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如图所示是用矩形铁块加工成小铁锤的锤头,

    (1)、图中漏标的尺寸共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加工该锤头,下列工具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 B、 C、 D、
  • 2、下列关于金属锯割前,台虎钳夹持工作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工件一般夹持在台虎钳的右侧,方便锯割操作 B、工件伸出钳口侧面不应过长,太长容易飘动 C、夹持圆管时,一般要在台虎钳钳口内放入两块V形槽的木块,既能夹牢圆管,又使圆管不变形 D、锯割线与钳口侧面保持平衡行,便于控制锯缝不偏离划线线条
  • 3、钳工操作中一些工具需要配合使用,以下搭配中不合理的是(  )
    A、 划针与钢直尺 B、 样冲与扳手 C、 丝锥与扳手 D、 锉刀与台虎钳
  • 4、小王在学了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后,自己制作了一盏照明用的台灯,在安装灯头的连接线时,可能用到的工具是(  )

    A、剥线钳和螺丝刀 B、台虎钳和螺丝刀 C、电笔和台虎钳 D、电笔和钢丝钳
  • 5、  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 6、  小明发现他的自行车撑杆长度不能调节(如图所示),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停放时,自行车容易倾倒.他想把支撑杆改成可伸缩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地面.经过测量,支撑杆长度为290mm,两个铆钉孔直径均为Φ5mm,中心距为40mm,与安装连接的铆钉孔中心到上端的距离为10mm。

    现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款可伸缩的支撑杆,设计要求如下:

    支撑杆的长度在270mm~350mm范围内连续可调,调节方便、可靠;

    支撑杆与限位片、安装板之间的连接结构保持不变;

    主要材料采用钢材,辅助材料自选;

    支撑杆的形状不限。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在A .观察日常生活;B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C .收集和分析信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制定设计方案前,需要明确设计的限制因素。以下因素中,不属于设计的限制因素(在A .铆钉孔的大小;B .限位弹簧与限位片之间的连接方式;C .人的体重;D .支撑杆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①画出支撑杆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设计草图上标注支撑杆的主要尺寸。

  • 7、  如图所示为一款黑板支架,利用黑板与立柱间的连接件,可实现黑板高度及角度可调。连接件与立柱用大梅花螺丝固定,连接件与黑板用小梅花螺丝进行紧固。使用中发现若黑板过最,连接不够牢固。现在左右两根立柱标记处钻孔,各再增加一连接件使黑板与支架的连接更加牢固。已知黑板有各种规格,如60cm*90cm,80cm*120cm等,厚度一般为15mm。立柱钻孔处直径为ϕ8,大梅花螺丝直径为M8,小梅花螺丝直径为M6,不允许在黑板上钻孔。设计要求如下:

     

    A.连接件与立柱紧固连接并能方便调节连接件角度;

    B.连接件与黑板能用小梅花螺丝紧固并能方便调节黑板的高度;

    C.当黑板倾斜时,连接件应与原有连接件的倾斜角度一致且在同一平面(黑板平面)上,因此连接件与立柱间要有8cm距离可调;

    D.连接件用2mm的钢板制作,其他辅助材料自选。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①画出钻孔处连接件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2)、制定设计方案前,需要明确设计的限制因素。以下因素中,(在“①黑板的长宽;②黑板的厚度;③小梅花螺丝的直径;①黑板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不属于设计的限制因素;
    (3)、钻孔处的连接件安装好后,为了检验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了以下试验,其中不合理的试验有(将序号填写在横线处)。

    ①将连接件拉离立柱一定距离并与原有连接件保持一致的倾斜角度,检验黑板能否顺利在连接件所确定的平面固定;

    ②调节横向杠杆的长度,检验能否装入不同长度的黑板;

    ③将连接件与黑板的连接旋松,检验黑板能否方便调节高度;

    ④将连接件与立柱的连接旋松,检验连接件能否方便调节倾斜角度。

  • 8、现有一个已经加工好的铁锤锤柄,其螺纹直径为M10,若要加工与之匹配的锤头安装孔,选用的钻头和丝锥尺寸合理的是(  )

    A、Φ10   M10.5 B、Φ10.5   M10 C、Φ9.2   M10 D、Φ10   M10
  • 9、根据轴测图,下列三视图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 10、如图所示是一个模型的三视图,其正确的轴测图是(  )

    A、 B、 C、 D、
  • 11、以下有四组三视图,与给定轴测图正确对应的是(  )

