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置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下列操作中,操作方法和操作目的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方法
操作目的
A
培养基中加入NaH2PO4和Na2HPO4
提供无机盐、维持pH相对稳定
B
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干热灭菌
避免杂菌的污染
C
在划线后进行接种环的灼烧
杀死接种环上的杂菌
D
和空白培养基一同进行培养
确定培养基消毒是否彻底
A、A B、B C、C D、D -
2、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三种,其中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B、生物栖息地的丧失或碎片化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
3、如图表示某人工养殖塘内多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入以及传递的过程即为能量流动 B、草食性鱼类粪便中的能量全部为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可能呈倒置,分解者的能量来源最多 D、青虾与螺蛳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两者同化量的比值 -
4、科研人员研究了某地森林群落被大片山火烧毁后地表植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发现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喜阳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群落中占据的空间位置不同,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地表优势物种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转变过程中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和总呼吸量的差值持续增加 C、群落恢复到原森林状态后碳吸收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少,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喜阳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总生物量逐渐减少,直至彻底消失
-
5、自2021年1月1日起,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实施了长江流域的“十年禁渔”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生态效果,水生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均显示出复苏的趋势。长江江豚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江豚种群数量少,一般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十年禁渔”行动是提高江豚环境容纳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C、在2017~2022年,江豚的出生率增大,决定了种群数量增加 D、监测长江水质及其捕食种群的数量变化对促进江豚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
6、天冬是多年生攀援状草本植物,干燥块根入药,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等功效。天冬种子自然萌发率低、产量低,自然种群极小,依靠人工种植难以满足人们对天冬日益增长的需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天冬优质种苗规模化种植的有效方法。下表为不同培养基对天冬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培养基对天冬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处理
6-BA/(mg/L)
NAA/(mg/L)
诱导率/%
1
0.5
0.5
44.4
2
1.0
0.5
72.2
3
1.5
0.5
37.8
4
0.5
1.0
35.6
5
1.0
1.0
52.2
6
1.5
1.0
28.9
7
0.5
1.5
33.3
8
1.0
1.5
46.7
9
1.5
1.5
27.8
A、由上表可知,添加相应激素的培养基均能诱导天冬茎段产生愈伤组织 B、当NAA浓度相同、6-BA由0.5mg/L增加到1.5mg/L时,诱导率随之上升 C、1.0mg/L的6-BA与3种浓度的NAA组合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 D、当培养基中激素组合为6-BA1.5(mg/L)+NAA1.5(mg/L)时,天冬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 -
7、热射病(HS)是一种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引起的潜在致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核温度升高至40℃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热休克蛋白(Hsp70等)是机体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的一类热应激蛋白质,可提高细胞的耐热能力。目前,医学研究已经利用Hsp70作为生物标记物,用来监测病情的发展、评估治疗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S患者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体温异常 B、HS患者的体液大量丢失可能会导致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C、HS患者单位时间散热量增加是诱发机体产生高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D、可利用体内Hsp70建立HS预警、诊断和治疗系统,以支持临床实践
-
8、研究人员从蟾蜍胸腔中剥离了带有神经的胃,置于人工配制的生理盐水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刺激A点,胃产生蠕动,同时刺激A、B两点,胃的蠕动明显减慢。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X是传入神经,属于交感神经 B、神经纤维Y是传出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C、神经纤维X与Y支配胃肠蠕动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D、刺激A点,胃产生蠕动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
9、鱼鳞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该遗传病的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2%。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和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人群中携带鱼鳞病致病基因的概率小于2% B、9号携带鱼鳞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10号的鱼鳞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祖母 D、11号与正常男子结婚,子女不会患鱼鳞病 -
10、骡是我国劳动人民用马(2n=64)和驴(2n=62)通过有性杂交生产出来的一种役畜,具有性格温驯、耐力强、役用时间长等优点。通常我们将母本为马的骡称为马骡,母本为驴的骡称为驴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马和驴能够杂交产生骡,表明它们能自由的进行基因交流 B、骡初级性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C、马骡线粒体DNA全部来源于马,其母系遗传特性与马更为相似 D、驴骡染色体DNA多数来源于驴,其遗传特性与驴更为相似
-
11、某双链DNA分子有100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腺嘌呤4000个,该DNA复制示意图(局部)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嘧啶数与其互补链上的嘌呤数相等 B、该DNA分子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5'→3' 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法来研究DNA的复制方式 D、进行第3次复制,共需要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24000个 -
12、在放射性物质、致畸药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在染色体分配进入子细胞时,染色体在着丝粒区域发生横向分裂,可能形成以下三种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甲)、等臂染色体(乙,由两条染色体形成)、环状染色体(丙)。下列关于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形成端着丝粒染色体,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正常细胞多2条 B、等臂染色体上存在缺少基因及某些基因加倍的现象 C、等臂染色体的形成只改变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不改变染色体数目 D、着丝粒断裂形成两个环状染色体,子细胞中基因种类和数量不变 -
