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描述中,符合湄公河平原居民生产和生活特征的是( )
    A、生产以人工为主 B、人们居住分散 C、主要种植小麦 D、机械化生产
  • 2、湄公河平原有着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 )

    ①渠道与河流构成水网环绕村庄

    ②农业上大规模使用机械生产

    ③“御耕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

    ④区域内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读越南胡志明市和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分析湄公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的气候原因有(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③人口多,劳动力充足

    ④降水量大,水源充沛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 4、读中南半岛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题。

    (1)、湄公河平原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湄公河注入的海洋是( )
    A、南海 B、泰国湾 C、孟加拉湾 D、印度洋
    (3)、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稻米 B、小麦 C、玉米 D、谷子
    (4)、下列符合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B、面积不大,但地势平坦 C、干旱缺水 D、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气候干热,降水少,光照强,年蒸发量高达 2500毫米。然而这个原来的“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粮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如图是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

    材料二:以色列能源缺乏,93%的能源依赖进口。 目前,能源消费以煤、天然气、原油为主。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新能源,按照规划,近年内可再生能源的结构组成大致为太阳能49%,风能 30%,生物燃料21%。

    (1)、根据材料一所示图描述以色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一可知,以色列从“不毛之地”到“粮果之乡”的变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对此,以色列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3)、从材料二可知以色列规划使用的新能源以什么为主? 请根据材料一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 6、以色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

    ①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现代化绿洲农业

    ②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只为满足本国的需求

    ③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跨区域调配水资源

    ④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7、以色列种植的作物具有的特点有( )

    ①节水 
    ②高价

    ③高耗水 
    ④附加值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在发展经济时,人们要发挥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顺应自然;有时,人们也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造自然。下列区域经济发展体现了后者的是( )
    A、秘鲁人的垂直生计 B、日本人耕海牧鱼 C、威尼斯发展旅游业 D、以色列人发展农业
  • 9、下面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与以色列北部主要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 B、 C、 D、
  • 10、下列关于以色列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 B、境内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C、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高原 D、西边有着与地中海相连的海岸线
  • 11、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以色列采取的措施是 ( )
    A、种植水果、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 B、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 C、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 D、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
  • 12、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要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它必须改造的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沿岸,国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凭借每年大量的资源出口,其人均GDP 常年都保持在世界前列。2022 年 11 月 20日——12月18 日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据统计,其间有超过100万外国球迷到现场观赛。

    材料二:如图为卡塔尔首都多哈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世界杯一般在夏季举行,为什么2022年世界杯选在冬季举办?(从气候角度回答)
    (2)、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只有 11 521 平方千米、人口只有 294万的海湾国家,卡塔尔为什么能举办世界杯?(从资源角度分析)
    (3)、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做法告诉我们发展区域经济要遵循什么原则?
  • 14、地球上有许多干旱地区,黄沙滚滚,寸草不生。然而,一些干旱地区,在它严酷的地表下面,却蕴藏着宝贵的资源。人们把这些宝贵的资源称为“金子”。据此完成下题。
    (1)、波斯湾地区被誉为“世界石油的宝库”,一艘油轮从浙江省宁波港出发前往波斯湾,沿途最有可能经过( )
    A、扼太平洋和印度洋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B、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 C、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 D、位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海域
    (2)、波斯湾地区的石油主要输往 ( )

    ①西欧 ②美国 ③南非

    ④东亚 ⑤澳大利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3)、相对于以前,石油的开采给现在的阿拉伯人带来的变化有( )

    ①巨额的外汇收入

    ②工业的发展

    ③带回许多域外珍宝

    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5、读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示区域被誉为“宝地”的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发展高效的灌溉农业

    ④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图中海峡H 是( )
    A、白令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 16、图一为某国沿南纬25°的地形剖面图,图二为该国M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三是该国养羊业在世界的地位。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文信息,判断该国的名称,并说出该国海陆位置的独特性。
    (2)、根据图一,简述该国沿南纬25°的地势特征。
    (3)、M地区是该国重要的牧羊带,结合图一、图二的信息从地形和降水两个角度分析成因。
    (4)、图三最能说明所学的哪一知识点?
  • 17、读某国农业经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读图可知,该国的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 ( )
    A、西南印度洋沿岸 B、东南太平洋沿岸 C、热带沿海地区 D、亚热带内陆地区
    (2)、下列关于该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岛国 B、绝大部分地区气温高、降水丰沛 C、拥有机械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大牧场 D、“逐水草而居”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 18、澳大利亚分布着广袤无垠的草原,下列说法符合该区域特色的有 ( )

    ①拥有现代化的牧场

    ②“逐水草而居”

    ③“羊比人多”

    ④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9、某学习小组在预习“现代化的牧场”相关内容时,收集到澳大利亚的相关材料,其中正确的有( )

    ①南回归线横穿,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

    ②四面环海,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③中部大盆地地下水含盐量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④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小明寒假去澳大利亚旅游,以下情境你觉得合理的是( )
    A、当地人喝着冰镇饮料解暑 B、澳大利亚的小学生正在放寒假 C、澳大利亚牧民正在迁移 D、小明带了许多羽绒服
上一页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