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为主义从“交互-反馈”角度来刻画智能行为 B、符号主义可以实现对所有知识进行精确化编码 C、混合增强智能中,人工智能是智能回路的总开关 D、人工智能受人类控制,所以不会威胁人类安全
  • 2、某品牌电车搭载了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集多种前沿技术于一体,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在环境感知方面,电车配备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车辆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算法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现对车辆转向、加减速等动作的精准控制。车辆可提前知晓周围车辆的行驶意图、速度和位置等信息,进而调整行驶策略,筑牢安全防线。智能驾驶系统的软件部分不断迭代更新,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实现远程升级。该电车智能驾驶系统中,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附近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信息交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与车通信时,不需要传输介质 B、该技术体现了网络具备数据通信的功能 C、车与基础设施通信时,交通信号灯属于该系统的服务器 D、搭建该网络时,只需连接硬件设备即可
  • 3、某品牌电车搭载了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集多种前沿技术于一体,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在环境感知方面,电车配备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车辆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算法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现对车辆转向、加减速等动作的精准控制。车辆可提前知晓周围车辆的行驶意图、速度和位置等信息,进而调整行驶策略,筑牢安全防线。智能驾驶系统的软件部分不断迭代更新,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实现远程升级。下列选项中属于智能驾驶系统中的硬件的是(     )

    ①雷达   ②驾驶员   ③周围车辆的行驶意图、速度和位置等信息

    ④用于车辆控制系统的计算机   ⑤传感器   ⑥摄像头   ⑦0TA升级相关的软件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⑥
  • 4、某品牌电车搭载了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集多种前沿技术于一体,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驾驶体验。在环境感知方面,电车配备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车辆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算法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现对车辆转向、加减速等动作的精准控制。车辆可提前知晓周围车辆的行驶意图、速度和位置等信息,进而调整行驶策略,筑牢安全防线。智能驾驶系统的软件部分不断迭代更新,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实现远程升级。下列关于该智能驾驶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智能驾驶系统的输入功能主要依赖传感器对外界环境信息的采集来实现 B、该智能驾驶系统的所有车辆操作记录等数据应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C、该智能驾驶系统中,用于实现车辆行驶策略调整的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D、该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包括对相关软件进行迭代更新的程序设计开发人员
  • 5、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行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代表委员们纷纷就自动驾驶立法完善、汽车数据治理和产业生态构建等关键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登录系统,使用到了USB Key认证技术 B、环境感知数据、用户隐私及行为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加密来保证其完整性 C、服务器需要安装防火墙用于防堵漏洞、查杀病毒,从而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D、完善自动驾驶领域的立法工作,是国家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
  • 6、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行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代表委员们纷纷就自动驾驶立法完善、汽车数据治理和产业生态构建等关键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关于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摄像头拍摄的原始图像是信息 B、实时路况信息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其应用价值通常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C、图像经算法处理后识别出“前方有行人”,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性 D、两会期间讨论的焦点问题能够被全国人民知晓,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 7、小李的父亲在乡村经营一家茶叶仓库,用于储存多种类型的茶叶。由于茶叶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若存储环境不合适,容易发生发霉和变质。为保障茶叶品质,小李设计并开发了一个“智能茶叶仓储与销售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控并记录仓库各区域的温湿度信息,支持用户通过网页或手机端查看当前及历史数据,并可远程控制除湿设备;当温湿度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装置。为降低通信成本,小李在系统中选用物联网模块实现无线通信。此外,小李还在系统中增加了销售数据分析功能,便于其父亲了解各月份的销售情况,科学指导后续的备货工作。

    请根据描述完成下列问题:

    (1)小李在深入了解仓储条件与设备控制要求后,开始进行模块结构设计和系统物理配置。这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的。(单选,填字母A.需求分析/B.可行性分析/C.概要设计)

    (2)小李希望茶厂人员能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上实时查看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并操作设备,故采用的系统结构开发模式最合适的是。(单选,填字母:A.B/S模式/B.C/S模式)

    (3)以下信息系统搭建方案中,合理的是。(多选,填字母)

    A.为每种茶叶配置一个单独的物联网模块

    B.将温湿度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连接在同一智能终端

    C.租用云服务器作为Web系统部署平台

    D.建立用户权限分级系统,限制普通员工修改系统设置

    (4)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小李的父亲提出希望增加一些新功能,让管理更方便。写出你认为可以增加的两个新功能,并简单说说这些功能有什么用处。

