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解读文物,感受文明的力量。对以下史料分析正确的是( )

    【名称】莱因德纸草书,发现于古埃及底比斯。

    【简介】共记载 84 道数学题,如计算金字塔的坡度、饲养不同类别的家禽需要多少粮食。

    ①记载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②纸草书是亚非文明的成果 
    ③用阿拉伯数字计算题目 
    ④古埃及的数学取得了突出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下图数字所示区域是九年级某同学为旅游选择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他可以( )

    ①领略高大巍峨金字塔的独特魅力 
    ②聆听伯里克利主持下选出保民官的故事 
    ③猜测甲骨文字中蕴含的历史意义 
    ④感受释迦牟尼为众生平等而付出的努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
    A、 B、 C、 D、
  • 4、某校拟组织“古代巴比伦文明”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被采用的是( )
    A、 B、 C、 D、
  • 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中国——甲骨文和青铜器 
    ②古代印度———阿拉伯数字 
    ③古代巴比伦——狮身人面像 
    ④古代埃及——《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 7、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 8、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能够论证迈克尔·哈特看法的是( )
    A、创立了基督教 B、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C、在麦地那传教 D、在麦加建立政教合一的帝国
  • 9、下图数字的创造者是( )
    A、阿拉伯人  B、埃及人  C、印度人  D、中国人 
  • 10、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其中包括( )

    ①罗马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亚历山大帝国 
    ⑤孔雀王朝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 11、古代日本“幕府”一词指将领的军帐。 12 世纪晚期,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此事件的影响是( )
    A、大庄园出现 B、武士集团形成 C、幕府统治开始 D、天皇权力加强
  • 12、比较学习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中国古代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
    A、都是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 B、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C、都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D、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 13、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在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疆域辽阔 B、贸易发达 C、人口密集 D、港口众多
  • 14、日本某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用“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来形容日本对隋唐文化的移植。 这次“文化移植”使日本发生的实质变化是( )
    A、引进了隋唐的先进制度 B、幕府掌握了实权 C、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D、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15、历史学家夏曾佑曾说:“中国之教,得孔子面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某学习小组以此为驱动性问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

    【中国之教】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之政】

    朝代

    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措施

    在中央:设立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在地方:建立_①

    在中央进一步完善_②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在地方:将原本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中国之境】

    边疆地区经过清代前期的治理和开发,自然凝聚成中国古代疆域……扩大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范围,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1)、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儒家思想对“治国理政”方面的启示。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表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治制度。
    (3)、结合材料,请举证元、清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作出的重要贡献。
  • 16、《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接济”。这一史料说明( )
    A、乾隆二十二年时台湾隶属清廷管辖 B、乾隆时福建台湾的经济往来活跃 C、闽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繁 D、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台湾省
  • 17、下图是河北承德某古建筑上的牌匾。其直接见证了( )
    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签订《尼布楚条约》莊山為避 C、雍正帝在此地创立军机房 D、乾隆帝接见西藏政教首领
  • 18、柬埔寨今磅湛市东古城建立了“三保公”庙;泰国曼谷除建有“三宝寺”外,还把河港取名为“三宝港”;马来西亚马六甲有“三宝庙”“三保井”和“三宝山”;印度尼西亚爪哇当地华侨把郑和尊为“三宝大人”。材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B、不受欢迎且遭到各国的强烈抵制 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迫使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附属国
  • 19、历史复习课上有以下四张卡片,请同学把下列朝代:

    ①明清 ②秦汉 ③隋唐④宋元,填入对应卡片空缺处。依次为( )

     B.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 20、下表所示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年份

    事件

    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中央集权的削弱 C、东南海防的加强 D、国家疆域的奠定
上一页 193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