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信息技术试题
- 海南省临高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
- 浙江省衢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舟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2025届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2025届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技术试题-高中信息技术
-
1、小林在制定出游计划前收集了省内各个A级景点数据,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为了对比各个地市“AAAA级”及以上景区的数量,编写Python程序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1)、从图a中“等级”一列数据看,该列数据存在的问题是( )(单选,填字母)A、数据缺失 B、数据重复 C、逻辑错误 D、格式不一致(2)、小林先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统计各个地市“AAAA级”及以上景区的数量并按数量降序排序,程序如下,请补充完整。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 = pd.read_excel("浙江 A 级景区.xlsx")
df = df.drop(["电话", "景区编码"], ) # 删除不必要的列
for row in range(len(df)): # 整理“等级”列数据
grade = df.at[row, "等级"]
if '1' <= grade[0] <= '9':
df.at[row, "等级"] = "A" * int(grade[0])
df2 = df[ >= "AAAA"]
dfg = df2.groupby("地市").count()
dfg = dfg.rename(columns={'等级': "数量"}) # 重命名列名称
dfg. ("数量", ascending=False, inplace=True)
(3)、小林将排序后的结果绘制成柱形图,结果如图b所示:图 b
plt.figure(figsize=(8,4))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SimHei','FangSong']
plt.title("浙江 AAAA 级以上景区数量统计图")
#加框处语句(需补充)
for i in range(len(dfg)):
plt.text(i, dfg["数量"][i]+1, dfg["数量"][i])
plt.xlabel("地市名称")
plt.ylabel("数量")
plt.legend( )
plt.show ( )
为实现上述功能,则加框处的语句最合适的是( ) (单选,填字母)
A、plt.plot(dfg["地市"], dfg["数量"], color="orange", label="景区数量") B、plt.bar(dfg["地市"], dfg["数量"], color="orange") C、plt.plot(dfg.index, dfg["数量"], color="orange") D、plt.bar(dfg.index, dfg["数量"], color="orange", label="景区数量") -
2、n 个整数保存在单向链表中,其中 head 指针不包含数据,它指向第一个节点的前面节点。以 下程序完成了链表的升序排序:
n = 5; head = 0
a = [[None, 1], [50, 2], [30, 3], [10, 4], [20, 5], [30, -1]]
for i in range(n-1):
r = head
p = a[r][1]
q = a[p][1]
while q != -1:
if a[p][0] > a[q][0]:
a[r][1] = q
①
a[q][1] = p
r = a[r][1]
p = a[r][1]
②
# 从head指针的下一个节点开始输出链表,结果为有序序列,代码略
划线处应该填写的语句是( )
A、①a[p][1] = a[q][1] ② q = a[p][1] B、①a[p][1] = a[q][1] ② q = p C、①a[p][1] = q ② q = p D、①a[p][1] = q ② q = a[p][1] -
3、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import random
n = 8
a = [random.randint(0, 9)
for i in range(n)]
for t in range(2):
i = t + 1
while i < n-1:
if t % 2 == 0:
if a[i-1] < a[i] and a[i] > a[i+1]:
i += 2
else:
a[i] += random.randint(0, 9)
else:
if a[i-1] > a[i] and a[i] < a[i+1]:
i += 2
else:
a[i] = random.randint(0, 9)
运行后,数组a中的值可能是( )
A、[8, 8, 3, 5, 4, 7, 3, 5] B、[5, 11, 10, 18, 8, 9, 0, 2] C、[1, 2, 1, 4, 0, 10, -1, 7] D、[7, 12, 5, 17, 9, 19, -10, 8] -
4、对于如下两个 Python 程序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程序a
程序b
a = 2
res = 1
n = int(input())
for i in range(n):
res = res * a
print(res)
def powr(a, n):
if n == 1:
return a
elif n == 0:
return 1
else:
tmp = powr(a, n // 2)
return tmp * tmp
a = 2
n = int(input())
print(powr(a, n))
A、若输入n=8,程序a,b都将输出256 B、若输入n=10,程序a,b都将输出1024 C、程序a的算法时间复杂度是O(n) D、程序b的算法时间复杂度是O(log2n) -
5、某小型列车站有一个单轨车厢调度轨道,最多可容纳3节车厢。初始时调度轨上停有2节车厢:最里面是1号车厢,出口处是2号车厢。之后有三节车厢进入调度轨的顺序是3,4,5,那么所有车厢出调度轨的顺序可能是( )A、4,3,2,1,5 B、2,5,4,3,1 C、2,1,5,3,4 D、2,1,5,4,3
-
6、对于下图所示的二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的高度是4,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B、度为2的节点数比叶子节点数多1 C、若采用数组存储法,需要6个存储空间 D、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fdebca
