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是小通为新家制作的一个高800mm, 最大直径400mm的木制葫芦摆件,①到⑤是制作的流程,请完成以下任务。

    (1)、小通利用计算机绘制了该葫芦的加工图样,当前处于设计一般过程的哪一个步骤(在“A .方 案构思; B .方案呈现; C .方案筛选; D .制作模型或原型”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小通选用如图2所示的一段长2000mm,直径600mm的圆柱形原木制作成品,下料的过程中发现锯割到一定深度时不能再往下锯了,小通选择的工具最有可能是(在“A .板锯; B .木工框锯; C .单刃 刀锯; D .双刃刀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小通下料后,画线前要用到的工具是                      (在以下工具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样冲 B、钢丝刷 C、木工刨 D、木工框锯
    (4)、如图所示木工框锯的尺寸中,主要考虑静态尺寸的是(在“A .锯条的长度450; B .锯子的全长610; C .锯把的宽度135; D .锯子宽度310”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5)、小通制作好成品后进行优化设计方案,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

    A.评价的依据只能是设计的一般原则

    B.可以通过技术试验发现新的问题并实现优化

    C.将葫芦从5m高空往下掉落,检验是否损坏

    D.将葫芦摆放在地面上,施加适当的外力,检验是否稳定

    E.可以通过材料、外观对该葫芦进行优化设计

  • 2、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 3 条图线

  • 3、(缺图)小明看到妹妹的声控电动式“公鸡啄米车”没有电了,想为妹妹设计一款手动式“公鸡啄米车”。对小车走动时,公鸡的头如何实现上下不停地啄米进行了探究。小明通过分析、猜测、推断,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④是对手动式“公鸡啄米车”玩具的设计草图,利用家里废旧的木板制作车底盘、鼓、车轮、翅膀和车身等。

    ①                   ②                 ③                   ④

    经试验发现方案④不能实现“公鸡啄米”功能,请你帮助小明改进方案④的结构,要求如下:A.能有效地固定在Φ8的圆形轴上;

    B.能实现小车走动时,公鸡头一上一下的啄米功能;

    C.轴距离地面30mm,轴的长度为100mm;

    D.主要材料采用木板,辅助材料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在A .观察日常生活; B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C .收集和分析信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
    (2)、制定设计方案前,需要明确设计的限制因素。以下因素中属于设计的限制因素是(在 A .轴的形状; B .轮子的材料; C .车轮的寿命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
    (3)、在啄米的过程中,车底盘和车身容易出现晃动,想进行加固,选择           最合适(在以下连接件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 塑料膨胀螺丝 B、 自攻螺丝 C、 子母铆钉 D、 元宝螺栓
    (4)、①画出方案④“公鸡啄米”玩具车后轮与轴的结构改进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 4、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小铝锤时用到的工具,请完成以下任务。

    (1)、在操作过程中, 小明可以通过调节台虎钳钳口的朝向(在“A .调节手柄1; B .调节手柄2”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锯割时,发现锯条断裂,需要更换新的锯条,步骤为取下断裂的锯条→→旋紧元宝螺 母(在“A .旋松元宝螺母; B .安装新锯条; C .旋紧元宝螺母”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图2的是该小铝锤的锤头部分,图3是锤头部分的倒角处理,关于螺纹孔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在 “A .用麻花钻头完成倒角;B .用锉刀锉削, 完成锥形扩孔;C .用M9的丝锥加工出内螺纹;D .用圆板牙加工出内螺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图4是制作锤柄的铝棒,铝棒的直径不能选择(在“A . 7.5mm; B . 8mm; C . 8.5mm”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5)、小铝锤制作组装完成后,锤柄和锤头的连接方式属于(在“A .动连接;B .铰连接;C .静连接”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 5、小明是手工制作爱好者,最近他用普通木料加工制作了一个“大象”摆件,制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b

    c

    d

    e

    A、①到②的加工能用到的工具是d和e B、②到③的加工能用到的工具是a和d C、③到④的加工能用到的工具是a和b D、④到⑤的加工能用到的工具是c和d
  • 6、如图所示是某底座模型,请回答下面小题。

