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绿色荧光蛋白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绿色荧光,最初是在一种海蜇中被发现的。转绿色荧光基因(Gfp)的幼鼠在紫外光下能发出绿色荧光。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荧光蛋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细胞工作的机制,通过寻找荧光便可知道基因何时以及为什么“开启”,这项成就被称为“21世纪的显微镜”。下图表示转基因绿色荧光小鼠的培育过程,图中Neo基因编码的产物能分解G418,G418是一类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毒性的抗生素。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过程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利用的工具是。(2)、可以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③过程胚胎干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有(答出2点即可)。(3)、⑤过程应把转基因胚胎干细胞导入囊胚的 , 为了获得多只小鼠c,⑥过程的操作是 , 该过程的操作要求是。(4)、让转基因干细胞与这些细胞一起发育成胚胎,若幼鼠 , 则说明Gfp基因在幼鼠体内成功表达。(5)、据图分析,Neo基因在转基因绿色荧光小鼠的培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理是。 -
2、佩戴口罩是预防病原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使用过的口罩,如果没有妥善处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某科研团队欲从不同环境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聚丙烯纤维)的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科研团队设计了一个对照实验,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采集来自不同环境的等量土壤,编号为A、B、C、D.将同型号等量的一次性口罩经处理后埋入各组土壤中。
②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组中口罩的腐烂程度。
③从口罩腐烂程度的一组上采集细菌样品。
(2)、微生物吸收无机盐的作用是(答出两点即可)。(3)、若需进一步对土样中的细菌计数,下图所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是 , 在3个平板上分别滴加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65、66和67,则1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个。该方法所得测量值一般比实际值偏低的原因是。
(4)、接种在培养基上初筛分离得到的4个菌株的观察结果如表。据表分析,降解口罩能力最强的菌株是(填菌株编号)。菌株编号
菌落直径h/cm
透明圈直径H/cm
H/h
1
0.3
0.9
3
2
0.3
0.6
2
3
0.3
1.3
4.33
4
0.6
2
3.33
-
3、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
0-10
常规农业
15
1.06
有机农业
19
1.23
无公害农业
17
1.10
10-20
常规农业
13
1.00
有机农业
18
1.11
无公害农业
16
1.07
(1)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 , 依据是。
(3)经测定该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的镉含量远远大于其他生物类群,从土壤生物食物关系的角度分析,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高的原因是。
(4)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
-
4、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细胞膜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图中①~⑤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甲~戊表示不同的物质或细胞结构。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图中结构甲的名称是。从分子结构分析,膜蛋白乙、丙、丁之间的差异体现在。
(2)据图分析,①代表的物质最可能是。(填“氨基酸”、“氧气”或“NO3-”)。生物膜对K+和Cl-的通透性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低温处理法、载体蛋白抑制法、细胞呼吸抑制法都能影响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呼吸抑制法会影响图中的。(填序号)过程;已知某时间段轮藻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若想抑制K+进入轮藻细胞,而不影响其他物质进出,可选用法。
(4)图中戊表示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封闭囊泡,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囊泡膜上的靶向信号分子可以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然后通过囊泡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特定的细胞。请分析:嵌入囊泡内的药物A属于。(填“脂溶性”或“水溶性”)分子,囊泡能将药物送至特定的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
5、枯草杆菌蛋白酶广泛应用于洗涤剂、食品等行业。某研究小组利用蛋白质工程将该蛋白酶中第188位丙氨酸替换为脯氨酸、第239位谷氨酰胺替换为精氨酸、第262位缓氨酸替换为亮氨酸,结果发现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大幅度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取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信息 B、对枯草杆菌蛋白酶进行分子设计必须从预期蛋白酶的功能出发 C、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生产的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D、改造后的枯草杆菌蛋白酶可能是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催化活性提高
-
6、基因工程中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重组质粒a与感受态的大肠杆菌混合,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B、重组质粒a形成过程中,需要BamHⅠ酶和DNA连接酶 C、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转化成功的大肠杆菌 D、图中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可通过Ca2+处理法获得 -
7、将单克隆抗体与前体药物的专一性活化酶偶联(简称抗体导向酶偶联)是特异性治疗肿瘤并减少对正常细胞伤害的最新研究方向。碱性磷酸酶是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前体的专一性活化酶,医学研究中利用抗体导向酶偶联机理将碱性磷酸酶与单克隆抗体制成“生物导弹”,通过活化多柔比星使其对肿瘤细胞的DNA造成损伤,进而抑制以DNA为模板进行的生理活动,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获得单克隆抗体应首先给小鼠注射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细胞 B、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至少要经过两次筛选,其原理和目的均不同 C、生物导弹综合利用碱性磷酸酶的定向制导作用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杀伤能力 D、多柔比星不只作用于有增殖能力的细胞
-
