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
2、系统的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
-
3、“皮影戏”是我国的传统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这是一种控制现象,其控制对象是( )A、细线 B、小兔 C、屏幕 D、灯光
-
4、下列不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A、自动门 B、自动声控灯 C、自动烘手机 D、电冰箱温控系统
-
5、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 )A、按钮开关控制 B、普通自来水龙头 C、电梯的上下运行 D、汽车驾驶
-
6、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兽追捕;刺猬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黄鼬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影响其情绪,在其迟疑间跑掉。这属于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A、整体性 B、相关性 C、动态性 D、环境适应性
-
7、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
8、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 )。
①结构的形状 ②使用的材料 ③构件之间的联接方式 ④物体重心的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
9、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属于实体结构是( )。A、羽毛球 B、乒乓球 C、铅球 D、篮球
-
10、小明买了一个可充电的手电筒,他每次使用完后都习惯性地接上电源长时间充电,不久发现电池供电时间明显变短,小明要求商家更换却遭到拒绝,因为他没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给手电筒充电。这个案例说明了,用户应( )。A、面对面与厂家沟通才能正确使用产品 B、逐个接受厂家如何使用产品的培训 C、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才能确保正确使用产品 D、凭经验和习惯来使用产品
-
11、人们发布在网上的论文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这是( )制度起作用。A、房地产权 B、知识产权 C、财产权 D、专利权
-
12、老肖从日本带回了一个原装微波炉,因三相插头太大,插不进家里的国产三相插座,这一设计违反了设计( )原则?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
13、下面设计中人机关系不合理的是( )A、 浴室内放置的防滑地毯
B、外部褶皱的纸杯
C、人行道上的盲道
D、洗手间内的感应水龙头
-
14、纯电动车的设计理念是用电代替用石油驱动车辆,具有环保的作用,纯电动汽车的根本问题在于电池技术的进步,如果电池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纯电动汽车时代将会提前到来,这一实例说明了( )A、技术总是能满足设计的需求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D、我们只要掌握技术,就可完成任何事情
-
15、技术设计题,为迎接春季开学,美化教室环境,某班级买了一盆花(如图所示),花盆直径为150mm,花和花盆的总高度约500mm,总重量约8kg。
请根据以下设计要求和材料清单,设计一个能摆放该盆花的木质花架。
设计要求:花架需固定在墙上,结构简单稳固,造型简洁美观,安全可靠,花架承重大于10kg。
材料清单:12mm厚杉木板、横截面为20mm×30mm杉木条、白乳胶、螺丝钉、铁钉、水泥钉等。
完成以下任务:
(1)、请描述制作花架采用的主要连接方式,并列出至少3种所需的木工工具。(2)、画出花架的设计草图,并标注长、宽、高的总体尺寸。(3)、为解决假期浇水问题,科技创新小组应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个智能浇水系统,你认为:①该系统应选择的传感器是。(单选:A .湿度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压力传感器)
②传感器应放置的位置是。(单选:A .土壤表面\B .土壤中部\C .植株叶面)
-
16、识图绘图题:小林同学用实木制作一个形体模型,如图为该模型的正等轴测图和未完成的三视图。请根据正等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轮廓线。
-
17、篮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运球的过程可看作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框图。从控制的角度分析,框图中的“篮球”被称为( )
A、执行器 B、控制器 C、被控对象 D、检测装置 -
18、如图是一款智能红外感应垃圾桶,当人靠近垃圾桶时,桶盖会自动打开并延时7秒关闭。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手段和方式分别是( )
A、自动 开环控制 B、人工 开环控網 C、自动 闭环控 D、人工 闭环控制 -
19、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由耐压系统、密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水下定位系统、水下通信系统等多领域前沿技术组成,大大提升了潜水器的功能,体现了系统的( )A、独立性 B、互补性 C、整体性 D、片面性
-
20、宇航服是保障宇航员出舱活动时的必备设施,它由加压服系统、通信系统、生命支持系统等许多模块化设计综合而成。由此可见,宇航服属于( )A、自然系统 B、人造系统 C、虚拟系统 D、模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