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吐鲁番、北京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地。(2)、北京月降水最多,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 (填“多”或“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3)、丙地气候与其他地区形成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4)、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其特征是。(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举例说出两地适合开发的旅游项目。
-
2、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青、甘 B、宁、内蒙古 C、晋、陕 D、豫、鲁
-
3、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7
-11.6
-2
5.9
14
17.7
20.2
20.5
15.5
6.6
-5.4
-14.5
降水量/毫米
3.8
5.5
7.4
29
49.6
84.4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1)、根据图表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B、冬季无结冰现象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D、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2)、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工水库将冬季充沛的降水进行拦蓄,在4月初开闸放水 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 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 D、冬季及初春固态降水(雪)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在3月末4月初融化 -
4、下列古诗词或谚语背后的地理意义不正确的是(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B、“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D、“早穿皮袄午穿纱”——气温年较差大
-
5、312国道(图中虚线所示)起点为上海,终点为霍尔果斯。读图,判断312国道自东向西穿越了( )A、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我国的四大盆地 D、五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
6、读中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沿36°N剖面),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向海洋倾斜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这一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中、西部地区降水丰富,为种植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B、许多河流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东部地区地势低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西部地区地势较高,为运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
7、下面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地形区和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武夷山脉的走向是( )A、东北一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2)、巫山东侧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8、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支流A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是。(2)、在图中用字母C标注出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长江自古以来就有“”之称。(4)、D地形区是 , 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治理的根本措施是。(5)、长江上游、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9、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海,③海峡。
(2)、图中序号代表的各省级行政区域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均填序号)(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是云或滇、、粤、。(填简称)(4)、每年举行泼水节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填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与该省级行政区域相邻的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
10、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地质灾害为主。下图是我国某次暴雨预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于这次暴雨区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B、大部分位于四川盆地 C、分布区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该分布区内的河流结冰期较长(2)、产生此次暴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太平洋气流的影响 B、受印度洋气流的影响 C、受西北季风影响 D、受西南季风影响
-
11、五角枫是我国北方重要观赏树种,喜温凉湿润气候,入秋后枫叶变成橙黄或红色,此时为最佳观赏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五角枫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2)、下列城市中,最早进入五角枫最佳观赏期的是( )A、哈尔滨 B、沈阳 C、北京 D、济南
-
12、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图为全国历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对图1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2020年我国总人口超过14亿 B、我国人口总数越来越多 C、2020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 D、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2)、以下对图2的判读,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C、现阶段劳动力严重缺乏 D、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针对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有同学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合理的有( )
①鼓励少生优生 ②优化生育政策 ③提倡提前退休 ④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干湿区名称:
A , B , C , D。
(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3)、图中①和②表示的是(夏或冬)季风,其中①是(填写风向)季风,②是(填写风向)季风。(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14、读我国的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A山脉。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流入B海。(2)、黄河流经的地形区C是高原(3)、黄河进入(选填“中游”或“下游”)平原地区,成为“地上河”。
-
15、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名称④山脉;海域名称B。
(2)、山脉①东侧为(地形区名称);山脉③南侧为带(温度带名称)。(3)、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4)、⑦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河流)的发源地。 -
16、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和“吐鲁番、海口、漠河、五道梁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 , B , C , D。(2)、AB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是 , 该界线是我国一月℃等温线和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四地中,冬季最冷的是 , 最热的是 , 导致两地冬季温差大的原因是因素。
-
17、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万平方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其中陆上邻国A是 , B是。
(2)我国濒临的海洋E是 , F是 , 这两海洋属于内海的是(填字母代号)。
(3)图中数字代表的省区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最早看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均填数字代号)
(4)图中省级行政区域④是(填“江西省”或“福建省”),其简称及行政中心分别是(填“闽”或“赣”)、(填“南昌”或“福州”)。
-
18、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 )A、珠江 B、长江 C、额尔齐斯河 D、怒江
-
19、从兰州到河口,黄河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A、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 B、降水越来越少 C、人口稠密,用水多 D、水浪费严重
-
20、“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反映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A、源区冰川消融 B、上游土地荒漠化 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泥沙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