    (1)、孔a的深度为25mm,孔b、c、d的深度为15mm,与其对应的三视图是(       )
    A、 B、 C、 D、
    (2)、选取120mm*66mm*82mm大小的铝块加工该底座,以下操作中合理的是(      )
    A、冲眼时敲击样冲应保持一定倾斜度 B、钻孔时用平口钳固定,铝屑用钢丝刷刷去 C、通过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加工Φ60的圆孔 D、通过划线→钻孔→锉削加工Φ60的圆孔
  • 7、如图所示的轴承盖,加工该零件需要标注几个尺寸(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 8、如图所示的齿轮连杆机构组合,在1号齿轮绕轴顺时针旋转,2号齿轮逆时针旋转下,通过曲柄AB、连杆BC带动摇杆CD左右摆动,在图示状态下,曲柄、连杆、摇杆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

    A、曲柄受弯曲, 连杆受拉,摇杆受拉 B、曲柄受拉,连杆受拉, 摇杆受拉 C、曲柄受压,连杆受拉, 摇杆受弯曲 D、曲柄受弯曲,连杆受压,摇杆受弯曲
  • 9、新型材料“碳纤维”没有金属材料的疲劳问题, 可作为航空材料。如表所示是碳纤维(后三行)与金属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材料

    密度(g/cm³)

    拉伸强度(Mpa)

    碳钢

    7.8

    490

    不锈钢

    7.9

    820

    铝合金

    2.8

    420

    CFRP

    1.6

    1760

    GFRP

    2.0

    1245

    AFRP

    1.4

    1373

    A、相较于金属材料,碳纤维的优点是轻,密度一般在1400—2000kg每立方米 B、碳纤维抗拉强度高于相同横截面积的金属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抗疲劳能力强的优点 C、塑料、橡胶、木材、陶瓷属于非金属材料,碳纤维属于金属材料 D、碳纤维常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火箭的燃料储藏罐等,为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 10、如图所示的某户外可伸缩雨棚,现连接处损坏,下列方案中,最适合替换的方案是(     )

    A、 B、 C、 D、
  • 11、长期伏案学习,小通时常感到腰酸背痛。经调查研究,发现站立式办公可以作为普通办公的一种调节方式。小通决定和同学们一起亲手设计制作一张站立式办公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不能简单化、模式化 B、站立式办公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疲劳,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健康目标 C、使用元宝螺栓、螺母实现高度可调,体现了技术规范原则 D、小通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用考虑材料、资金、加工方式
  • 12、在嫦娥五号的研制过程中,模拟月面的环境,经历了几百次“1/6重力起飞综合试验”,该试验的方法属 于(      )

    A、强化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移植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 13、下列活动中和其它活动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分析地理知识 B、桥梁的承重测试 C、制作垃圾桶模型 D、测试椅子的舒适性
  • 14、如图所示是一款创意折叠纸凳,采用蜂窝结构,承重可达300kg,主体材料为抗压防水牛皮纸,使用时展开,不用时可折叠起来节省空间,刚提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可折叠功能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分析的 B、该折叠纸凳的设计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C、该折叠纸凳已获得知识产权得到法律保护 D、采用蜂窝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稳固性
  • 15、如图所示的一款无线蓝牙鼠标,弧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它采用低功耗的芯片,降低能耗提高续航能力,可折叠结构方便携带,充电式的设计减少了电池的使用。下列关于该产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折叠功能主要考虑了人 B、弧形设计主要考虑了健康目标 C、充电式设计, 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D、采用低功耗的芯片不能体现技术规范原则
  • 16、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卫星采用激光和微波两种通信技术,提升了通信的可靠性,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卫星采用磁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卫星上实现大功率、高可靠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不能体现技术的实践性 C、根据卫星在轨对能源不间断需求的特点,研制人员对电源控制器进行了升级,研发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不能体现技术的复杂性 D、“羲和号”可以近距离观测太阳,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 17、今年的秋天忽冷忽热,小明看到天气预报说接下去有三次降温,最低到0℃,家里的热带鱼因为前段时间过山车一般变化的温度显得病恹恹的,为了提供小鱼正常的水温20- 30℃,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完成以下任务。

