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A、字节 B、字 C、位 D、字长
-
2、下面是关于文字编码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ASCII码字符集中的字符有些是不可打印的 B、我国最新发布的也是收字最多的汉字编码国家标准是GBK C、BIG5是我国台湾地区发布和使用的汉字编码字符集 D、不同字体(如宋体、楷体等)的同一个汉字在计算机中的内码相同
-
3、已知英文字母m的ASCII码值为109,那英文字母p的ASCII码值为( )。A、111 B、112 C、113 D、114
-
4、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由8位二进制组成,包括33个常用的不可见控制字符、10个阿拉伯数字、26个英文大写字母、26个英文小写字母与33个标点符号、运算符号共128个字符编码。其二进制的取值范围是( )。A、10000000—11111111 B、0000000—1111111 C、00000000—01111111 D、00000000—11111111
-
5、某军舰上有5盏信号灯,信号灯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如果5盏信号灯全关也是一种信号编码方案,则5盏灯最多能表示的信号编码数为( )种。A、10 B、20 C、5 D、32
-
6、某图像颜色的RGB(Red,Green,Blue)编码用十六进制表示为“#B97A57”,红色编码“B9”对应的十进制数是185,绿色编码“7A”对应的十进制数是122,蓝色编码“57”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A、89 B、88 C、87 D、86
-
7、从《易九家言》中的描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古时通过“大事大结,小事小结”来记录各种不同的事件和数量。这些大小不一、数量不同的绳结就是( )。A、数字 B、数量 C、大小 D、数据
-
8、现有一个名为“五四青年节.doc”的文档,按下列要求对其进行排版后,效果如图所示,
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要求:
⑴第2自然段设置边框;
⑵第3自然段设置红色底纹;
⑶第4、5自然段设置“实心圆”项目符号。
-
9、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其中a←4表示a=4,b←1表示 , 在该流程图中,(判断框/处理框/输入框)菱形代表 , 平行四边形代表。执行这部分流程后,当x输入2,y输入1时,输出结果是。
-
10、阅读如下一段程序,回答以下问题。
x = 20
if x > 10:
value = 4*x
else:
value = 5*x
print(value)
它的基本结构属于 , 屏幕输出的结果是。
-
11、请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代码,使程序完善。
实现功能:用辗转相除法求解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x = int(input('请输入第一个正整数:'))
y = int(input('请输入第二个正整数:'))
m = max(x,y) #找出x,y中 最大值
n = min(x,y) #找出x,y中的最小值
r = m%n #求得最大值除以最小值后的余数
while r!=0: #如果余数不等0,则进行以下循环
m = #把最小值赋给m
n = #把余数赋给n
r = m%n #求得最大值除以最小值后的余数
print('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为:',)
input("运行完毕,请按任意键退出....")
-
12、已知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 65,英文大写字母“B”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66……依次类推。英文小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数是97,则英文小写字母“h”的ASCII码十进制是。
-
13、如下Python程序段:
x = 2
print (x+1)
print (x+2)
运行后,变量x的值是( )A、2 B、3 C、5 D、4 -
14、一幅未压缩 分辨率像素为1366*768、24位真彩色的位图BMP图像,其存储容量大约为( )。A、1366*768*24/8/1024/1024(3.0 B、1366*768*24/8/1024(3073.5 C、1366*768*24/1024/1024(24.0 D、1366*768/1024(1024.5
-
15、下列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算法必须有一个或多个输入 B、算法的步骤可以是无穷的 C、描述算法的方法只有流程图 D、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
16、以下关于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A、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对数据的语义解释 B、数据处理就是把原始数据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C、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把信息转化成有用的数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D、完整数据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数据的采集、加工、传输、存储、检索和输出六个环节
-
17、小申想为小朋友们开发一款阅读相关的应用程序,该程序可以统计某位小朋友一周内每天阅读时间小于家长设定值(每周设置一次)的天数。(1)、在抽象与建模阶段,小申初步设计了计算模型,用day表示天数,time 表示每天阅读时间,1imit 表示家长的设定值。请问其中day变量的数据类型为( )A、float B、str C、int D、bool(2)、在设计算法阶段,以下流程图应填入的选项是( )A、①i=i+1 ②day=day+1 B、①i=i+1 ②time=time+1 C、①day=day+1 ②i=i+1 D、①time=time+1 ②i=i+1(3)、根据上述算法描述,我们知道解决该问题的算法为枚举法,枚举算法的特点为( )。A、一一列举 逐一检验 B、一一检验 逐一列举 C、重复检验 D、重复列举(4)、枚举算法的结构特征是( )。A、分支结构中嵌套循环结构 B、分支结构中嵌套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中嵌套循环结构 D、循环结构中嵌套分支结构(5)、在编写程序阶段,小申想用range(起始值、终值、步长)函数生成一个长度为7的整数序列,用于表示一周7天。以下适用的语句是( ) 。
①range(0, 7) ②range(1, 7) ③range(0, 7, 1)
④range(1,7,1) ⑤range(7,1,-1) ⑥range(7,0,-1)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6)、在调试运行阶段,小申发现程序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图1、图2所示,请分析原因并加以改正。①day=0
②limit=float (input(“请输入家长设定值(小时) :”))
③for i in range(7):
④ time=float(input(“请输入阅读时间(小时) :”))
⑤ if time>limit:
⑥ day=day+1
⑦print(“有”, day, “天阅读时间小于家长设定值”)
图1 预期结果
图2 调试结果
请写出出错的语句的编号 , 并写出修改后的语句: 。
-
18、以下Python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n = 36
s = 0
for i in [2,3,4,5,6,7,8]:
if n % i == 0:
s = s + 1
print (s)
-
19、以下Python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s = 0
for x in range(20,1,-3) :
s = s + x
print (s)
-
20、以下Python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i = 0
sum = 0
t = 1
while sum < 10:
i = i+ 1
t=t*i
sum = sum + t
print (s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