8、现有两种不同的限制酶SpeⅠ和EcoR V,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pe Ⅰ切割相应的DNA片段后所产生的DNA片段末端是黏性末端 B、EcoR V切割相应的DNA片段后所产生的DNA片段末端是平末端 C、E. coli DNA连接酶能将Spe I和EcoR V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连接起来 D、T4DNA连接酶能将EcoRV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连接起来,但效率较低 -
9、如图是利用胚胎工程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在进行①过程之前,需要对采集到的卵子继续培养、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B、②过程通常将胚胎培养到囊胚或原肠胚再进行分割 C、③过程中可用分割针从滋养层取样,做DNA分析,鉴定性别 D、⑤过程是胚胎移植,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
10、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形的薄壁组织块,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有着多种应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⑤⑥⑦过程均经历了再分化 B、图中④和⑧过程的培养基中都有琼脂 C、植物的微型繁殖和脱毒苗的获得均需通过①④过程 D、①④和①⑧两种途径的原理均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11、研究人员从青藏高原班戈桥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细菌(BGQ-6),该菌对原油的总降解率为74.14%,且对60种烃类有较高的降解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添加石油的普通培养基能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BGQ-6 B、由单一的BGQ-6繁殖所获得的群体称为BGQ-6纯培养物 C、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BGQ-6进行计数 D、一般选择菌落数为100~300的平板进行BGQ-6菌落计数
-
12、某醋厂和啤酒厂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酒曲含有霉菌、酵母菌、乳酸菌;醋醅含有醋酸菌;糖化即淀粉水解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糯米“蒸熟”与大米“蒸煮”的目的是利于糖化和灭菌 B、发酵原理是利用真菌的无氧呼吸与细菌的有氧呼吸 C、啤酒酿造流程中适当增加溶解氧可缩短发酵时间 D、醋酸发酵过程中经常翻动发酵物,可控制发酵温度和改善通气状况 -
13、烟草植株在4~10月开花,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信息素。信息素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蛾幼虫,夜晚又可以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相关叙述或推断合理的是( )A、光信息刺激植物开花,体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深山密林,猿声尖啼”所体现的信息类型与信息素相同 C、信息素只能作用于不同种生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影响种间关系
-
14、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期,CO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等方式来抵消工厂、企业等团体或个人产生的CO2 , 实现CO2的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少CO2排放与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大增加了CO2的排放,这一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C、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都可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并且此过程离不开信息传递 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
-
15、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外貌、结构和动植物组成等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的正常进行是能量得以循环利用的重要保证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C、为维持生态平衡,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是封育和禁止放牧 D、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
1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能量沿着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鼠→鼬)流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呼吸”是指细胞呼吸过程中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B、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鼠摄入的能量中,最多有20%的能量流向鼬 D、鼬为次级消费者,其摄入量减去粪便量即同化的能量 -
17、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以上精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B、建立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C、规范人类活动、修复受损生境,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和稳定 D、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
18、为实现“亿亩荒滩(盐碱地)变良田”的目标,科学家进行了海水稻的研发。图为某些物质进出海水稻根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逆浓度进入根细胞内 B、海水稻根细胞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NO
C、蛋白B兼有物质运输、催化功能
D、蛋白A在人工提供ATP条件下能转运Na+
-
19、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甲组)和2mol•L-1的蔗糖溶液(乙组)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曲线AC和AD走势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B、通常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也可发生转录、翻译和DNA复制 C、甲组的细胞液浓度最终与所处溶液浓度相同 D、120s的时候乙二醇开始进入细胞 -
20、下列相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利用黑藻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方向时为顺时针流动,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②黑藻细胞叶绿体较大,用高倍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③还原糖、DNA的检测通常分别使用斐林试剂试剂、二苯胺试剂,鉴定时均需要水浴加热
④脂肪检测实验中滴加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⑤双缩脲试剂使用时需现配现用、等量混匀后再使用
⑥“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是质壁分离实验依据的原理之一
⑦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弱
A、2项 B、3项 C、4项 D、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