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森林火灾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林冠层出现空隙的现象称为林窗。如图是一个林窗在40年间物种种类的统计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林窗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次生演替 B、0~20年间该群落内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 C、30~40年间可定期合理砍伐木材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D、10~40年间草本和灌木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
  • 2、 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在同一片天竺葵的叶片不同部位滴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水、14C葡萄糖溶液,如图甲所示;48小时后在同一叶片得到如下图乙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原来滴加14C葡萄糖的部位已被切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 B、实验结果说明IAA具有调运养分的作用 C、一段时间后可能检测到14C标记的CO2 D、由实验推测IAA可促进子房膨大、果实生长
  • 3、 深度睡眠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深度睡眠状态下,神经递质刺激下丘脑分泌GHRH。图表示骨生长的部分调节机制,其中GHRH表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表示生长激素,IGF-1表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度睡眠状态下促进骨生长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图中A是垂体,其产生的GH可定向运输至肝脏 C、GH与IGF-1在促进骨生长和发育上有协同作用 D、骨折后,体内的GH和IGF-1的含量会上升
  • 4、 神经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感受细菌毒素刺激,引起痛觉产生。为抑制细菌毒素诱导的痛觉,将特定药物装载到纳米笼中,与细胞膜一同构成药物颗粒,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毒素引起痛觉过程中的效应器为大脑皮层 B、提取的细胞膜可包裹纳米笼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该药物颗粒进入该神经元供体不会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D、药物颗粒可能通过减少细菌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而缓解疼痛
  • 5、 稻瘟菌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每年都给水稻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并分泌几丁质酶,能抑制稻瘟菌的生长,可用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科研人员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几丁质的菌株,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土壤中的目的菌 B、目的菌的纯化和计数可以使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C、可依据单菌落周围“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值来筛选目的菌株 D、利用能分泌几丁质酶的微生物对水稻稻瘟病进行的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 6、 针灸可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分泌调控胃肠蠕动,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排便异常、夜尿增多、多汗等临床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上述过程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入和传出神经 B、夜尿增多可能是因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 C、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经扩散进入突触后膜作用 D、针灸通过提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 7、 下丘脑是人体内分泌的枢纽,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图中的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域,A、B、C表示不同调节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人体通过A途径减少汗腺的分泌 B、通过B途径分泌激素的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 C、C途径可表示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过程 D、图示调节途径中C的作用范围最广、反应速度最快
  • 8、 鼻咽癌是一种高发于中国的恶性肿瘤,可用“CP化疗法”进行治疗。其机理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量,从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化疗后的患者其体内各类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者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 B、机体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属于免疫防御功能 C、“GP化疗法”清除肿瘤细胞的过程只涉及体液免疫 D、该法治疗过程中某种B淋巴细胞的核糖体活动显著增强
  • 9、 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饴”是麦芽糖,“酥”是脂肪。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和脂质均由C、H、О三种元素组成 B、“饴”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C、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糖类耗氧更多 D、人体细胞吸收麦芽糖后可转变成糖类、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 10、 植物传粉时,同种花粉可进入柱头完成受精,异种花粉则不能突破柱头处的生殖障碍进入柱头。研究发现该现象与柱头的乳突细胞表面受体和同种花粉表面携带的pRALFs小肽段有关。研究员通过人工合成A种植物花粉的pRALFs小肽段施加在B种植物的柱头上,成功让该异种花粉进入柱头,打破生殖障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21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可人工合成小肽段 B、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两种植物的生殖隔离 D、异种花粉受精后得到的后代仍可能无法产生后代
  • 11、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传染病,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上可用青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 B、支原体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8种 C、支原体DNA位于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中 D、可以直接用培养基培养支原体
  • 12、 自2019年以来,人类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争的持久战中,单克隆抗体领域也被广泛用于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基础研究、诊断及治疗中。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了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单克隆抗体,其制备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灭活的新冠病毒可作为 , 从而引起机体的免疫。
    (2)、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时体现了细胞膜的性,融合后的细胞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其中抗体检测呈阳性的原理是
    (3)、④过程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大规模培养,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胞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定期更换培养液。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为O2和CO2 , 所以要将细胞置于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O2和CO2的作用为
    (4)、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答出2点即可)。
  • 13、 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这为柑橘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无核沃柑因为其无籽、易剥皮、甜度高等优点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果品之一。柑橘及其近缘属主要为有籽二倍体(2n=18),2023年3月央视报道邓秀新院士及其团队建立的细胞工程技术体系,创立了无籽柑橘品种培育的新途径(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①是用处理植物组织获得原生质体,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化学法),杂种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原理是
    (2)、过程③为 , 过程④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3)、三倍体植株所结果实无籽的原因是
    (4)、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已成为国内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药用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便可获得药用生物碱,原因是这些愈伤组织
  • 14、 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制作泡菜前,可以向泡菜坛中加入一些“陈水泡菜”,目的是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种数量时,其计数原则一般是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若其中某个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1所示,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3)、图2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的表面。在培养基上进行划线操作时,最后一次划线结束后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
    (4)、科研人员通过复筛获得了对果枝条中纤维素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X-2。为了更好地将该菌株应用到生产实践,科研人员又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据实验结果分析,该菌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最佳条件是

  • 15、 广西钦州附近的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一片风光极美的地方。这些年,因为超高的“颜值”很多地方将红树林开发成了用作观赏的公园或者旅游景区。不过,红树林的价值可不只在于观赏,它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着“海洋卫士”之称。下图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调查图中秋茄树的种群密度,可用进行调查,调查时关键要做到
    (2)、该食物网中包含有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3)、红树林的价值除了具有观赏的价值,它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调查凤头潜鸭在群落中的生态位,需要调查(至少答出2点)。
  • 16、 2023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广西漓江某沿岸城市努力打造“生态之城”,大力开发该地区河流湿地公园,积极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相关人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对原有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修复和改善。回答以下问题:
    (1)、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其生态平衡并不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 , 其调节机制是;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通过治理后可再次达到生态平衡状态,生态平衡是指
    (2)、某同学绘制了该湿地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图,图中A代表的能量,B代表被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生态学中被称为胁迫。请列举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至少答两点)。
  • 17、 杜泊羊以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获得数量较多的卵母细胞,可以用孕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 B、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在体外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然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 C、为了提高早期胚胎的利用率,可以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桑葚胚或囊胚,并对滋养层进行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D、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 18、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下列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实验,正确的是(    )
    A、外植体先用流水充分清洗,再依次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 B、因为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所以一般选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C、脱分化、再分化过程中都需给予适当光照 D、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先转接到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长根后再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
  • 19、 图示为当前流行的农村庭院生态工程模式图,其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系统缓解了农村饲料、燃料、肥料的缺乏问题,减小了生态足迹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投入的饲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C、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发展沼气工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保证了物质在该生态系统内部自给自足、循环利用
  • 20、 为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某班学习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案例1

    案例2

    实验假设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设计

    第1组

    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

    放入淀粉糊的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

    第2组

    对土壤不作处理

    放入等量淀粉糊的B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

    A、案例1的自变量为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所以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应该是实验组 B、案例1控制自变量利用的是减法原理,无关变量有落叶的种类、落叶的处理的时间、落叶的腐烂程度等 C、案例1第1组为了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应该是60℃恒温箱处理1h D、案例2中,可用碘液或者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上一页 639 640 641 642 6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