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如图15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互换模式,图丙、丁、戊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5
A、图甲和图乙表示的变异均能导致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原理相同 B、图甲会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C、图甲可以导致图丁或图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图乙可以导致图丙的形成 -
2、分析图14所示“可遗传的变异”部分知识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4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是② B、表中的③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C、图中⑤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 D、④引起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等特点 -
3、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表达,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量减少导致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C、基因表达产物及突变基因的检测可以初步诊断细胞中是否发生癌变 D、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
-
4、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下列案例与表观遗传无关的是( )A、同一株水毛茛,空气中的叶和水中的叶形态不同 B、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 C、一个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在形态、结构、行为等方面截然不同 D、男性吸烟者的精子活力下降
-
5、在人群中,有多种遗传病是由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致。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图13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3
A、酶⑤的缺乏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B、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C、酶⑥的缺乏会导致人患苯丙酮尿症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物性状 -
6、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图12所示,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12
A、已知物质Ⅱ上有基因,则此处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B、图中③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 C、线粒体内基因表达的特点是边转录边翻译 D、所有细胞中均能进行过程① -
7、真核生物中,基因、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信使RNA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碱基
④转运RNA上识别密码子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⑤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⑥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⑦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⑦①⑤④ B、①②③④ C、⑦①⑥④ D、⑦②③④ -
8、下列有关基因、染色体、DNA的关系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小到大排列为:基因-染色体-DNA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C、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DNA多样性的原因是DNA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
-
9、图11甲表示真核生物某生理过程,其中一条链具有“不连续合成”的特点;图乙表示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信息从DNA转移到RNA上之后,对有效遗传信息进行“剪断”与重新“拼接”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图甲表示DNA复制,图中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由5'端延伸到3'端 B、图乙过程①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过程②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合成 C、图乙过程③表示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两类RNA的参与 D、由正常mRNA逆转录形成的cDNA与S基因完全相同 -
10、下列关于遗传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梅塞尔森和斯塔尔探究DNA的复制方式,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同位素标记技术 B、查哥夫在DNA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发现A和T配对,G和C配对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概念模型构建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遵循了“加法原理”
-
11、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的(A+G)/(T+C)=m , 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的(A+T)/(G+C)=n , 则甲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乙DNA分子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 B、m、1 C、1/m、n D、1、n
-
12、如图10所示为D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①②③构成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⑤⑧所指碱基占的比例越大,DNA越稳定 C、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D、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
13、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说明R型菌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促使加热杀死的S型菌变为S型活菌 B、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用DNA酶处理的目的是使DNA水解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D、用“35S”和“32P”同时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14、蚕为ZW型性别决定类型,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的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只雌性黑色斑蚕突变体,野生型蚕都是素蚕,让该黑色斑雌蚕和野生型雄蚕杂交,F1全为素蚕,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F2中素蚕和黑色斑蚕个体的比例为3:1。若黑色斑蚕和素蚕这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考虑ZW同源区段,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的雄蚕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1 B、若F2中黑色斑雄蚕与黑色斑雌蚕的比例为1:1,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F1中雄蚕与野生型蚕杂交,则可确定相关基因是否位于Z染色体上 D、若F2中野生型雌蚕与黑色斑雌蚕的比例为1:1,则不能确定相关基因的位置
-
15、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基因A/a控制,红眼和白眼由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长翅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的表型及数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表型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雌性
406
0
201
0
雄性
202
203
102
103
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为显性性状,且AA纯合致死 B、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 C、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6 D、让F1中残翅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中白眼果蝇占1/8 -
16、图9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类型,判断其精子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注: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 )

图9
A、2个 B、3个 C、4个 D、8个 -
17、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 B、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18、同源染色体是(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
19、镰状细胞贫血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镰状细胞贫血的幼年患者由于缺氧而导致50%的个体不能发育到成年。现有一个生活在某高原地区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1:2的幼年群体,待他们成年之后,这一群体作为亲本随机婚配后,子一代成年群体中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 )A、12/23 B、12/25 C、1/4 D、4/7
-
20、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7所示,此外,含有AB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获得F1 , 则F1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 )

图7
A、白色:粉色:红色=4:3:2 B、白色:粉色:红色=5:3:4 C、白色:粉色:红色=4:3:5 D、白色:粉色:红色=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