-
7、以下不符合信息社会对数字公民的要求的是( )A、抵制未授权软件 B、任意传播购买的歌曲 C、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D、保护个人隐私
-
8、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卡塔尔世界杯比赛用球Al Rihla 是历届世界杯中最智能的足球。它内置了惯性测量传感器和中央芯片,能以500次/秒的速度记录运动数据并通过UWB(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发送给“FIFA比赛判罚系统”,裁判可以通过终端查看各种运动数据,以此做出判罚。
(1)、在“FIFA比赛判罚”信息系统中,以下不是其硬件组成的是( )A、UWB 设备 B、惯性测量传感器 C、中央芯片 D、判罚数据(2)、关于“FIFA比赛判罚”信息系统中相关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内的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可能使用了NFC技术 B、“FIFA比赛判罚”就软件分类而言属于系统软件 C、传输数据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无需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联设备支持 D、该信息系统对电力等外部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
9、下列技术手段最无益于保护数据安全或信息系统安全的是( )A、数据可视化 B、异地容灾 C、安装防火墙 D、身份认证
-
10、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计算机中的数据都以二进制和十六进制进行编码 B、二进制数101001B和十六进制数29H对应的十进制数相等 C、已知字符“Q”的ASCII码十六进制值是51H,则字符“N”的ASCII码值是48H D、BMP、PNG、MPEG都属于图像文件的编码格式,但采用了不同的编码方法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Facebook财报表明,Facebook收入的97%来自广告,广告中89%来自智能广告推送。智能广告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广告智能化生产、传播、互动和反馈,精准匹配用户生活场景、个性化满足消费者生活信息需要的品牌传播活动。
(1)、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纯的数据“97%”或“89%”没有意义,无法表达完整的含义 B、根据用户的生活信息进行推送广告,表明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C、知识与信息一样,都是可以共享和传递的 D、虚假广告中的数据无法由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表示(2)、关于材料中相关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智能广告以大数据为基础,更倾向全体用户数据而不是抽样用户数据 B、智能广告在分析用户浏览数据中不再强调数据因果关系,而注重数据的相关性 C、智能广告在用户浏览“朋友圈”时实时推荐的广告是批处理计算的结果 D、智能广告推送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 -
12、小明使用Python编写了某答题卡中单项选择题的判分程序,该单选题每题2分。扫描答题卡获取选项填涂信息,输入标准答案,程序自动判断并输出分数。具体方法为:
一个选项是否被填涂,可以从判断一个像素的颜色开始,像素的填涂情况是通过RGB的值来判断 ,灰度值低于132的表示该点被填涂;一个信息点64%的像素被填涂,则认为该区域已填涂,返回值为“1”。区域未填涂时返回值为“0”;各选项的编码为:A→“1000”,B→“0100”,C→“0010”,D→“0001”;输入标准答案,程序进行对比并返回结果。答题卡相关信息如下:
(1)、某题的标准答案为“C”,该题填涂情况为“0100”,则分数为分。(2)、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from PIL import Image
#输入起始点坐标(xs,ys),信息点宽度高度(fw, fh),间隔宽度高度(sw, sh),代码略
num = 5 # 判分个数
def bw_judge(R, G, B): # bw_judge用于判断一个像素的填涂情况,代码略
def fill_judge(x, y): # fill_judge用于判断信息点的填涂情况
count = 0
for i in range(x, x + fw + 1):
for j in range(y, y + fh + 1):
R, G, B = pixels[i, j]
if bw_judge(R, G, B) = = True:
count = count + 1
return
total_width = fw+ sw
total_height = fh + sh
image = Image.open("t2.bmp")
pixels = image.load()
number = ""
bz=[""]*num
df=0
bzd=input('请输入标准答案:')
da={"A":"1000","B":"0100","C":"0010","D":"0001"}
for i in range(len(bzd)):
bz[i]=
for row in range(num): #分数判定
for col in range(4):
y = ys + total_height * row
if fill_judge(x, y) == True :
number = number + '1'
else:
number = number + '0'
if number = = bz[row]:
df+=2
number=""
print("得分为:",df)
-
13、报数游戏。已知班上有n名学生(用编号1,2,3,„,n分别表示),学生按照编号由小到大顺时针围成一个圆圈,从编号为1的学生开始顺时针报数,报到m的同学出列;下一名同学又从1开始报数,报数为m的同学继续出列;以此规律重复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位同学为止。(1)、当n=10,m=3时,最后留下的同学的编号是。(2)、下列代码通过构造一个循环单向链表,模拟报数的过程,逐一删除报数为m的节点,直到剩下一个节点为止。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n=int(input("n="))
m=int(input("m="))
lst=[]
for i in range(n-1):
lst.append([i+1,i+1])
lst.append( ) #将尾节点的指针指向头节点,构成循环单向链表
p=len(lst)-1
while n>1:
for i in range(1,m): #从1~(m-1)依次报数
