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电单车的实物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下列关于电单车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单车的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得以提升,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B、电单车的研发属于科学活动 C、该电单车减少了骑行者的体力消耗,体现了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D、电单车的设计需要用到电学、材料学、机械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2)、下列关于电单车设计中人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身颜色协调外形美观,满足了顾客的心理需求 B、十米外遥控解锁上车即走,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C、设计师确定车座上表面与脚踏的距离L时,主要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D、仪表盘升级为液晶面板,显示电量、速度和车辆状态,体现了人机信息交互功能
  • 2、如图a所示是小张同学在网上购买的室内儿童篮球筐,可将篮板挂在门板的上沿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小张同学损坏了篮球筐与篮板之间的连接件。现请你帮小张同学重新设计一个连接件,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能有效的把篮球筐固定在篮板上。已知篮板材质为有机玻璃,且有4个间距为50mm、直径为8mm的通孔,如图b所示;篮球筐是直径为10mm的圆钢,结构如图 c 所示。   

    设计要求如下:

    A.篮筐能水平固定,且投球时不影响篮球进筐;   

    B.篮筐不用的时候可方便向上翻折;   

    C.结构简单,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D.主要材料为 3mm 的钢板,其它辅助材料自选。   

    据此回答以下各小题。

    (1)、用草图表达出你的设计结构,必要时加以文字说明。
    (2)、在设计草图上标注支架结构的主要尺寸。
    (3)、设计连接件时,不属于设计限制因素的是(   )
    A、可选用的材料 B、篮球筐的直径 C、加工工艺
    (4)、对该连接件进行技术试验,下列试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在篮筐上挂重物若干,观察篮筐能否保持水平固定 B、将篮筐向篮板旋转,观察是否能上翻 C、通过拉扯篮筐,测试篮板与门板的连接强度
  • 3、小明在技术体验课中发现,实践室内的焊接工具总是杂乱地摆放在桌上,影响焊接操作的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决定设计一个可收纳常用焊接工具的装置。请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A、收集和分析信息 B、观察日常生活 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2)、小明发现问题之后,开始进入明确问题环节,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该环节的是(   )
    A、明确问题的来源 B、上网查找相关专利 C、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 D、明确设计要求
    (3)、构思该装置的设计方案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A、使用的材料 B、需要收纳的焊接工具 C、实践室的加工条件 D、焊接操作的规范
  • 4、如图a所示是中学生小明的教室课桌椅,由于长高了,小明发现自己坐上去后时间一长,又累又憋屈,腿麻了只能在过道或者前桌同学的椅子下活动一下。小明决定在原椅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连接件,课余时间借用通用技术实践室进行加工。请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首先进行了设计分析,提出了下列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强度;             B.材料不容易生锈;

    C.高度可调节;              D.随时手动直接调节;

    E.尽可能不损坏原来的管脚;        F.利用通用技术实践室现有的材料进行加

    (2)、小明决定选用图b所示连接件的草图后,接下来应该进行(   )
    A、发现与明确问题; B、制定设计方案; C、制作模型或原型; D、测试评估及优化
    (3)、构思该连接件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多选)
    A、管脚的材料及相关尺寸; B、椅背的材料及相关尺寸; C、橡胶套的材料及相关尺寸; D、椅子横档的材料及相关尺寸; E、连接件安装后椅子的强度;
    (4)、制作完成后,小明为了检验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了以下的技术试验,其中合理的是(   )        
    A、对连接件进行多次调节,观察其连接是否顺畅; B、将连接件安装好后,用一定力度敲击椅背,观察椅子是否会倾倒; C、将连接件安装好后,将若干重物放置在座板上,观察座板有无明显形变; D、将连接件安装好后,将若干重物放置在座板上,观察连接处有无松动;
  • 5、某厂家设计了一款超市购物车,为测试该购物车的置物筐在承载重物的情况下购物车的各部分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厂家使用了一个质量为50kg的砝码进行测试。下列测试方法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6、如图所示的振荡冲击试验机用于测试旅行箱提把、车缝线及整体结构的耐振荡冲击性能,试验时在旅行箱内装载规定的荷重,以每分钟30次的冲击频度、4英寸的冲程力度对试件至少做2500次试验,测试旅行箱的耐振荡冲击性能是否达标。该试验方法属于(     )