    (5)小李收集了销售记录文件“sales2024.xlsx”,想找出4月和5月销售量最高的五种茶叶(销售量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情况)。部分记录如下:

    销售时间

    茶叶品种

    销售量

    20240226

    龙井

    100

    20240226

    碧螺春

    250

    ……

    ……

    ……

    20241210

    铁观音

    500

    20241210

    铁观音

    200

    20241216

    普洱

    250

    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①处填写合适的代码,②③④处选择合适的代码填入(①处填空,②③④处填字母)。

    import pandas as pd

    df= pd.read excel("① ")

    df.insert(0,"月份","")

    for i in range(len(df)):

           m= str(df.at[i,"销售时间"])

           ②

    df1= df[(df["月份"] == 4) | (df["月份"] == 5)]

    df2=③ #分组

    df3=④

    #输出45月销售最火的5种茶叶,代码略

    ②③④处可选代码有:

    A.df.at[i,"月份"]= int(m[4:6])

    B.df.at[i,"月份"]=(m//100)%100

    C.df1.groupby("茶叶品种",as _index=False).sum()

    D.df1.groupby("茶叶品种",as _index=False).count()

    E.df2.sort_values("销售量",ascending=False).head()

    F.df2.sort_values("销售量",ascending=True).head(5)

  • 8、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a=[22,68,34,46,36,70]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1,len(a)-i):

                 if a[j]//10 > a[j-1]//10:

                        a[j-1],a[j]=a[j],a[j-1]

    print(a)

    运行该程序段后,a的值是(     )

    A、[70,68,46,34,36,22] B、[68,46,70,34,36,22] C、[70,36,68,46,34,22] D、[22,34,36,46,68,70]
  • 9、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def funl(s):

           left,right=0,len(s)-1

           while left < right:

                 if s[left]!=s[right]:

                        return False

                 left+ =1

                 right - =1

           return True

    def fun2(s):

           if len(s) <= 1:

                 return True

           return s[0]= =s[-1] and fun2(s[1:-1])

    算法一

    算法二

    下列关于算法一和算法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算法一和算法二的算法效率基本相同 B、算法一和算法二的功能均为判断字符串是否为回文串 C、若s=" radar",则算法一和算法二比较字符的总次数相同 D、算法二fun2在递归过程中,所有递归调用返回的布尔值均为True
  • 10、用Python算法控制结构描述“音量低于30分贝表示安静,30到50分贝表示交谈,高于50分贝表示吵闹”。设音量为t(单位为分贝),环境状态为s,下列程序段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if t>50:

         s="吵闹"

    elif t>=30:

         s="交谈"

    else:

         s="安静"

    B.if t>=30:

         s="交谈"

    elif t>50:

         s="吵闹"

    else:

         s="安静"

    C.if t>50:

         s="吵闹"

    else:

         if t>=30:

              s="交谈"

    else:

              s="安静"

    D.if t<30:

         s="安静"

    elif t<=50:

         s="交谈"

    else:

         s="吵闹"