out=lst[p][1]
n=n-1
print("最后留下的同学的编号是:", lst[p][0])
(3)、下列代码通过构造一个循环队列,模拟报数的过程,将报数为m的元素进行出队操作(报数非m的元素重新入队),直到剩下一个元素为止。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n=int(input("n="))
m=int(input("m="))
q=[0]*n ; head=0 ; tail=0
for i in range(1,n+1): #构造循环队列
q[tail]=i
c=0
while (head+1)%n!=tail:
c=c+1
if c==m:
head=(head+1)%n
else:
tail=(tail+1)%n
head=(head+1)%n
print("最后留下的同学的编号是: ",q[head])
-
14、小明收集了本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评价的数据,如下图所示。(1)、观察上表小明做了如下操作,其中属于数据整理的是( )(多选,填字母)A、删除重复行第五行 B、验证并修改D2单元格数据 C、通过公式计算全班平均分 D、重新设置C3单元格格式(2)、为了分析每个组的平均分,设计了如下Python程序,请将程序补充完整。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pd.read_excel("成绩表.xlsx")
df=df.rename(columns={"选择题总分":"选择题"})
print(df1)
(3)、利用Python程序绘制各小题得分率图表,如第下图所示。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的代码。
num=int(input("请输入小组:"))
plt.figure(figsize=(10,5))
list=[]
for i in range(12):
s="题"+str(i+1)
list.append(*50)
plt.bar(range(1,13),list)
plt.title(str(num)+"group")
plt.xlabel("question number")
plt.ylabel("correct rate")
plt.show()
-
15、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a=[0]*6; i=0
while i<6:
a[i]=randint(1,10)
if a[i]%2==i%2:
i=i-1
elif i%2==1:
a[i]=a[i-1]+a[i]
i=i+1
执行该程序段后,数组 a 中的值可能为( )
A、[4, 9, 2, 7, 6, 13] B、[7, 11, 3, 13, 9, 17] C、[5, 7, 7, 19, 3, 11] D、[6, 12, 4, 8, 8, 16] -
16、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import pandas as pd
s1=pd.Series(["赵天一","周光起","王子涵","徐静怡"],index=["01","02","03","04"])
s1["02"]="周广其"
xh=s1.index
name=s1.values
height=[168,175,170,180]
weight=[57,65,62,65]
col=["姓名","身高","体重"]
data={"姓名":name,"身高":height,"体重":weight}
df1=pd.DataFrame(data,index=xh,columns=col)
print(df1[df1["身高"]>170])
运行该程序段,输出显示的内容为( )
A、B、
C、
D、
-
17、有如下Python程序
a = [3,2,1,-8,3,-2,8,6]
s = t = a[0]
for i in range(1,len(a)):
if s > 0:
s += a[i]
else:
s = a[i]
if s > t:
t = s
print(t)
该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
A、6 B、-10 C、15 D、33 -
18、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a=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
if a>0:
a=a%10
elif a==0:
a=a+1
else:
a=a**2
a=a+10
print(a)输入a值为20,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A、14 B、11 C、10 D、1 -
19、下列有关大数据及其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数据的四个特征:数据体量巨大、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 B、对大数据进行处理时,必须保证每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C、批处理计算适合处理静态数据 D、流计算适合处理实时更新的数据
-
20、某数据加密方法描述如下:
⑴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加密处理;
⑵将1个字节的8位二进制数分割成前4位与后4位两个二进制数;
⑶分别将上述两个4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转换前的字符M
字符M的ASCII十进制值
对应的二进制数
分割、转换后的十进制数
对应的加密字符
若将“密码表”中值为“0”对应的加密字符“I”改成“i”,加密后的密文可能无法解密,原因是。
⑷将每个十进制数转换为1个加密字符,对应的“密码表”如下:
值(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加密字符
I
l
i
k
e
C
H
N
P
o
s
t
c
a
r
d
小明按照上述方法,设计了一个字符串(仅包含若干个ASCII字符)加密办法,功能是将这个字符串的每个字符的ASCII码值作为1个字节转换为两个加密字符,连接这些加密字符,最后得到加密结果。下表显示了字符串中一个字符的加密过程:
下图左框中“This is an example!”是一个字符串,它由19个字符(包括大小写字母、空格和标点符号)组成,按照上述方法,每个字符加密后得到两个加密字符,最后加密结果为38个字符,如图中右框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可知“e”加密后的结果为(单选,填字母:A. HC / B.Ci / C.Ce)。(2)、已知ASCII表中,大写字母比对应的小写字母的十进制ASCII值要小32D,根据以上加密规则,完成字符“M”的加密过程,请将答案填写在下表空白处。(3)、若将“密码表”中值为“0”对应的加密字符“I”改成“i”,加密后的密文可能无法解密,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