    A、 B、 C、 D、
  • 12、如图所示是某工件的立体图和主视图,对应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 13、如图所示尺寸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某机械加工图,其标注的比例是10:1,某边长的实际长度是200mm,那么在图形中标注此边长的尺寸,应标注为(    )
    A、20 B、200 C、2000 D、200cm
  • 15、下列各图中不属于正等轴测图的是(  )
    A、 B、 C、 D、
  • 16、下列不属于技术语言的是(  )
    A、计算机演示 B、交通标志 C、风景画 D、汽车模型
  • 17、在呈现较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陈述时.所采用的技术语言是(  )
    A、口头语言 B、技术图样 C、模型展示 D、计算机演示
  • 18、  如图所示为小陶同学设计的智能小车,超声波传感器需要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身上,并保持探头水平向前的状态(如图甲所示),请你帮助他继续完成设计,在虚框位置设计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支架,超声波传感器的尺寸规格如图乙所示,制作支架的材料为厚度2mm的铝板,其他配件自选.设计要求如下:

    A.超声波传感器与支架的连接牢固可靠,车子变速时不易掉落;

    B.支架与车身之间采用直径为2mm的螺栓螺母连接,车身的宽度为70mm,并预留安装孔;

    C.支架不能遮挡住超声波传感器前方的发送器与接收器;

    D.超声波传感器与车身之间的距离为20mm。

    (1)、台灯采用LED灯泡照明,没有辐射,光线柔和,体现了人机关系的目标;(①舒适,②高效,③健康,④安全)
    (2)、台灯可用太阳能板充电,体现了设计的原则;(①实用原则;②经济原则;③美观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
    (3)、能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的特点是:(从题中所给特点中选出,并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序号)
    (4)、①画出支架的设计草图(小车及超声波传感器可以不画),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设计草图上标注支架的主要尺寸;

    (5)、考虑到小车行驶时,超声波传感器的振动会给小车的控制带来干扰,以下措施合理的是(在①在螺栓螺母中间放置平垫圈;②在螺栓螺母中间放置橡胶垫圈;③在螺母外侧再拧上一颗螺母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处)
  • 19、如图所示的便携式折叠台灯,它具有如下特点:

    ①设计新颖,可多段折叠;

    ②折叠后体积更小,更加方便携带;

    ③台灯采用LED灯泡照明,耗能低、没有辐射,光线柔和;

    ④亮度符合国家标准;

    ⑤该台灯可用太阳能板充电,也可以通过220V电源线直接供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⑥台灯中铰连接部分均采用通用件,方便更换;

    ⑦底座采用圆弧造型,配有内凹设计,方便拿取。

    分析该产品,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台灯采用LED灯泡照明,没有辐射,光线柔和,体现了人机关系的目标;(①舒适,②高效,③健康,④安全)
    (2)、台灯可用太阳能板充电,体现了设计的原则;(①实用原则;②经济原则;③美观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
    (3)、能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的特点是:(从题中所给特点中选出,并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序号)
    (4)、①画出支架的设计草图(小车及超声波传感器可以不画),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设计草图上标注支架的主要尺寸;

    (5)、考虑到小车行驶时,超声波传感器的振动会给小车的控制带来干扰,以下措施合理的是(在①在螺栓螺母中间放置平垫圈;②在螺栓螺母中间放置橡胶垫圈;③在螺母外侧再拧上一颗螺母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处)
  • 20、  如图所示是某企业生产的一款办公座椅。请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时提出以下要求,其中主要从环境角度考虑的是(在A .座面、扶手和头枕的高度可以调节;B .靠背可折叠;C .座椅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座面、扶手、头枕可调节,实现了人机关系的目标(在A .高效;B .安全;C .舒适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确定座面高度H1的调节范围时,主要考虑使用者站立时范围(在A .鞋底到膝盖的尺寸;B .鞋底到臀部的尺寸中选择合话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图中连接处采用的连接方式是在(A .铰连接;B .刚连接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5)、企业制造出样品后进行了试验.以下是其中的4个项目(施加力的位置和方向见图):

    首先,将座椅放在试验台上,限制五星脚的水平移动,进行A、B试验项目;

    A 在座面的中间施加冲击力;

    B 座面上放置一定量的重物,并在靠背的中间施加推力。然后用压板将五星脚固定在试验台上,进行C,D试验项目;

    C 在靠背的中间施加推力;

    D 在扶手的中间施加压力。

    试验中测试座椅稳定性的项目是(在试验项目A~D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6)、若测试发现座椅的稳定性不够,合理的改进措施是(在A .减小H1;B .减小H2;C .增大W1;D .增大W2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上一页 552 553 554 555 5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