13、西葫芦叶的浅裂和深裂由基因A/a控制、种子的有壳和无壳由基因B/b控制、果柄的长和短由基因C/c和D/d控制。基因A和C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c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基因B、C、D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C、D同时出现时为长柄。研究人员利用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不考虑变异和互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1可产生8种配子 B、F2的表型共有8种 C、F2浅裂植株共有18种基因型 D、F2深裂短果柄有壳中纯合子占1/6 -
14、DNase酶和Caspase酶是细胞凋亡的两种关键酶。当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激活这两种酶。这两种酶一旦被激活,DNase酶能将DNA切割形成DNA片段,Caspase酶能将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成多肽,最终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病菌入侵细胞不会导致机体产生凋亡诱导因子 C、与细胞坏死相比,细胞凋亡会引起机体炎症反应 D、DNase酶和Caspase酶所作用的化学键相同
-
15、不同氧浓度条件下,酵母菌CO2与O2的气体交换相对值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H]全部转入线粒体参与反应 B、ab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丙酮酸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才能被利用 C、bc段,酵母菌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ATP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D、c点之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水的消耗和产生 -
1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嵴,增大了受光面积 B、代谢旺盛的颤蓝细菌内,线粒体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较多 C、酵母菌的液泡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 D、鸡的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
17、马拉松是一项全民喜爱的运动。比赛过程运动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心率加快,在遇到特殊情况也会引起机体出现应激反应等现象。回答问题:(1)、大量出汗导致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运动中心率加快是兴奋的结果,控制该过程的中枢位于。(3)、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应激反应是机体通过的分级调控轴,促进糖皮质激素的释放。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来升高血糖保证重要器官能量供应,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4)、为验证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调节血糖有协同作用,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①完善实验思路:
ⅰ.选取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丁4组,。
ⅱ.变量处理:甲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乙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糖皮质激素溶液;丙组,;丁组,。
ⅲ.3h后测量各组小鼠的血糖,计算平均值。
②预测实验结果:。
③分析与讨论: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除了腹腔注射外还可以灌胃,而胰高血糖素不能,其原因是。
-
18、乳酸菌在传统发酵工业和现代发酵工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乳酸菌还可应用于疫苗研发。回答问题:(1)、《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酸奶的制作方法:“牛羊乳皆可作,煎乳四五沸便止,以消袋滤入瓦罐中,其卧暖如人体,熟乳一升用旧酪半匙,痛搅令散泻,煖良久以单布盖之,明旦酪成”。传统乳奶制作时,以牛羊乳(富含乳糖)为原料,添加旧酪半匙,目的是。制作过程中酸奶会凝固,原因是 , 引起pH下降,使酪蛋白沉淀。(2)、现代发酵工业采用大规模生产,对菌种的要求更高。为减少产生基因突变菌株的可能性,应选择稳定的菌种。同时对菌种进行产酸能力测定,在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用于检测(碳酸钙反应后会产生透明圈),将稀释的菌液在固体培养基上,从相同大小的菌落中挑选菌落,保存备用。(3)、以乳酸菌为载体的菌体口服疫苗制备应用广泛。研究人员将H9N2禽流感HA2抗原基因导入乳酸菌诱导表达体系构建了重组乳酸菌。相关步骤如下:
①获得HA2抗原基因产物。提取H9N2毒株RNA,经生成cDNA,根据HA2基因全序列设计进行PCR扩增。再将PCR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标条带进行 , 储存备用。
②构建重组质粒。根据HA2基因产物和pMD18质粒部分酶切位点(如下图),选择限制酶进行酶切,再用连接,得到重组质粒。
③导入乳酸菌。将重组质粒电转化导入乳酸菌细胞。重组菌株经过一昼夜表达,用技术检测目的蛋白特异性。
④疫苗试验。疫苗试验的过程中,将相似雏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口服成功制备的重组乳酸菌疫苗、 , 以及不口服乳酸菌的雏鸡作为空白对照组。每隔7天免疫一次,每次连续3天,灌服21天后采集各组血清,检测水平。结果表明,诱导性重组乳酸菌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
19、冷流水人工养殖是利用山区河流、水库周边的冷水资源,发展高品质鱼类养殖的一种新模式,综合处理流程见下图。
(1)、冷流水人工养殖生态系统中,硅藻等生产者的能量来自。经测算该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远大于净初级生产量,原因是。若②表示该系统的物质输出,则主要以的形式输出。该系统养殖的全过程管理要求严格、精细,否则容易受到破坏,主要原因是。(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 , 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形式进行的。该人工养殖生态系统无法在物质上实现自给自足,其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3)、降解池中表水层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填成分),一般用法快速测定微生物的密度。植物吸收池内种植沉水植物,水面浮床上种植物,吸收尾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若浮床上植物过多会导致沉水植物大量减少,分析其原因是。(4)、要了解人工养殖区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可选用方法,要研究该种鱼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的方面有(答出2点)。 -
20、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器官被称为“源”,光合产物或营养物质接纳和储存部位被称为“库”。马铃薯植株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主要运向块茎贮藏。图1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图2是蔗糖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一种模型。回答问题:
(1)、提取马铃薯下侧叶片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其中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说明四种光合色素中;黄绿色的色素带距提取液划线处最近,这与有关。(2)、图1中②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将C3还原成磷酸丙糖,该产物在叶肉细胞的中被转化为蔗糖。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的大量积累会导致膜结构被破坏,进而直接影响光反应。保卫细胞中淀粉含量增加会降低气孔导度,使 , 进而抑制碳反应。(3)、据图2可知,筛管细胞(筛分子)消耗ATP形成的可驱动蔗糖逆浓度进入筛管:甲具有酶活性,乙(SUT1)是一种蔗糖转运蛋白,在成功导入蔗糖转运蛋白反义基因的马铃薯植株中SUT1的表达水平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总量 , 最终导致块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