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玉米的非甜与甜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甜玉米基因型为aa,籽粒中不能合成支链淀粉;非糯与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糯玉米基因型为bb,籽粒中因支链淀粉含量高而成糯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研究人员用甜非糯玉米(aaBB)与非甜糯玉米(AAbb)杂交得F1 , F1自交获得F2玉米籽粒,从F2中筛选出甜非糯玉米(基因型为aabb)个体与非甜糯玉米(基因型为AAbb)个体进行杂交,所得子代(F3)在农田中大规模栽培,其自交所结的每一个果穗上既有糯粒也有甜粒,令果穗口感更好,从而培育出了更加可口的“甜糯玉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玉米籽粒的表型共有4种 B、F2玉米籽粒中的甜籽粒基因型有3种 C、F2玉米籽粒中表型为糯性的籽粒占316 D、F3自交所结果穗上糯粒与甜粒数量比是3:1
  • 2、遗传性肾炎和半乳糖血症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一对正常的青年男女(Ⅲ3和Ⅲ6)结婚前去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医生对他们开展了遗传咨询并绘出如下遗传系谱图,经过调查还发现Ⅱ2的祖上没有这两种病的家族病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性肾炎属于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半乳糖血症属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若Ⅲ3和Ⅲ6结婚,生一个半乳糖血症孩子的概率为16 D、若Ⅲ3和Ⅲ6结婚,生一个患遗传性肾炎男孩的概率为18
  • 3、如图为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甲和乙),其中有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基因分布位置判断,甲、乙为一对经过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两条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四个基因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同 C、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A和a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A与B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可以实现自由组合
  • 4、孟德尔在对花园中豌豆的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继续了他对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下图为孟德尔进行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选取自然生长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杂交,能得出类似结果 B、F1能否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会影响实验结果 C、若F2中黄色圆粒豌豆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19 D、若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F3中黄色皱粒豌豆占18
  • 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形成的配子具有多样性 B、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其后代呈现多样性 C、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子代继承了双亲的所有表型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 6、关于DNA的基本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DNA中G-C碱基对越多,其结构越稳定 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 C、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7、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组成 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既有解旋又有聚合的功能 C、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D、翻译过程中,碱基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 8、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关于中心法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可沿着过程①②③传递 B、过程②和④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参与过程②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D、过程①和④需要的原料相同
  • 9、我国科学家发现斑马鱼子代胚胎可继承精子DNA甲基化模式,在世界上首次以实验证明精子的表观遗传信息可以完整遗传。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状的表观遗传体现了孟德尔遗传规律 B、DNA的甲基化直接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 C、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D、基因组成相同的异卵双胞胎之间的差异是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的结果
  • 10、下列关于RNA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RNA分子中只有信使RNA是通过转录合成 B、R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物质 C、单链RNA分子中都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D、R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 1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组成,不同基因之间的碱基种类不同 B、DNA分子中全部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都含有遗传信息 C、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在有丝分裂的后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 1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使花椰菜感染的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这种病毒是DNA病毒。下列关于这种病毒遗传物质实验探究的说法错误的的是( )
    A、探究CaMV的遗传物质时可以将其DNA与蛋白质分离,再对宿主分别侵染并观察结果 B、将CaMV的蛋白质侵染花椰菜,理论上在花椰菜细胞中可检测出花椰菜花叶病毒的蛋白质 C、将CaMV的DNA侵染花椰菜,理论上在花椰菜细胞中可检测出花椰菜花叶病毒的DNA和蛋白质 D、DNA侵染实验结果在花椰菜细胞中检测出DNA和蛋白质,说明DNA具有遗传效应
  • 13、根据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某同学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合理的是( )
    A、与R型细菌相比,S型细菌表面含有多糖荚膜且形成光滑菌落 B、S型细菌的蛋白质能够进入R型细菌中发挥作用 C、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与DNA的功能都可能不受影响 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加入DNA酶,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得到活的S型细菌
  • 14、在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等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是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细胞在衰老过程中可能存在端粒受损现象 D、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过程都受基因的调控
  • 15、科学方法和技术在遗传物质发现及其遗传规律的探究历程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揭示了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设计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染色体携带着基因”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与建模的方法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和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全保留复制
  • 16、常规种植的棉花(陆地棉)含有棉酚,棉酚主要分布在茎、叶、苞片、铃壳及种子里的许多黑色细小的腺体中。棉酚具有一定毒性,为培育棉酚含量低且品质好的棉花杂种植株,科研人员将某种棉酚含量低的野生棉(2n=2X=26) 与品质好的陆地棉(2n=4X=52) 进行了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1)、科研人员首先制备了野生棉和陆地棉的悬浮细胞,用酶分别处理,各自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2)、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野生棉原生质体,破坏部分染色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上述各种原生质体细胞的DNA 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未经处理的野生棉、紫外线处理后的野生棉、陆地棉细胞的检测结果依次为图中(选填图1中字母)。

