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上看,图中字母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填字母),简称
    (2)、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填字母),该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
    (3)、图中字母所在的省级行政区中,有部分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D的行政中心是
  • 2、结合图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属于国,陆地总面积约为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约2.2万千米,陆上邻国有个。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国家名称AB
  • 3、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壮族 B、满族 C、回族 D、苗族
  • 4、小明的户籍所在地是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玉皇村,其中双才镇在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域划分中属于(     )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级
  •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在内江街道上看到的下列车辆所属省份距离内江最近的是(     )
    A、 B、 C、 D、
  • 6、下列地理事物中,符合自北向南排列的是(     )
    A、黄海、台湾海峡、渤海、海南岛 B、渤海、黄海、南海、台湾岛 C、渤海、东海、琼州海峡、曾母暗沙 D、黄海、南海、舟山群岛、台湾岛
  • 7、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沿岸经济带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A——云南——贵 B、B——浙江——浙 C、C——湖北——鄂 D、D——江苏——苏
    (2)、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中属于直辖市的是(     )
    A、A B、B C、C D、E
    (3)、图中城市E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南温带 D、热带
  • 8、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图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决定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是因为(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太多 D、劳动力充足
    (2)、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占15%的年份是(     )
    A、2010年 B、2017年 C、2025年 D、2035年
    (3)、我国现阶段实施“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鼓励生育,优化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数量及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4)、下列人口问题中,由于人口增长过慢造成的是(     )
    A、就业压力增大 B、医疗资源紧张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交通压力变大
  • 9、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欢度泼水节的少数民族是(     )
    A、彝族 B、藏族 C、傣族 D、蒙古族
    (2)、在我国的各省级行政区中,大多数是多个民族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其中,少数民族个数最多的是(     )
    A、四川 B、山东 C、黑龙江 D、云南
  • 10、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省是(     )
    A、福建省 B、四川省 C、贵州省 D、云南省
    (2)、图中②省的行政中心是(     )
    A、福州 B、广州 C、南宁 D、昆明
    (3)、图中内海③是(     )
    A、渤海海峡 B、琼州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 11、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养老观念转变③生育观念转变④育儿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共计141178万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亿人相比,增加7205.3872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图为“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数量及年均增长率统计图”。结合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人口密度约为(     )
    A、130人/平方千米 B、140人/平方千米 C、150人/平方千米 D、160人/平方千米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素质不断降低 B、我国人口增长较快 C、我国人口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人口增速放缓
    (3)、新中国成立至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加后减少 B、一直增加 C、先减少后增加 D、一直减少
  • 13、内江的孩子一般早晨七点左右上学,而新疆的孩子往往要到九点以后才上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纬度跨度大 B、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C、我国经度跨度大 D、我国地形复杂
  • 1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热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不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C、东临大西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我国南北跨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 15、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据说是从海南某处发射,飞越菲律宾上空后,最终落点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在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之前,中方曾提前向有关国家作了通报,包括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在记者招待会上先是说中国发射洲际导弹令人担忧,透露日本在导弹试射前并未收到中国方面的预警。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土地跨南、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 D、领土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2)、我国这次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位置在下列岛屿中的(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黄岩岛
    (3)、我国这次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位置濒临海域是(     )
    A、渤海 B、东海 C、黄海 D、南海
    (4)、图中字母代表日本的是(     )
    A、A B、B C、C D、D
  • 16、读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名称:

    A气候,B气候,C气候,D气候

    (2)、由此可知,我国气候类型 , 这种特征使我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也有利于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且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着世界上典型的气候,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位于大陆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图中数码①是(风向)季风,②季风来自
    (3)、甲图中E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受(     )影响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因素 C、地形地势因素 D、洋流因素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们学校(湖南省)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5)、影响我市(张家界)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沙尘暴 C、台风 D、水旱灾害
    (6)、乙图字母A和B中,表示我国季风区的是;数码③和④代表我国夏季风的是 , 影响我国降水的是 , 受该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地区分布呈现趋势。
  • 17、阅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哈亚尔哨所是一个典型的“候鸟”哨所。每年5月份,当北疆大地冰消雪融、芳草吐绿之时,执勤官兵们进驻哨所,直至十月初大雪封山前撤出。

    材料二2024年5月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长征运载火箭的运输下,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并于2024年6月25日,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1)、邻近A(国家)的哈亚尔哨所位于(省区全称)的东北部。
    (2)、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地所在省份为(简称),该地气候类型是。嫦娥六号返回器安全着陆的省级行政区划属于(低/中/高)纬度地区。
    (3)、地处北纬4°附近的B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4)、岛虽小,但对于国家海防却十分重要。哨兵王继才用一生,守一岛(开山岛)。该岛在我国海边缘。
  • 18、下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土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 B、②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水产养殖业 C、③地区土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 D、④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林业
  • 19、下列加速土地荒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是( )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B、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湖 C、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水土 D、砍伐森林,过度放牧
  • 20、近年来,我国耕地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却连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C、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D、居民的粮食消费减少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