    A、A B、B C、C D、D
  • 11、已知字典d={"Name":"Jian","Age":18,"Class":"高三01"},则下列Python表达式结果为True的是(     )
    A、"Jian"=d["Name"] B、d["Age"]>d["Class"][2:] C、d["Age"]%10//3>2 D、4**len(d)<=ord(d["Name"][2])-32
  • 12、超市自助收银系统由自助收银机终端和后台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组成。顾客购物后,用收银机扫描商品条形码,商品信息便显示在屏幕上。确认信息后,顾客可选择扫码支付、刷脸支付、NFC(碰一下)支付等方式结账。付款后,系统自动打印购物小票完成结算,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信息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关于该系统中NFC支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NFC支付,不需要接触也可以完成支付 B、使用NFC支付,碰一下就支付,肯定不安全 C、NFC支付是一种新的无线电技术,和RFID技术无关 D、使用NFC支付,不需要打开支付软件,不会泄露用户隐私
  • 13、超市自助收银系统由自助收银机终端和后台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组成。顾客购物后,用收银机扫描商品条形码,商品信息便显示在屏幕上。确认信息后,顾客可选择扫码支付、刷脸支付、NFC(碰一下)支付等方式结账。付款后,系统自动打印购物小票完成结算,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信息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关于该系统支撑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自助收银机终端需要联网才能完成支付 B、该系统仅依靠终端收银程序就能实现全部功能 C、后台服务器靠内存存储数据以实现实时更新与快速分析 D、信息系统网络通信技术仅含有线通信技术,不涉及无线通信技术
  • 14、超市自助收银系统由自助收银机终端和后台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组成。顾客购物后,用收银机扫描商品条形码,商品信息便显示在屏幕上。确认信息后,顾客可选择扫码支付、刷脸支付、NFC(碰一下)支付等方式结账。付款后,系统自动打印购物小票完成结算,后台服务器实时更新信息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关于该系统组成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助收银机终端可脱离服务器单独使用 B、通信网络采用蓝牙技术实现收银机与服务器之间的稳定连接 C、顾客结账数据存储于本地收银机,需要人工定期上传至服务器 D、顾客是该系统的用户之一
  • 15、某市图书馆推出“智慧图书馆”系统,市民可通过图书馆APP注册账号,并绑定身份信息。在借阅过程中,系统会记录用户的借阅历史、阅读偏好等数据,并生成个性化阅读推荐报告。此外,系统还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市民可通过语音指令查询图书位置、预约座位等。为了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图书馆对所有敏感信息均进行加密存储,且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关于信息系统安全,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A、为不同的用户群体设置不同的系统查看权限 B、定期对图书馆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检测 C、未经允许将借阅历史数据用于商业推广与宣传 D、对所有敏感信息均加密存储
  • 16、某市图书馆推出“智慧图书馆”系统,市民可通过图书馆APP注册账号,并绑定身份信息。在借阅过程中,系统会记录用户的借阅历史、阅读偏好等数据,并生成个性化阅读推荐报告。此外,系统还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市民可通过语音指令查询图书位置、预约座位等。为了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图书馆对所有敏感信息均进行加密存储,且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下列关于该系统中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的所有数据都是结构化数据 B、该系统中的座位图片是信息 C、个性化阅读推荐报告生成过程与系统记录的数据相关 D、智能语音助手仅用于查询图书位置
  • 17、某商场会员管理系统,创建账户后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消费金额整除10累计入用户积分中,若积分达到一定值后,则会自动提升会员等级,不同会员等级对应的最低积分要求如图a所示。由于系统数据较多,并且更新数据时会有大量的数据查找、修改、删除等操作,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系统存储会员数据时根据会员编号升序排序,如图b所示。   

    (1)若会员NO.2021021227新增消费583之后,他的会员积分是 , 会员等级是

    (2)定义setup函数,该函数功能是将已有的用户数据按照会员积分升序排序,并统计出每个等级的人数及该等级积分最低会员的索引。加框处代码有误,请改正。

    def setup():

    head=-1

    for i in range(0, len(data)):

    if i= =0 or data[i][2]< data[head][2]:

    data[i][4]= head

    head=i

    else:

    p= head; q= data[p][4]

    while q!=-1 and data[q][2]< data[i][2]:

    p=q

    q= data[q][4]

    data[p][4]=i

    data[i][4]=q

    k= data[i][3]

    if level[k][2]==-1 or data[i][2]<= data[level[k][2]][2]:

    leveli2=k

    level[k][0]+=1

    return head

    (3)编写程序实现如下功能,每当有用户消费之后,自动更新用户的相应数据。实现该功能的程序段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search(num):

    #找到会员编号所对应的会员数据索引,代码略

    def dele(t, head):                            #将索引为t的会员数据总链表中删除

    p= head

    if t= = head:

    head= data[head][4]

    else:

    while data[p][4]!=t:

    p= data[p][4]

    level[data[t][3]][0]-=1

    if level[data[t][3]][0]= =0:

    level[data[t][3]][2]=-1

    elif level[data[t][3]][2]= =t:

    return head

    '''读取会员数据存入 data列表,每个元素包含会员编号、会员姓名、会员积分、会员等级四项内容,代码略'''

    level=[[0,0],[0,50],[0,100]……]   #level列表每个元素包含每个等级人数、最低积分要求

    for i in range(len(level)):

    level[i]. append(-1)

    for i in range(len(data)):

    data[i]. append(-1)

    head= setup()

    num= input("请输入会员编号: ")

    point= int(input("请输入消费的金额: "))

    t= search(num)

    if t!=-1:

    data[t][2]=

    head= dele(t, head)

    #将更新信息后的会员数据重新插入到链表中,更新列表data 和level中的数据,代码略

    else:

    #创建会员账户并同步相关信息,代码略

  • 18、小罗模拟设计24小时人体血压监测系统。当使用者穿戴相应的设备后,设备中的智能终端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血压数据,并借助蓝牙方式与手机连接后,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若服务器检测到血压异常后,通过穿戴设备的屏幕和手机APP发出预警信息,同时用户也可通过浏览器和手机APP访问服务器查询历史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字母)。

