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穆尔定律:平均每18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主要体现的是信息技术中的(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传感技术
  • 2、天猫推出了Buy+频道,购物者戴上指定头盔,移动视线就犹如置身于360度全景购物环境中。以上事例主要体现的技术是(   )。
    A、通讯技术 B、人工智能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云计算技术
  • 3、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次历程,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局限的是(   )
    A、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B、语言的产生和使用 C、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电子计算机的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 4、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学会甄别信息 B、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C、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不应该相信网络上的任何事物 D、要培养高尚的信息道德,自觉抵制不文明现象
  • 5、汽车驾驶模拟器能营造一个驾驶训练环境,人们通过操作模拟器进行驾驶训练。这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
    A、指纹识别技术 B、字符识别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机器翻译技术
  • 6、以下属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的是(   )。

    ①数字电视②虚拟现实③三维动画④多媒体通信技术⑤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

    A、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 7、下列关于信息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黑客”攻击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之一 B、因为计算机病毒天然的存在,所以它不会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 C、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不会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 D、信息的传播途径有多种,破坏信息的传递过程不会威胁信息的安全。
  • 8、信息安全危害的两大源头是病毒和黑客,黑客是(   )。
    A、计算机编程高手 B、Cookies的发布者 C、网络的非法入侵者 D、信息垃圾的制造者
  • 9、做好信息安全工作主要是指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防电磁泄漏。
  • 10、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制环境的建立和改善,人们的知识产权观念进一步强化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复制、共享其软件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B、销售盗版软件属于违法行为,购买和使用盗版软件不属于违法行为 C、在网站上提供下载他人解密的软件,不会构成对著作人的侵权 D、受法律保护的软件,一经购买就可以复制给他人使用
  • 11、下列行为中不正当的是(  )
    A、安装正版软件 B、购买正版CD C、未征得同意私自使用他人资源 D、参加反盗版公益活动
  • 12、小明说交通信号是信息,小王说天气预报是信息。以下关于这两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小明穿越马路时,看到的交通信号是信息

    ②天气预报是信息

    ③交通指挥信号人人要遵守,所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信息

    ④天气预报也有时效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3、下列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象部门通过遥感监测的方式获取气象信息 B、人们从实践中获取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可以变得更加系统 C、高考报名时要求采集学生身份证信息,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实时性 D、Facebook Photo Magic能够识别照片中的人物,此应用主要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
  • 14、关于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不需要遵守任何规范 B、信息公告板是网上唯一的信息交流方式 C、信息表达技术是在因特网出现后产生的 D、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 15、关于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B、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有意义 C、人们交流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D、信息不一定要有意义
  • 16、网站验证码中的语音校验码是通过声音来进行验证的。当点击语音验证码时,出现语音提示,按语音说明,输入验证码,正确即可通过验证。其目的是为了提升信息的(   )
    A、真实性 B、真伪性 C、共享性 D、安全性
  • 17、下列有关信息和信息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说明信息可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获取 B、学校对学生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平均分、标准差等信息,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性 C、某软件每次支付都会动态生成不同的付款码,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D、相同的信息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传递,说明信息的传递可以不依附于载体
  • 18、我国古代,使用“鸣金收兵”来传递信息,此时信息传递所依附的载体是(   )。
    A、文字 B、声音 C、图片 D、动画
  • 19、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校园里的上课铃声 B、报纸上刊登澳门回归的新闻 C、电视里播出的中超足球联赛的实况 D、存有程序的软盘
  • 20、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体现了信息的(   )。
    A、传递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上一页 961 962 963 964 9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