    (3)、将紫外线处理后的野生棉原生质体与陆地棉原生质体用化学诱导剂诱导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经过再生,成为完整细胞,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组织,经过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4)、科研人员选取再生植株及双亲的根尖进行解离、后压片并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对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
    (5)、用特定的方法对陆地棉和野生棉基因组DNA 进行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2是用同样的方法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6进行扩增的结果。据图特定条带判断,再生植株1~6中确定为杂种植株的有

    (6)、对杂种植株可通过观察 , 筛选出低酚的杂种植物。
  • 17、幽门螺旋杆菌在我国的感染率为40%~60%,其感染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总是在不停地蠕动,里面还有胃酸(pH为1.5左右),绝大部分的细菌都适应不了。阿莫西林是一种常选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但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具有pH 值中性依赖性。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的胃可以为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等营养物质。如果要在体外培养幽门螺旋杆菌,氧气条件是
    (2)、日常饮食习惯中的不分餐也不使用公筷很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交叉传播。为了验证这一假说, 有人提取某胃炎患者的家庭剩菜100g, 加入无菌水稀释至1000mL。取0.1mL上述稀释液分别接种到3个适宜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3 个平板上胃幽门螺旋杆菌菌落数介于30~300之间且相差不大,求得平均值为N个。在本实验中,胃幽门螺旋杆菌接种的方法是。由实验的结果可知,每克剩菜中胃幽门螺旋杆菌数量为个。
    (3)、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抑酸剂与抗生素高剂量、高频次的二联用药方案被大量用于临床治疗,原理是
  • 18、某同学从土壤中分离得到A和B两株可以降解秸秆的细菌,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培养法比较二者降解秸秆的能力,并分析两个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

    培养基Ⅰ:K2HPO4 , MgSO4 , NH4NO3 , 纤维素,刚果红。

    培养基Ⅱ:K2HPO4 , MgSO4 , 纤维素,刚果红。

    操作步骤:

    ①将A、B菌株分别接种在两瓶液体培养基I中培养,得到A、B菌液;

    ②液体培养基Ⅰ、Ⅱ中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Ⅰ、Ⅱ。

    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

    透明圈大小

    平板I

    平板Ⅱ

    A

    +++

    ++

    B

    ++

    -

    (1)、培养基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灭菌,最常用的灭菌方式是。培养基中NH4NO3的作用是为菌株的生长提供氮源,氮源在菌体内可以参与合成(答出2 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为了比较A、B降解秸秆的能力,某同学利用步骤②所得到的平板Ⅰ、Ⅱ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一”表示无透明圈),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是:在无菌条件下,
    (3)、该同学还设计了一个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菌T应该选择(A/B)更适宜,其原因是

    ②本实验收集的淋洗液中的_可以作为酵母菌生产乙醇的原料。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本实验中乙醇生产方式的优点是

  • 19、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水华不仅影响水环境景观效果,还引起水源污染。为更好修复水体,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4组实验:①香菇草单独种植(T1)、②石菖蒲单独种植(T2)、③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T3)、④不栽植植物的水样(CK)。探究了香菇草、石菖蒲对富营养化池塘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的净化效果以及它们种植前后鲜重的变化量,结果如图a、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香菇草、石菖蒲除了具有抑制水华发生、净化水质作用以外还具有景观美化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进入池塘后会在香菇草和石菖蒲体内积累、浓缩,这种现象称为。研究小组选择水生植物修复污水而不选择陆生植物修复污水,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2)、据图a可知,空白对照组污水中总氮质量浓度也会降低,原因可能是
    (3)、据图a、图b可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比香菇草单独种植时污水的净化效果 , 原因可能是
    (4)、为优化富营养化水体造景实验材料,研究小组拟以香菇草和石菖蒲混合种植、香菇草单独种植为对照组,从植物造景的美学性以及植物选择多样性角度设计下一步实验。他们设计的实验组可能是
    (5)、为开发、利用香菇草,研究小组的设计方案是:香菇草和糖渣等加工成饲料→饲料用于喂猪→猪粪用于喂鱼→塘泥作为甘蔗肥料→甘蔗用于制糖。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评价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答出两点即可)。
  • 20、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塞罕坝”某湖泊污染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分析了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千克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 (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鱼(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m

    A、据表推测,E和B之间是捕食关系 B、E的杀虫剂含量m的范围是5<m<31 C、该地区可种植能大量吸收汞的植物,无需定期收割 D、可选择热带雨林中繁殖能力强的植物混合种植在塞罕坝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上一页 605 606 607 608 6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