从发展旅游业后,当地的寂静没有了,人们在收入得到提高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如为建滑雪道而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农田荒芜等。有人认为卢卡索的“热闹”是件喜事,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情。
你认为卢卡索的“热闹”是“喜”还是“忧”?理由是什么?
-
15、某同学在欧洲西部旅游时拍摄了许多旅游景点的照片。下列是他上传至网络的部分照片。其中标注与照片不符的一项是( )A、埃菲尔铁塔一法国
B、风车一荷兰
C、斗牛—葡萄牙
D、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
16、瑞士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旅游业是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瑞士的旅游年收入位居世界前十名。瑞士并没有因发展旅游业而给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至今仍然保留着两百多年前山清水秀的原貌,且环境比过去更加优美。(1)、瑞士结合其山区特色开展了哪些旅游项目?发展这些项目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2)、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山区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瑞士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山区的开发有哪些启示?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世纪末这个曾经极盛的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地中海东部的那一半尽管疆域辽阔,但在后期发展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材料二:这个地中海东部的国家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睡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被时代所抛弃。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在基督教兄弟——代表着一种新文明扩张势力的西欧十字军进攻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在新崛起的伊斯兰扩张势力的打击之下也束手无策,不断的战争导致财政的亏空,经济衰退,最终在1453年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摘自《世界历史》教材
(1)、材料中的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指的是哪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不久就灭亡了,请你写出它灭亡的原因。(2)、根据材料,请将观点补充完整。是文明延续的重要条件,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8、历史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最直观的触碰历史。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史料赏析项目化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史料一:
图1蒙娜丽莎
史料二: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是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14—15世纪,“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17—18世纪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改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史料三:17世纪-18世纪,英、法、美相继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改编自《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图1体现了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什么?(2)、根据资料,简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法、美三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历程有哪些共同特点?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他主张“兼爱”“非攻”;他认为宇宙是由连续无穷的时空组成,时空是由最小的单元所构成,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他相信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
材料二: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永恒不变的、形状各异的原子构成的,人的灵魂是由灵魂原子构成的,人死了,灵魂原子就四散了;他相信万物都有一个必须遵从的自然法则,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人们主观的想法。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墨子和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自然方面的异同点。(2)、思想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影响。试另举一例并加以论证。(3)、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概括两人在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共同原因 -
20、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花齐放】
材料一:世界三大轴心文明示意图
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在北纬30度左右,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这一时期世界不同区域形成了三大轴心文明,即中国先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
——摘编自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交流互鉴】
材料二:
【多元一体】
材料三: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请列举一例史实印证B处轴心文明在思想上的文明成就。(2)、运用材料二中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开始文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发展、交流和互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