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雨林广布 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 D、纬度低,地处亚热带
  • 2、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这是对中东位置的高度概括和归纳。这种位置特点意味着中东地区( )
    A、气候炎热 B、气候寒冷 C、对外交往便利 D、资源丰富
  • 3、读图,完成问题。

    (1)、在秘鲁旅行时,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

    ①白色人种的印第安人导游在介绍首都利马

    ②羊驼与骆马在高海拔的草原上欢快地奔跑

    ③人们在山脚远眺白雪皑皑的安第斯山脉主峰

    ④人们在低海拔的山谷机械化种植小麦和水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秘鲁区域的经济发展可凭借( )

    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采矿业

    ②茂密的植被,发展木材采伐业

    ③狭长的西部海岸线,发展渔业

    ④广袤的亚马孙平原,发展种植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4、读M国地形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图中甲表示的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湄公河 C、尼罗河 D、密西西比河
    (2)、M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下列关于该地区人文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土地辽阔,地势低平

    ②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③以高脚屋为主,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④这里是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 5、杭州市某校组织了“走进杭州,爱我杭州”的主题研学活动。请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的西南方向,东临杭州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 

    第二小组:展示以下展板。

    杭州市拥有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时光穿越700多年,初次来到杭州的马可·波罗就曾感慨这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杭州拥有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让世界感受到杭州的创业创新力量;而未来科技城、跨境贸易园这些充满活力的平台,让全球智慧汇聚。

    每年数以百亿的资本和财富以进出口贸易的形式在杭州与世界之间流动;杭州每周有超过 500 架次的国际航班起降。

    (1)、根据资料描述杭州的地理位置。
    (2)、结合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杭州的气候特点。
    (3)、请根据两个小组收集到的资料,概括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南非GDP 占全非洲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南非是一个以草原为主的国家,花卉种类之多是世界上少有的,并拥有动物种类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1)、南非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一温度带?甲地与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2)、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非是如何发展经济的。这说明了什么?
  • 7、下列关于南非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②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都非常丰富

    ③约翰内斯堡有非洲的“小欧洲”之称

    ④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克鲁格国家公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8、为方便浙江游客前往南非旅游,南非专门在杭州开设签证中心。下列属于南非发展旅游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的有( )

    ①多种族和文化交融的人文风情

    ②动植物资源丰富独特

    ③钻石、黄金等矿产资源储量大

    ④旅游设施完备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9、如图所示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

    A、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B、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C、主要进口初级农矿产品 D、主要进口高新技术产品
  • 10、小丽想利用书本上“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向北京的朋友介绍家乡,她应该( )
    A、采用地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 B、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C、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 D、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 11、下列关于南非自然和人文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属内陆国家,交通不便

    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③黄金、铂族金属储量居世界第一

    ④祖鲁族是其最大的部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下列关于南非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有 ( )

    ①位于非洲的最南端

    ②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③位于西半球

    ④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3、读图,回答问题。

    链接: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小麦有春小麦与冬小麦之分,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比春小麦更需要热量;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比小麦更需要热量和水分,地势低平处更适宜水稻的生长。

    (1)、图一中沿着 40°N的 A、B、C三地年降水量的正确排列是>>。(填字母)
    (2)、图二中的D为河,向南注入湾。根据图二信息,我们可以判断D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3)、图三中甲、乙两地同为美国本土小麦带,其中种植冬小麦的是(填“甲”或“乙”)地。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
    (4)、图三中甲、乙两处小麦带共同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5)、请结合图一、图二中的信息,分析图三中丙地发展为水稻带的有利自然条件。
  • 14、小明、小刚、小莉、小红四位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一起讨论有关美国的问题时,各自都有不同的观点。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红认为美国中部大平原十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 B、小明认为美国工业发达,农业不重要 C、小刚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所以美国不需要进口农产品 D、小莉认为美国农业发达主要是因为其科技发达,与自然条件没有关系
  • 15、美国中部大平原与湄公河平原都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两地区的相似之处有( )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④终年高温,雨热同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6、下列关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大

    ②产地与消费地近,运输便捷

    ③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高

    ④从事农业人口少,住高脚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7、读图,完成下题。

    (1)、甲所示山脉是(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2)、乙所示区域以“用机械种庄稼”为生产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 )

    ①密西西比河贯穿该区域,灌溉较便利

    ②地势低平,土地辽阔

    ③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近年来,美国因农产品滞销造成了许多农场破产。美国农场滞销的农产品不可能是( )
    A、小麦 B、玉米 C、棉花 D、咖啡豆
  • 19、读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区域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1)、请列举图一中甲平原跨越的两个国家。
    (2)、根据图二,指出图一中甲平原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3)、指出图一中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并简要阐述当地生产这一粮食作物的有利条件。
    (4)、图三为当地民居,请说出这种民居的名称,并说说这种民居在当地盛行的原因。
  • 20、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影响其成为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的人文因素是 ( )
    A、山地多,土壤肥沃 B、热量和水分充足 C、耕地较少,人口稠密 D、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