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学生梳理了“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与冲突”的专题知识,其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鉴真东渡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

    郑和下西洋

    增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谊

    C

    戚继光抗倭

    完全消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A、A B、B C、C D、D
  • 2、有学者认为,隋朝有四大成就,第一是完成统一,第二是创新制度,第三是重大工程,第四是选人制度对此,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
    A、统一--隋炀帝 B、制度--废丞相 C、工程--紫禁城 D、选人--科举制
  • 3、下列图片反映了“乾隆时期的中国”的时代特征是( )

    A、高度繁荣昌盛的盛世 B、衰败、闭锁和落后的中国 C、盛世背后隐藏着危机 D、皇权强化下的对外关系
  • 4、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两)。下列现象与表格反映的主题一致的是( )

    时期

    租税收入

    商税收入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

    2 408.1

    400

    60:40

    天禧末(1021年)

    2641.2

    1204

    40:60

    (注:租税收入指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和)

    A、当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当时已经完成南移 D、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 5、作为宋朝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朝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C、缓和阶级矛盾 D、加强中央集权
  • 6、培根认为:“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有( )

    ①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指南针为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③火药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④这三大发明帮助中国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如图所示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 )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开放的中外交流 C、尚武的社会风气 D、辉煌的文学成就
  • 8、如图所示的蒙(蒙巴萨)内(内罗毕)铁路是首条海外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铁路,被肯尼亚人民誉为“世纪铁路”。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甲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假如你7月份去肯尼亚旅游,在蒙内铁路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①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②联合收割机在平原上收割小麦

    ③身着红披风的黑人牧民们

    ④草木稀疏、草原一片枯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 B、②平原为世界著名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C、③国家气候干旱,种植枣椰树等经济作物 D、④国家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10、读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1)、甲水域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2)、下列描述与该大洲实际相符的是( )
    A、黑色人种主要集中在该大洲 B、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D、是陆地面积最小的洲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资料卡1:法国葡萄生长习性

    葡萄对热量需求较高。北半球的夏季是葡萄生长的关键期,此时,如果降水过多,则会影响开花、授粉,而干热的天气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土质土壤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法国葡萄酒产区分布着沙砾土壤、花岗岩土壤,以大岩石、鹅卵石为特征的土壤等。

    资料卡2:叙利亚棉花生长习性

    棉花从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棉花发芽出苗需要较高的温度,生长后期,充足的日照、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有利于棉铃开裂、吐絮,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发生病虫害,因此气候干旱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幼发拉底河沿岸土壤肥沃,是叙利亚重要的棉花产地。

    (1)、根据图一、图二可知,法国位于(填海域)的西北岸,叙利亚位于A的(填方位)岸。
    (2)、根据图三判断法国B地、叙利亚的气候类型都为。根据资料卡,分析该气候类型为适合葡萄(或棉花)生长的原因是;在同一气候类型下两地的生产特色不同,是因为还受的影响。
    (3)、通过以上学习,请你完善以下对不同区域进行比较的学习路径。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S国“名片”

    面积:4.1284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829万人,近10年增加约86万人。

    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均海拔约1350米。

    资源:矿产资源匮乏,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密度大,航空发达。

    其他:16世纪中叶出现的钟表制造业闻名世界,目前出口额约占国际市场销售额的40%。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不断引进优秀钟表匠。

    (1)、写出A、B两地主要的生产特色及原因。
    (2)、S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该国是如何扬长避短实现发展的?
  • 13、小航爸爸从莫斯科回来后,向小航描述其见闻,其中错误的是( )
    A、我在歌剧院欣赏了芭蕾舞艺术 B、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 C、莫斯科河绕城而过 D、莫斯科-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
  • 14、在威尼斯旅游期间,小丽最有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下列区域与特色描述对应正确的有( )

    ①瑞士--借秀丽冰川,创观光胜地

    ②澳大利亚--凭广阔草原,夺牧业先驱

    ③秘鲁--因垂直变化,开特色梯田

    ④以色列--拥石油宝库,启财富之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关于各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②美国中部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适合机械化生产

    ③泰国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人们祭祀天神,祈求好收成

    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是欧洲人的“大菜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图中序号所示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驯养羊驼和骆马 C、③-用机械种庄稼 D、④-耕海牧鱼
  • 18、2023年6月26日,亚洲杯女篮比赛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中心开赛,中国队首日战胜黎巴嫩。下列是中国队在澳大利亚的见闻,其中可信的是( )
    A、到达后在一家商店里用英语谈妥价格,买了一件厚实的羽绒服穿在身上御寒 B、当地居民主要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C、超市里有很多进口的羊毛衫和咖啡 D、比赛间隙,游览了悉尼歌剧院
  • 19、在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的各个国家商品馆里,陈列着各国最具特色的商品。如果要给泰国馆选择陈列商品,下列最合适的是( )
    A、椰枣 B、羊驼毛 C、香米 D、牦牛肉
  • 20、读图,下列关于南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好望角属于地中海气候,7月炎热干燥 B、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C、矿产资源丰富,属于发达国家 D、地形以高原为主,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