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信息技术试题
- 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
- 浙江省衢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舟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2025届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2025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1、关于算法的重要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B、确切性:算法中的每一次运算都有明确的定义,可具有二义性 C、输入项: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给出了初始条件;输出项:算法一定要有输出。 D、可行性: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也称为有效性)
-
2、严格的密码策略不包括( )A、满足一定的长度,比如8位以上 B、同时包含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 C、系统强制要求定期更改密码 D、用户可以设置空密码
-
3、下图是物流配送线路图,是树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级快件集散中心是树的根结点 B、二级公共配送中心进行地域分配,是一级快件集散中心根结点下的子树 C、共同配送点是二级公共配送中心的子树 D、共同配送点-社区便利店的树的深度是3
-
4、如图所示的线性数据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向编号,首元素索引号为0,向后走,索引号递增 B、反向编号,尾元素编号为-1,向首元素方向依次递减 C、线性数据结构只包括队列与栈 D、栈:后进先出,添加和删除都在栈顶实现,队列:先进先出,删除在队首,添加在队尾
-
5、集合是一个可变容器,集合是无序的存储结构,集合内的数据没有先后关系,集合内的数据对象都是唯一的(不能重复),集合相当于是只有键没有值得字典(键就是集合中的数据),集合内的元素是不可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1,2,3,3,2,1},pring(s)执行后,输出:{1,2,3} B、s={6,7,8,9},s.add(1)添加1后s={6,7,8,9,1} C、s={6,7,8,9},s.pop()执行后,s={6,7,8} D、s={3,4,5,6,7,8,9},s.remove(5)执行后,s={3,4,5,6,7,9}
-
6、下列选择中,错误的是( )A、执行ord('A')后返回的值为65 B、执行bin(3)后返回值为'11' C、执行chr(66)后返回值为字母“B” D、执行ascii(65)后返回值为'65'
-
7、一幅彩色静态RGB图像,分辨率为256×512。若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未压缩的数据量为( )A、256×512×8bit B、256×512×3×8bit C、256×256×3×8bit D、512×512×8bit
-
8、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位,称为比特(bit,简写为b)。
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为B),1B=8b。
因为计算机内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所以文件大小的单位也是字节,但字节单位太小,常用的有KB,MB,GB等。下列错误的是( )
A、1KB=1024B B、1MB=1024KB=1,048,576B C、1GB=1024M=1048576KB=1,073,741,824B D、电信的宽带上网100M就是100Mb -
9、下列有关字符编码标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Unicode编码的目标是实现全球不同语言文字的统一编码 B、ASCII、GB2312、GBK是我国为适应汉字信息处理需要而制定的一系列汉字编码标准 C、Unicode编码与GB2312编码保持向下兼容 D、GB18030标准就是Unicode编码标准,它是我国为了与国际标准UCS接轨而发布的一种汉字编码标准
-
10、下列关于汉字编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于存储汉字的编码是机内码 B、用于输出汉字的编码是字型码 C、用于输入汉字的编码是输入码 D、用于传输汉字的编码是条形码
-
11、关于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过程,下列选项顺序正确的是( )A、A/D转换、采样、压缩、存储 B、采样、压缩、A/D转换、存储 C、采样、A/D转换、压缩、存储 D、采样、D/A转换、压缩、存储
-
12、我们把这种从连续的时间中每间隔一个时间段抽取一个时刻点的操作称为“采样”。这个时间间隔的倒数称为采样频率,单位是赫兹,即秒-1。显然采样频率越高(时间间隔越短),声音还原的效果自然就越真实,但采样点也就越多,需要保存的数据也越多,所占存储空间也越大,计算机的工作量也越大。下列参数中,采集的数字化音频质量最好的,所占存储空间也最大是( )A、采样频率44kHz,量化位数8位 B、采样频率44kHz,量化位数16位 C、采样频率22kHz,量化位数8位 D、采样频率22kHz,量化位数16位
-
13、下列属于数字信号的是( )A、电话、电报、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 B、电话、传真、数据信号 C、电话、传真、电报、数据信号 D、电报、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数据信号
-
14、用火柴棒,摆出下面的的自然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6根火柴棒摆放出0、9、13 B、可以用6根火柴棒摆放出0、8 C、6根火柴棒能摆放的最大数是111 D、可以用6根火柴棒摆放出0、6、5 -
15、在Python中,语句X+=1的正确含义是( )A、变量X的值与X+1的值相等 B、将变量X的值存到X+1中 C、将变量X的值加1后赋给变量X D、变量X的值为1
-
16、如下程序段
m = 50
n = 125
r=n
while r!=0 :
r = m % n
m = n
n = r
print (m)
执行后,程序将输出( )
A、50 B、125 C、25 D、0 -
17、如下Python程序段:
while x !=0:
x = int(input("x="))
if (x%3)+x//3=5 : print("x="; x)
运行后,当第一次输入5、第二次输入11、第三次输入0后,在窗体上显示的结果是( )
A、x=5 B、x=11 C、9 D、11 -
18、如下Python程序段:
a = 7
b = 2
c = 23
if a > b : m = a else: m = b
if c > m : m = c
运行后,m的值为( )
A、7 B、2 C、23 D、9 -
19、如下Python程序段:
while i < 100:
i+ =2
i = s + i
它的基本结构属于( )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树型结构 -
20、下列代码运行结果是( )
list=[1,2,3,4,5,6,7,8,9,0]
list.reverse( )
print(list)
A、[0,9,8,7,6,5,4,3,2,1] B、[1,2,3,4,5,6,7,8,9,0] C、[1,2,3,4,0,5,6,7,8,9] D、[1,2,3,4,5,0,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