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对2019年国家和地区货物的进出口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如图所示:
(1)、计算“占全部出口比重”这列数据,通过D5单元格中公式,对D6:D15进行自动填充,D15单元格显示的结果是: (单选,填字母。A . #DIV/0!/B . 100.00/C . 0.84/D . 0.00)。(2)、若要正确的计算“占全部出口比重”列的数据,可对D5单元格中的公式进行更改,并对D6:D15进行自动填充,则D5单元格中的公式是:。(3)、对于图b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
A、图表的数据区域是A5:A15,B5:B15,E5:E15。 B、选定数据区域AS:G615,以列C为关键字进行升序排序,图表不会发生变化。 C、隐藏数据第2至4行,图表不会发生变化。 D、选定数据区域A3:G15,筛选出“出口额”最大的三个国家和地区,图表不会发生变化。 -
2、某对分查找算法的VB程序段如下:
Key=Val(Text1.Text)
i=1:j=10: f=false: n=0
Do While i<= j and f=false
n=n+1
m=(i+j+1)\2
if a(m)=key then f=true
if a(m)>Key Thenj=m 1Elsei=m+1
Loop
数组元素a(1)到a(10)的值依次为“4,7,10,12,15,19,20,23,28,30”。在文木框Text1中输入待查找的数,执行该程序段后n的值为4,则key值可能的是( )
A、10 B、12 C、19 D、30 -
3、有如下程序段: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1 As String, s2 As String
s1=Text1.Text: j=1: ans=1 : s2=""
For i=2 To Len(s1)
if Asc(Mid(s1, i-1, 1)+1=Asc(Mid(s1, i, 1)) Then
j=j+1
if j>=ans Then
ans=j
s2=Mid(s1, i-j+1, j)
End If
Else
j=1
End if
Next i
List1 Addltem s2
End Sub
执行程序时,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abc1234abcDewxyx”,单击command1后,在列表框List1中显示的结果是( )
A、abc B、1234 C、abcDe D、wxyz -
4、有如下VB程序段:
Dim a(0 To 6) As Integer
Randomize:
a(0)=0: i=1Do While i<=6
a(i)=Int(Rnd*5)+1
If a(i) Mod 2<>i Mod 2 Then
i=i-1
ElseIf a(i)<a(i-1) Then
a(i)=a(i)*2
End If
i=i+1
Loop
执行该程序段后,数组元素a(1)到a(6)的值可能是( )
A、5, 4, 5, 4, 5, 10 B、1, 4, 6, 8, 10, 8 C、7, 2, 5, 4, 5, 4 D、1, 2, 2, 3, 5, 4 -
5、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原数据序列“5,6,4, 7, 2, 1”的奇数位进行升序排序,若排序遍后为“2, 6, 5,7,4,1”,则下一遍排序后为( )A、1, 2, 6,5,7, 4 B、2,6,1,7,4,5 C、6,5,7,4,2, 1 D、2,6,4,7,5,1
-
6、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若依次输入a的值为4, 1, 5, 9, 7,则输出s的值为( )
A、-8 B、-7 C、-3 D、-1 -
7、下列选项中,能实现求1~100之间的所有偶数之和的程序段是:( )A、
B、
C、
D、
-
8、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要包含了多种媒体信息就被称为多媒体技术
②创作需求分析包括主题思想、用户情况、设施需求、发布方式等
③文字脚本包括确定“片头”界面尺寸、素材组织与来源、交互方式等
④作品的系统结构描述了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
⑤Photoshop是以页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⑤ D、③④ -
9、使用GoldWave软件编辑某音频文件,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选定部分另存为”命令,并按默认参数保存,所得音频的容量约为250KB B、执行“剪裁”命令后,该音频文件时长变为3s C、当前音频文件的采样频率是44.1kHz,量化位数为16B D、在当前状态下插入10s静音后,右声道最后10秒出现静音 -
10、下列关于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二进制数末位为0,其对应权值为2° B、若二进制数末位为0,则该数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末位不一定是0 C、若二进制数1101去掉末位数码,则该数整除2即可得到。 D、若二进制数110001取左边三位111,则该数整除8即可得到
-
11、如图是一张“书籍管理”的Access数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否借出”字段数据类型该为“文本”类型后,该列记录变为“True”与“false” B、新记录的序号可能是“8” C、可以添加书名为“有一种境界叫放下”的新记录 D、可以在出版日期字段输入20191225 -
12、下列应用中,使用了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的是( )A、电子警察自动对违章车辆进行拍摄并识别该车牌号码 B、使用微信的“翻译”功能将外文翻译为中文 C、用视频监控系统监测考场内考生考试纪律 D、高考考生入场用指纹识别进行身份验证
-
13、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可重复使用,不会产生损耗,但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B、搜索引擎中只能使用文字进行信息检索 C、手机支付宝的刷脸登录功能,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D、二维码在计算机内部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的
-
14、有如下通用过程和事件过程,运行程序后,单击窗体,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Public function ss(x as integer,y as integer) as integer
