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如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它就是(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彗星(2)、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其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①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表保持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②地球是一颗恒星
③具有生命的摇篮——液态水
④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D、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
2、不同的气候,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类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柑橘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
材料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丁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金秋时节,又到了吃橘子的季节,根据材料,请你推测一下中国柑橘的主要产区的气候类型是(填写气候名称)。该气候冬季不冷,使得柑橘免遭冻害。(2)、C、D两种气候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3)、B与C两种气候的分界线为 一线。(4)、A、B、C三种气候在我国均有分布,体现我国气候的特征是。(5)、B气候与C气候分界线与我国多条分界线大致重合,请写出其中三条。 -
3、读中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B盆地,H高原。(2)、山脉G是 , 山脉K是 , E山脉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3)、高原C与高原H的分界线是(山脉名称)。山脉F西侧的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重中之重,山区适合发展的产业是什么?(不少于3个)(5)、写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有利影响两条?
-
4、读图1“中国政区图”及图2,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既有海岸线又有陆上边界线的省份的是和。(2)、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是(填字母)。(3)、成语“秦晋之好”中“秦”所指省级行政区域是(填字母)。“晋”所指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乐不思蜀所指的省是(填字母)。(4)、图2所示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主要位于省区(填字母)。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
-
5、将下列民族名称与相应的民族习俗连接起来。
壮族 , 高山族 , 傣族 , 维吾尔族 , 蒙古族。
-
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1、图2两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半湿润地区的地形区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2)、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
7、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据图回答下列小题。(1)、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相关山脉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出现错误的是( )A、
B、
C、
D、
-
8、分析“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B、我国平原占比较小 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
9、读我国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山脉构成地形骨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山是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②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 C、①山脉南侧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D、⑤⑥地形区以太行山为界(2)、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3)、以下对图中地形区介绍存在问题的是( )A、④地形区土质疏松,地表千沟万整 B、⑤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被称为紫色盆地 C、⑥地形区因海拔高,被称之为“世界屋脊” D、②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的一部分
-
10、对我国人口分界线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胡焕庸线又名黑河腾冲线 B、此线东南人口密集 C、此线西北人口稀疏 D、总体呈现东少西多的特点
-
11、热爱骑行的主播“潮汕阿秋”,骑行穿过中国32个省行政区,在他骑行过程中见到的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A、傣族 B、回族 C、壮族 D、蒙古族
-
1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于2024年9月6日上午在伊宁市举行,伊犁州主要少数民族所擅长的乐器是( )A、长鼓 B、芦笙 C、冬不拉 D、马头琴
-
13、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1)、上图中,各省区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湖南—鄂—武汉 B、②—山东一鲁一济南 C、③—云南一云一成都 D、④—广东一粤一福州(2)、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的家乡可能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4、读甲、乙、丙、丁四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1)、四幅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祁连山脉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秦岭(2)、图乙中大兴安岭西侧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3)、标志着我国由春秋进入战国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发生在(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
15、“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读文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的是( )A、我国领土北至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处,南至台湾省曾母暗沙 B、我国海域面积广阔,临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乌苏里江畔看见我国第一缕阳光时,帕米尔高原依然是满天星斗 D、我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不能为我国提供的是( )A、全国范围内充沛的降水 B、优良的港口和便利的海运 C、丰富的海洋渔获 D、丰富的海盐资源(3)、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
16、在学习中国疆域相关内容后,小明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下列小明梳理的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少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D、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
17、瑞典男孩菲利普查找大量资料后对中国有了一些了解,他将对中国的认识罗列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B、中国民族众多,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C、中国国土广袤共有23个省级行政区 D、中国有14.12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
18、2024法国巴黎奥运会如期举行,瑞典男孩菲利普在现场观看樊振东与莫雷高德的比赛后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的位置,下图中能准确表述中国半球位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9、
某年“五一”期间,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长江流域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根据图1、图2,帮助同学们解决在研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研学前]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________,注入东海。
(2)结合图2,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从流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研学中]
(3)第1小组发现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第2小组考察并了解到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如下:
自然原因: ________。 人为原因: ________。
(5)第3小组通过对长江下游的水质检测发现,河水污染严重,原因是________。
[研学后]
(6)请针对本次研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理长江的措施。
-
20、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经济发展方式各具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永恒的主题。读黄河流域略图(图1)和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指 (填代号和名称)。(2)、C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 A代表的支流名称是。(3)、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平原。(4)、初春时节,黄河部分河段往往容易形成凌汛,甲、乙两处,容易形成凌汛的是处。(5)、在图1中标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的大体位置。(6)、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7)、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洪水泛滥的危险。因此,我国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的主要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