    A、强化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 7、如图为一款折叠电动车,可轻松、快速地收折与展开,方便携带与存放。该产品主要体现设计的(     )

    A、经济原则 B、规范原则 C、美观原则 D、实用原则
  • 8、2024年5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汽车机器人智行谷,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首次亮相,无人驾驶汽车能根据路况信息优化行车路线,缩短行车时间,智能识别车辆和行人等,自动控制车速,减少交通事故,目前,受交通法规限制,无人驾驶汽车还不能投入使用。下列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涉及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受现行交通法规的限制,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C、能提高出行效率,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D、能降低事故发生率,体现了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 9、如图所示是可用于低空物流配送的新一代无人机,凭借AI赋能,不仅能轻松穿梭城市楼宇和居民区,还可以在零下20℃、中雪、中雨等恶劣条件下实现安全飞行。下列关于技术性质的理解中不恰当的是(             )

    A、AI 赋能,配送效率更加高效,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B、可将2.5公斤重的物品安全配送给半径5千米范围以内的用户,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在穿梭城市楼宇和居民区时,要面临着多变的工作环境,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D、可以在零下20℃、中雪、中雨等恶劣条件下实现安全飞行,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
  • 10、如图所示为人形机器人,应用了语音识别、传感器、运动控制等技术。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机器人的研制,属于技术活动 B、语音识别技术使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语音指令,实现自然语言交互,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技术的进步使该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得以实现,体现了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D、应用了语音识别、传感器、运动控制等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 11、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板跟随阳光方向转动的控制电路,其中光敏电阻Rg1和Rg2用于检测太阳能板偏离阳光的程度。白天当太阳能板正对阳光时,Rg1和Rg2的阻值相等;随着阳光方向的改变,Rg2的阻值逐渐增大,当Rg2阻值大于Rg1阻值的差值达到△R时,电机M正转带动太阳能板向阳光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夜晚按下开关S1,电机M反转带动太阳能板返回初始位置。请完成以下任务:

    (1)、以下关于元器件的选择,不正确的是(单选)________;
    A、Rg1和Rg2的特性参数尽量一致 B、继电器J1的额定工作电压为24V
    (2)、小明准备适当调小△R,有效的措施是(单选)________;
    A、适当减小R1的阻值 B、适当减小R2的阻值 C、适当增大R4的阻值
    (3)、在电机正转过程中,因误操作闭合开关S1,会导致电机M所在电路的电源短路。为了避免发生短路,小明准备在下图虚线框中接入继电器J1、J2的第三组触点。以下接入方案中正确的是(单选)________;

    A、 B、 C、 D、
    (4)、为了天黑时太阳能板能自动返回初始位置,小明准备改进电路,添加了光敏电阻Rg3和位置传感器等元器件。Rg3用于检测天黑。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太阳能板回到初始位置时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请在下图虚线框中用现有元器件将电路补充完整。

  • 12、为了保护塑料大棚的安全,小明想设计一个电动除雪装置。如图所示,在大棚两端的外侧增设整体外形为圆弧形的导轨,除雪部件能沿着大棚上方来回移动,清除大棚表面的积雪。请你帮助小明设计该装置的机械部分,设计要求如下:

    (a)装置能驱动除雪部件可靠地在导轨上来回移动;

    (b)除雪部件不能相对于导轨发生转动;

    (c)导轨表面形状、截面形状不限,如表面带齿或带槽、截面方形或圆形等均可;

    (d)采用电机驱动,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或往复运动机构实现除雪部件的来回移动。

