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请在下图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七大洲的轮廓和相对位置,并分别标注出各大洲的名称。 

  • 2、城市聚落的形成离不开水源,许多城市都有河流穿过。下列城市与其河流搭配正确的是(    )            
    A、华盛顿波托-马克河 B、巴黎-太和江 C、莫斯科-乌拉尔河 D、班加罗尔-恒河
  • 3、农业滴灌技术是指利用灌水器,将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滴入根区土壤的灌溉。目前,以色列广泛采用该技术进行灌溉。其目的是(    )  

    ①降低土壤盐化程度    ②扩大高耗水作物种植

    ③增大农业生产投入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读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上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C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地气温更高;当A地气温为15℃时,D地气温大概为(保留一位小数)。
    (3)、C地位于D地的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根据上图,判断该小溪的大致流向是;该旅行者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上图,写出A点经纬度:;球位置:(填“南半球”或“北半球”)、(填“东半球”或“西半球”)。A点在B点的方,A点在五带的带。
    (2)、A、B两点的经度相差度,时间相差小时。
  • 6、读半球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大洲居民以人种为主。
    (2)、从发展水平看,B大洲大多为国家。
    (3)、七大洲中,“陆半球地图”没有显示的大洲有
    (4)、简述C大洲地势与河流的关系。
    (5)、在某次军事演练活动中,彼得船长驾船从D点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向行驶了500km后,发现不能回到D点,请用地理知识向彼得船长解释不能回到D点的原因。
  • 7、甲县绿芦笋是我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县把绿芦笋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张特色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判断,甲县的地形是 , 其主要耕地类型是(填“水田”或“旱地”)。
    (2)、根据图2、图3,描述甲县种植绿芦笋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简述甲县发展绿芦笋产业的人文环境优势。
  •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明明和贝贝的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纠正。
    (2)、写出贝贝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
    (3)、明明在贝贝的方向。
  • 9、关于经纬线或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C、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北纬用“E”表示
  • 10、图中的建筑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中国东北地区 B、湄公河平原地区 C、南非草原上 D、日本沿海地区
  • 11、近日网友就华为手机内置“清真模式”引发热议,据此回答下题。
    (1)、清真寺是哪一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基督教 B、佛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2)、你认为华为手机这一功能的开发最有可能是为了迎合下列哪类人的需求( )
    A、富得流油的沙特王子 B、具有绅士风度的英国贵族 C、好客有礼的泰国人 D、热情自由的美国牛仔
  • 12、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着叫纺锤树的奇特的树。有雨时,它会在高高的树顶上生出稀疏的枝条和心脏形的叶片,好像一个大萝卜。没雨时,绿叶纷纷凋零,红花却纷纷开放。这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13、下列地形区与其分布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
    A、刚果盆地一北美洲 B、阿尔卑斯山脉-亚洲 C、青藏高原一南美洲 D、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 14、若你要绘制一幅所在小区地图,要使地图内容最详细,以下比例尺中最适合选用的是( )
    A、1:50000 B、113500 C、三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 15、下面是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回答下题,

    (1)、该导游图上,能帮助我们确定实际景物在图中缩小的程度的要素是( )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
    (2)、图中的符号是( )
    A、比例尺 B、图例 C、方向 D、注记
  • 16、我国高铁新成员“复兴号”时速可达350公里,中国动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复兴号”表示在地图中是( ) 
    A、 B、 C、 D、
  • 17、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

    【萌芽】

    材料一:商鞅曾多次游说秦孝公,均不成功。最后,他以“霸道”游说孝公,“霸道”是强化君主集权,使用刑法,奖励耕织,以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天下的理论。孝公被这种学说深深吸引。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初创】

    材料二: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郡县的长官均直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跌宕】

    材料三:刘邦共封十国,并且规定只有姓刘的才可以封王。刘姓诸王专制一方,除丞相一职由皇帝任免外,其他一切官员皆由诸侯王任命。汉初的诸侯王实际上形同独立王国,叛变很难避免,高祖死后四十年即有“七国之乱”。……将刘邦同秦始皇相比,鄙陋与圣德立见。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巩固】

    材料三:平叛“七国之乱”后,景帝在吴、楚、赵、齐等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但规定诸侯王不得干预各自封国的政务,“天子为置吏”。……元朔二年,汉武帝准许梁王等将部分国土分与其弟,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已批准。此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1)、商鞅鼓吹的“霸道”属于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
    (2)、为什么李定一认为秦始皇“圣德”而刘邦“鄙陋”?请你结合材料二、三并联系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3)、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予以阐释秦汉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 18、分封制是周代特有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王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2)、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请根据上述材料论证此观点。(要求:表述简洁,逻辑严谨)
  • 19、“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编制户口
  • 20、春秋时期,鲁国朝贡周天子7次,而朝贡齐国却有11次,朝贡晋国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朝贡周天子 B、周王室地位下降 C、鲁国与齐晋两国交好 D、鲁国与晋国接壤
上一页 241 242 243 244 2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