    A.该系统只采用B/S开发模式

    B.手机中APP属于系统软件

    C.传感器和执行器不一定要连接到同一个智能终端

    D.采集的时间和血压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2)系统运行时,小罗发现服务器中采集的血压数据正常时,系统也发出了预警信号,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单选,填字母:A.系统的阈值设置错误/B.传感器故障/C.智能终端故障)。

    (3)若当用户血压异常,数据因手机网络连接故障无法上传服务器时,如何让用户收到预警信号。

    (4)小罗利用系统采集了某位高血压患者30天的血压数据,若用户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且舒张压大于等于90则认为患者有高血压风险。系统测试时每隔1个小时上传1次数据,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现要统计患者一个月内高血压次数最多的5个监测时间点,并绘制出相应的柱状图,如图b所示。用户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在血压多次偏高的时间点服用药物,保证身体健康(已知该药物一天服用一次)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pyplot as plt

    df= pd. read_ excel(" test. xlsx")

    df1= df[df["收缩压(mmHg)"]>=140]

    plt. bar(df2.监测时间, df2.监测日期)

    plt. title("高血压次数统计")

    plt. show()

    print(df2)

    方框中应填入的语句依次为(选3项,填数字序列)。

    ①df2=df1. groupby("监测时间", as_index= False).监测日期. count()

    ②df2=df2. sort_ values("监测日期", ascending= False)[:5]

    ③df1=df1[df1["舒张压(mmHg)"]>=90]

    ④df2= df. groupby("监测时间", as_ index= False). count()

    ⑤df= df[df["舒张压 (mmHg)"]>=90]

    ⑥df2=df2. sort_ values("监测时间", ascending= False). head(5)

    (5)观察图b,若系统建议患者服用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则之前服用药物比较合适(单选,填字母:A.9点/B.12点/C.15点/D.18点)。

  • 19、徐老师设计了一个德育考评系统,学生每天按时到校得1分,若能连续5天都按时到校,则连续按时到校的这几天共可获得1+2+3+4+5分,连续按时到校超过5天,第5天之后的每天得5分,迟到得0分,若学生平时表现良好,可以获得一次消除迟到记录的机会,如图所示,某学生的到校数据为“YYNYYYNY”,其中“Y”表示按时到校,“N”表示迟到。徐老师设计相应的程序,找到消除迟到记录后总分最大的一种方案并进行修改,若有相同结果,则选择最早的一条记录进行修改。如图中消除前德育考评总分为10分,消除第3天迟到记录后,德育考评总分为21分。

    日期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打卡状态

    Y

    Y

    N

    Y

    Y

    Y

    N

    Y

    德育分数

    +1

    +2

    +0

    +1

    +2

    +3

    +0

    +1

    消除后打卡状态

    Y

    Y

    Y

    Y

    Y

    Y

    N

    Y

    消除后德育分数

    +1

    +2

    +3

    +4

    +5

    +5

    +0

    +1

    (1)某位同学的到校记录为“NYYNYYNY”,则消除一次迟到记录后德育考评总分最大为

    (2)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cal(data):

    #根据学生到校记录data,计算出相应的德育考评总分,代码略

    data=input("输入有迟到记录的学生到校数据")

    score= cal(data)

    print("原德育成绩是", score)

    check=[0]

    for i in range(len(data)):

    if:

    check. append(i)

    check. append(len(data)-1)

    t=0; maxt=0

    for i in range(1, len(check)-1):

    before=

    after= cal(data[check[i-1]: check[i]]+"Y"+ data[check[i]+1: check[i+1]+1])

    temp= after-before

    if temp> maxt:

    maxt= temp; t=i

    print("消除的位置是第", check[t]+1, "天,德育考评总分是",, "分")

  • 20、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st1=[0]*10;top1=-1

    st2=[0]*10;top2=-1

    for num in a:

    if num % 2= =0:

    temp=num*2

    else:

    temp=num*3

    while top1!=-1 and st1[top1]>temp:

    popped=st1[topl]

    top1-=1

    while top2!=-1 and st2[top2]>popped:

    top2-=1

    top2+=1

    st2[top2]=popped

    top1+=1

    st1[top1]=temp

    当列表a为[3,2,5,4,1,6]时,运行该程序段,则列表st2所有数据之和为(     )

    A、51 B、15 C、4 D、3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