if x>y then ss=x-y else ss=y-x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FORM()CLICK( )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A=8: B=6
PRINT SS(A,B)
END SUB
A、2 B、-2 C、8 8 D、6 6 -
15、CALL语句后的参数是()参数。
-
16、实际参数和形式参数存在对应、对应、对应。
-
17、下列调用子过程不正确的方法是( )A、CALL FS(5) B、FS 5 C、FS(5)
-
18、在参数传递过程中,使用关键字( )来修饰形式参数,可以使之按值传递。A、ByVal B、ByRef C、Value D、Reference
-
19、为分析数组a中各元素依次变化的情况,进行如下定义:
变化段:数组中相邻两个元素构成一个变化段。变化段有上升段(a(i)>a(i-1))、下降段(a(i)<a(i-1))和持平段(a(i)=a(i-1))。数组a中的n个元素可构成n-1个依次排列的变化段。
波峰:从上升段转到下降段形成一个波峰。波峰的起点是峰顶前所有连续上升段中的第1个,终点是峰顶后所有连续下降段中的最后1个。
对称波峰:上升段与下降段个数相同的波峰称为对称波峰。
下图为一组数据的变化段及波峰示意图。
现要求统计数组a各元素依次变化过程中“对称波峰”的个数。小李依据上述描述设计如下VB程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组元素“1,4,3,3,2,6,8,7,9,3,4,7,9,6,3,1”依次变化过程中“对称波峰”的个数为。(2)、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Const n = 20
Dim a(1 To n)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读取数据,并存储到数组a中,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flag As Integer '存储变化段的状态:1表示升,-1表示降,0表示平
Dim count As Integer '存储对称波峰段的个数
Dim steps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flag = 0: steps = 0: count = 0
For i = To n
If a(i) > a(i - 1) Then
If IsSymPeak(flag, steps) Then count = count + 1
If flag = 0 Or flag = -1 Then
Else
steps = steps + 1
End If
flag = 1
ElseIf a(i) = a(i - 1) Then
If IsSymPeak(flag, steps) Then count = count + 1
steps = 0
flag = 0
Else
steps = steps - 1
flag = -1
End If
Next i
If IsSymPeak(flag, steps) Then count = count + 1
Text1.Text = Str(count)
End Sub
Function IsSymPeak(flag As Integer, steps As Integer) As Boolean
If Then
IsSymPeak = True
Else
IsSymPeak = False
End If
End Function
-
20、给定m个区间和1个数组(有n个元素),现要求根据各区间限定的取值范围,将数组依次分割成m+1个段。具体分割方法如下:
•第1段是从数组首个元素开始,元素值都属于第1区间的最长连续元素段,如果首个元素不属于第1区间,则第1段元素个数为0;
•第1段分割后的剩余元素,用同样的方法来依次分割第2段、第3段、…、第m段;
•第m段分割后的剩余元素分割到第m+1段(剩余段)。
若第p(1≤p≤m-1)段末尾连续元素的值也同时属于第p+1区间,则这块连续元素称为第p段“重叠块”,该段其余部分称为第p段“非重叠块”。由于不存在第m+1区间,这里特别规定:第m段的全部元素都分割到m段“非重叠块”,第m段“重叠块”的元素个数为0。一个数组分段示例如图。图中数组第1个元素10不属于第1区间[0,5],因此第1段的元素个数为0。10和20属于第2区间,而33不属于第2区间,因此第2段只包含10和20两个元素。第3段末尾连续3个元素的值也同时属于第4区间,因此,第3段“非重叠块”包含33,58,46,第3段“重叠块”包含55,62,69。
(1)、给定2个区间,数组各元素为“12,44,34,45,66,50,45,70”,第1段“重叠块”中的元素个数为3个,第1个区间为[10,50],则第2个区间可能为(单选,填字母A .[30,80] /B .[9,45] /C .[60,90])。(2)、小李根据上述描述,设计了一个统计各段“非重叠块”“重叠块”和剩余段中元素个数的算法。算法的 VB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Const n = 18: m = 6
Dim a(1 To n) As Integer
Dim b(1 To 2 ∗ m) As Integer
'b(1)、b(2)为第 1 区间的下限和上限,b(3)、b(4)为第2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Dim c(1 To 2 ∗ m + 1) As Integer
'数组c用于保存统计结果:
'c(1)、c(2)分别存储第1段"非重叠块"和"重叠块"的元素个数,
'c(3)、c(4)分别存储第2段"非重叠块"和"重叠块"的元素个数,…
'c(2m-1)存储第m段"非重叠块"元素个数,c(2m)存储
第m段"重叠块"的元素个数(值为0)
'c(2 m+1)存储剩余段元素个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p As Integer, L As Integer, LL
As Integer
'读取n个数据并保存在数组a中,代码略
'读取m个区间的下限和上限并保存在数组b中,代码略
For i = 1 To 2 ∗ m + 1
c(i) = 0
Next i
i = 1: p = 1
L = 0: LL = 0
Do While i <= n And p <= m
If IsIn(i, p) Then
If Then
LL = LL + 1
Else
L = L + LL + 1
LL = 0
End If
i = i + 1
Else
c(2 ∗ p - 1) = L
c(2 ∗ p) = LL
L = 0
p = p + 1
End If
Loop
If i <= n Then
Else
c(2 ∗ p - 1) = L
c(2 ∗ p) = LL
End If
'输出统计结果,代码略
End Sub
'函数IsIn用来判断a(i)值是否属于第p区间
Function IsIn ( i As Integer, p As Integer )
As Boolean
If a(i) >= b(2 ∗ p - 1) And a(i) <= b(2 ∗ p)
And p <= m Then
IsIn = True
Else
IsIn = False
End If
End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