    请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该装置时,不需考虑的是(单选)________;
    A、导轨的尺寸 B、导轨的强度 C、塑料薄膜的厚度 D、装置质量的大小
    (2)、请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并画出其中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导轨和除雪部件可用线条表达,电机可用方框表示,对称装置只需绘制一侧),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3)、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 13、小明看到村里的塑料大棚被积雪压塌,如图a所示。图b为大棚框架的示意图。小明收集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准备对大棚进行改进。请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单选)________;
    A、观察日常生活 B、收集和分析信息 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2)、小明仔细观察了倒塌大棚中的多种现象,以下不属于强度问题的是(单选)________;
    A、塑料薄膜破裂 B、连接杆折断 C、拱形杆因受力不平衡而失稳
    (3)、小明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其中不合理的是(单选)________;
    A、增加连接杆的数量 B、选用更细的连接杆 C、增加拱形杆的数量
    (4)、小明准备进行试验,测试改进后大棚的承载能力,以下环节中合理的是(多选)________。
    A、用计算机模拟大棚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记录计算结果拟 B、在实物模型上逐渐增大荷载,记录变形情况 C、在实物模型上直接放置与积雪等体积的沙子,记录变形情况 D、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试验报告
  • 14、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LED灯开关电路,短按开灯,长按关灯。开灯时,按压按钮开关Sw,VD1点亮后随即松开;关灯时,按压SW直至VD1熄灭后松开。下列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长按SW关灯时,VT2趋于饱和 B、适当增大R2的阻值可以缩短关灯时按压SW所需的时间 C、如果C1短路,按压SW时不能点亮VD1 D、如果C1断路,按压SW时不能点亮VD1
  • 15、如图所示的温控指示灯电路,RT为热敏电阻。温度高于上限VD1发光,低于下限VD1熄灭。下列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B、适当增大R3的阻值,可以提高温度上限的设定值 C、适当减小R1的阻值,可以降低温度上限的设定值 D、VD1熄灭的瞬间,VT1处于放大状态
  • 16、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中,小明在面包板上插装了如图所示的电位器、三极管、非门集成电路、电容。其中插装不正确的是(     )

    A、电容 B、电位器 C、三极管 D、非门集成电路
  • 17、如图所示的激光除草车中,激光除草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摄像机和激光器等,其工作原理是:计算机根据摄像机获取的图像信息,辨识出杂草并计算其位置,据此控制电机调整激光的角度,并通过继电器控制激光器发射激光将杂草烧焦,完成除草。请根据描述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激光除草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摄像机的分辨率会影响该系统除草的准确性,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B、摄像机的拍摄速度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需要匹配,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C、设计时经过计算和试验确定激光器的功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D、设计时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前提下,还考虑了提高速度、降低成本等目标,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2)、关于激光除草系统,下列从控制系统角度进行的分析中恰当的是(     )
    A、杂草为被控对象 B、计算机的输出信号是控制量 C、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 D、计算机辨识不出的杂草属于干扰因素
  • 18、如图所示为某种子烘干工艺流程。高湿种子经干燥后进行水分检测,不合格的种子重新进行烘干。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被送入换热器来加热空气,热空气进入干燥段干燥种子;中温烟气被送入预热段,利用其余热来加热装置外壳。下列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利用中温烟气的余热来加热装置外壳,实现节能的目标 B、中温烟气加热装置外壳,不接触种子,有利于保障种子质量 C、空气同时进入燃烧器与换热器,所以燃烧器与换热器的工作是并行工序 D、预热段预热种子与干燥段干燥种子是串行工序
  • 19、如图所示的夹紧机构,在气缸的作用下叉杆向左水平移动,通过滚轮带动压杆夹紧工件。工件被夹紧时,下列对构件主要受力形式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杆1受拉,杆2受压 B、杆1受压,杆2受压 C、杆1受拉,杆2受拉 D、杆1受压,杆2受拉
  • 20、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中,小明准备把如图所示的小木块加工成盒体与盒盖。下列选项中工具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

    A、把木块分成两半 B、确定加工位置 C、加工出盒体内凹部分 D、把盒盖凸台侧立面加工光滑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