    (1)、水箱内水位低时始终不加热,V2发光提示加水,热敏电阻检测水温,温度低于20℃开始加热,到30℃停止加热,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热敏电阻,rt1、rt2分别检测下上限温度,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分别是(在“①PTC、PTC②NTC、NTC③PTC、NTC④NTC、PTC”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小明通过使用发现电路不能实现上下限的调节,一经加热到上限后就在上限范围频繁跳动。总结问题后确定了下图所示逻辑关系,请你帮助小明重新设计逻辑电路的连接。

    A

    B

    C

    加热器

    V1

    X

    1

    X

    不加热

    发光

    1

    0

    0

    不加热

    发光

    0

    0

    0

    保持

    保持

    0

    0

    1

    加热

    不发光

    (3)、安装完成进行调试,发现加热器停止加热的温度超过30℃,小明应该 (在“①将RP1调大②将RP2调大③将RP1调小④将RP2调小”中选择合适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小明在搭建电路的过程中没有用到的元器件是(在下图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

    B

    C

    D

  • 18、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 19、羊示同学很喜欢鼓捣小东西,经常想着做点什么改进,比如一次觉得看厌了千篇一律的笔筒,就自己做了一个,利用一个小盒子,一个水果罐头空瓶,一个塑料罐,最后作品(图a)还挺不错。这次,他发现学校的桌面很小,杯子太占空间,放地上脚碰来碰去不卫生,以前有款夹在桌边沿的但还是得占用桌面,于是他想着换一个设计方案,可以利用通用技术操作室进行加工,能用的材料是2毫米厚的薄钢板,请你协助羊示同学完成相关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①不得破坏桌子原来的结构,不损坏公物,相关尺寸见图b图c;

    ②只能悬挂在两张桌子中间的缝道,利用桌子侧面原有的孔进行固定;

    ③至少放置两个直径70mm以内的杯子,可以考虑设置文具的存放空间等。

    (1)、你觉得羊示同学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将序号填入横线)。
    A、开始绘制加工图,并利用通用操作室制作: B、收集相关信息,明确问题; C、结合测量的尺寸,与同学交流,绘制草图;
    (2)、下列工具或者材料中,你觉得加工中要使用并且搭配正确的是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将序号填入横线)。
    A、 B、 C、 D、
    (3)、①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4)、羊示在作品安装完成后进行试验,观察使用情况及可靠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在“A .可以用模拟试验法看看拿取杯子是否方便;B .可以用字典代替杯子用移植试验法检测承重能力;C .利用强化试验法将作品放置于地面敲打看看是否容易变形”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 20、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人选择了二孩,小通家里也是两个宝宝,随着小宝的长大,小通打算让小宝学骑自行车,大宝玩过的儿童车整体还很新,但是辅助轮被卸载掉了,现在小宝刚开始学骑车,需要辅助轮,但是原来卸载的平衡轮已经找不到,小通拆了两只滑板车的轮子,打算进行旧物改造再利用,于是让同学们也发挥一下专长,一起帮忙设计制作,材料为3

    3毫米厚的薄钢板:

    (1)、同学们设计了多款连接件,最后筛选出四款,从加工的难易程度、结构强度等方面考虑,哪款设计最合适           (在下列图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将序号填入横线)。
    A、 B、 C、 D、
    (2)、按照最佳方案进行加工,请补充完合理的工艺流程:下料→划线→→划线→→锉削→ (在①锯割②锉削③钻孔④弯折⑤打磨⑥油漆⑦电镀中选择最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
    (3)、与安装轮连接处的孔应该是 ( 在①光孔②螺纹孔③都可以中选择最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
上一页 308 309 310 311 3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