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表示一个具有分泌功能(分泌物中含有多肽)的高等植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A-G表示细胞的不同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分离开的方法是 , H特有的扩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C的作用是。B的膜面积广阔,其生理学意义是 .(2)、G的结构名称是 , 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把该细胞放在浓度较高的外界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此时细胞结构中的(填图中的字母)将分离开。农业谚语“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 -
2、快羽和慢羽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快羽对慢羽为隐性,分别受b基因和B基因控制。现用基因探针检测一只杂合子慢羽公鸡(甲)及母鸡、两只仔鸡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基因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乙是亲本母鸡 C、两只仔鸡的性别相同 D、乙、丁均为快羽性状 -
3、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下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D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 B、位于A、C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C、位于B区段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具有世代连续性 D、在四分体时期,只有A、C区段可以正常配对联会 -
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又称蚕豆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患者红细胞中缺乏G6PD,食用蚕豆后易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当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生育后代中,男性后代为患者的概率是50%,而女性后代为携带者的概率为50%;当女性携带者与“蚕豆病”男性患者生育后代中,男性后代和女性后代为患者的概率均为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蚕豆病属于一种隐性遗传病 B、控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合成的基因不可能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人群中女性蚕豆病患者的概率高于男性 D、女性携带者卵细胞中G6PD基因有1个或0个
-
5、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 B、该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1的前期 C、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子 D、A、a和B、b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6、通常将具有细、长、尖且弯曲的鸡羽毛称为雄羽:将具有宽、短、钝且直的鸡羽毛称为雌羽。雄羽与雌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h+ , h)控制。公鸡与母鸡在羽毛结构上存在的差别,基因型与表现型如下表所示。用具有雌羽的公鸡与母鸡杂交,子代中母鸡全为雌羽、公鸡中雌羽:雄羽=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h+
h+h
hh
公鸡
雌羽
雌羽
雄羽
母鸡
雌羽
雌羽
雌羽
A、亲代母鸡的基因型是h+h B、子代母鸡中杂合子占1/2 C、可用测交实验检测雌羽公鸡的基因型 D、雄羽性状只在公鸡中存在,其遗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 -
7、研究人员成功将抗冻a基因和抗冻b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获得了抗冻西红柿P1、P2、P3。经检测发现P1、P2、P3均只含一个抗冻a基因和一个抗冻b基因。对P1、P2、P3分别进行测交,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1植株中抗冻a基因和抗冻b基因导入到一条染色体上 B、P3植株中抗冻a基因和抗冻b基因导入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P2植株自交后代全为抗冻植株 D、F13中抗冻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
8、进行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⑴在♀罐中放入带有4种标签的黑色棋子,将贴有Y、y标签的放在一个格中,贴有R、r标签的放在另一个格中:在
罐中放入带有4种标签的白色棋子,将贴有Y、y标签的放在一个格中,贴有R、r标签的放在另一个格中。
⑵摇动密封罐,使每个格中的棋子充分混合。
⑶先从♀罐的2个格中分别随机抓取一个棋子,组合在一起,记录2个棋子上的字母组合1,再从
罐的2个格中分别随机抓取一个棋子,组合在一起,记录2个棋子上的字母组合2。再将字母组合1和字母组合2组合在一起形成字母组合3。⑷将抓取的黑色棋子放回♀罐的原格中,将抓取的白色棋子放回
罐的原格中,充分摇匀。⑸按步骤3、4重复40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罐、
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组合1、组合2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的基因组成
C、字母组合1的组合过程模拟了在形成雌配子时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组合3的组合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
9、已知某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分别受A、a基因控制:红色对黄色为显性性状,分别受B、b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茎、红色植株若干,随机选取部分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高茎:矮茎=2:1、红色:黄色=1:1,再取余下高茎、红色植株相互授粉,其子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A、24:5:3:1 B、25:5:5:1 C、24:8:3:1 D、25:15:15:9
-
10、假设人的身高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中等身高适龄男女婚配并产生子女。已知:①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是极高个体,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是极矮个体:②A基因和B基因使身高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子女身高超过父母的概率是5/16 B、中等身高的子女可能有3种基因型 C、子女可能会出现5种不同的身高 D、子女身高为中等身高的概率是1/4
-
11、血型分为很多种,常见ABO血型是以iA、iB和i三种遗传因子的组合而决定的。A型血基因型为iAiA、iAi;B型血基因型为iBiB、iBi;AB型血基因型为iAiB;O型血基因型为i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父母中有一人为AB型,子女不可能有O型 B、父母中有一人为O型,子女不可能有AB型 C、父母中一人为AB型,一人为O型,子女血型可能与父母血型相同 D、父母一人为A型,一人为B型,子女四种血型均可能出现
-
12、玉米种子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随机选用非甜玉米种子甲和甜玉米种子乙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组
相关实验
子代表现型
实验1
甲单独种植
有甜玉米和非甜玉米
实验2
乙单独种植
均为甜玉米
实验3
等量的甲、乙间行种植
有甜玉米和非甜玉米
A、玉米种子的甜对非甜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子代非甜玉米中纯合子占1/4 C、甲、乙单独种植时均能进行自花传粉 D、实验3子代中甜玉米:非甜玉米=9:7 -
13、当紫外线、DNA损伤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一种有氧呼吸酶)被释放,引起细胞凋亡,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控制 B、细胞色素c和C-3酶的空间结构相同 C、细胞损伤时,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与蛋白A结合而引起细胞凋亡 D、减少ATP的供给可能会抑制图示中的凋亡过程,进而引发细胞坏死 -
14、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到2min后迅速提取细胞内的ATP并检测,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且测得ATP的放射性强度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与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元素相同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含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肝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和消耗ATP的场所相同
-
15、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比较肝脏研磨液和FcCl3溶液的催化效率时,二者可以用同一个滴管 B、过氧化氢酶提供了反应过程中所必需的活化能 C、过氧化氢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D、利用H2O2溶液、FeCl3溶液、过氧化氢酶等材料,可以探究酶的高效性
-
16、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相关。小窝蛋白是一种膜蛋白,其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类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窝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磷脂 B、小窝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通过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上 C、小窝蛋白的中间区段主要由氨基酸的亲水部分组成 D、小窝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小窝变扁平后会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
17、在某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甲同学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乙同学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丙同学为判断哪个观点正确,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①
全素培养液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育相同的一段时间
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②
缺锌培养液
③
缺镁培养液
A、组别①是对照组,组别②③都是实验组 B、乙同学提出该观点的依据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 C、若②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①③组正常生长,则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D、若①组正常生长,②③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甲乙两同学的观点都正确 -
18、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上涂抹的护肤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B、以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排出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C、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速率与细胞的能量供应有关 D、若某物质运输到细胞膜外需要消耗能量,则一定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
19、蓝细菌和绿藻等生物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的DNA分子都位于细胞核中 B、两者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功能都相同 C、两者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D、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两者的叶绿体
-
20、 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序号
甲
乙
丙
丁
表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XAY、XaY视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性状分别为 , 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但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甲和乙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
(3)、若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卷曲翅果蝇中的白眼果蝇(XbXb)与红眼果蝇(XBY)杂交,F1中,卷曲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 正常翅红眼果蝇占F1的比例为。(4)、某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眼的眼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