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增加碳汇的目的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下列措施中无法实现减少碳排或增加碳汇的是( )A、保护湿地 B、植树造林 C、秸秆还田 D、动物饲养
-
2、 群落演替理论为实施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演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火灾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科学合理的人工造林可加快演替的速度 C、优势种改变是判断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环境变化是诱发演替的主要因素之一
-
3、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保护下,中国境内亚洲象数量明显增加。2002-2023年西双版纳野象谷亚洲象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使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亚洲象种群数量 B、2016-2017年,该种群新出生3头亚洲象 C、2021-2022年,亚洲象种群增长率为3% D、亚洲象种群数量增长至K值后仍然会波动 -
4、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经验,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打顶去心,果枝满头”:去掉顶芽,可以消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育 B、“要得果子好,蜂子把花咬”:蜜蜂可帮助传粉提高受精率,增加果实数量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作物可吸收有机肥中残留蛋白质,加速生长 D、“瓜熟蒂落”:乙烯含量升高可促进瓜果成熟,脱落酸含量升高可促进其脱落
-
5、 抗蛇毒毒素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关于抗蛇毒毒素血清的制备和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可用减毒的蛇毒毒素对动物多次免疫 B、从已免疫动物血液中分离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去除血细胞 C、医务人员需根据毒蛇种类为患者注射对应抗蛇毒毒素血清 D、患者体内蛇毒记忆细胞是因注射抗蛇毒毒素血清而产生的
-
6、 长跑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呼吸加快、大量流汗等生理现象,但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分析血浆pH稳定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流汗排出了无机盐 B、喝碱性饮料以中和乳酸 C、内环境中存
H2CO3缓冲对 D、呼吸过快时O2摄入和CO2排出均减少
-
7、 研究人员观察到川金丝猴为黄色毛发、滇/缅甸金丝猴为黑色毛发、黔金丝猴为黑灰色—黄色的镶嵌毛发,因此对金丝猴属5种金丝猴进行研究,证实黔金丝猴起源于187万年前川金丝猴祖先群与滇/缅甸金丝猴祖先群的杂交后代,其遗传信息约70%来自川金丝猴祖先群,30%来自滇/缅甸金丝猴祖先群。下列结论无法得出的是( )A、杂交促进了金丝猴间的基因交流,是黔金丝猴形成的重要因素 B、黔金丝猴毛色是有别于祖先群的新性状,该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C、黔金丝猴毛色的形成是遗传和所处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黔金丝猴群体中黄色毛发的基因频率大于黑色毛发的基因频率
-
8、 云南省是著名的鲜花产地,所产鲜花花色鲜艳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花青素苷是决定被子植物色彩呈现的主要色素物质,花冠中糖类或被紫外光激活的紫外光受体均可促进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增加花青素苷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云南平均海拔高,紫外光强,能够促进花青素苷的合成 B、鲜切花中花青素苷会缓慢降解,在浸泡液中添加适量糖可延缓鲜花褪色 C、云南平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呈色 D、鲜花中花青素苷的含量,与紫外光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
9、 某二倍体动物(2n=4)的基因型为GgFf,等位基因G/g和F/f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细胞分裂示意图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B、
C、
D、
-
10、 研究发现,细胞蛇是一种无膜细胞器,其在果蝇三龄幼虫大脑干细胞中数量较多而神经细胞中几乎没有;在人类肝癌细胞中数量比正常组织中多。据此推测细胞蛇可能参与的生命活动是( )A、细胞增殖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
-
11、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协助扩散转运物质需消耗ATP B、被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C、载体蛋白转运物质时自身构象发生改变 D、主动运输转运物质时需要通道蛋白协助
-
12、 生物兴趣小组从橘子果肉中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操作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缓冲液可以用蒸馏水代替 B、匀浆的目的是释放线粒体 C、差速离心可以将不同大小的颗粒分开 D、该线粒体可用于研究丙酮酸氧化分解 -
13、 化学元素含量对生命活动十分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缺镁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 B、哺乳动物缺钙会出现抽搐症状 C、人体缺铁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症 D、人体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
14、RCA是一种核基因(rca)编码的叶绿体蛋白。为研究RCA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理,科研人员构建反义rca基因表达载体(rca基因反向插入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大豆细胞,成功获得rca基因沉默的转基因品种(如图1),①~⑥表示相关过程。(1)、参与过程①的酶有(答两种即可),若反转录PCR产物中除了目的基因外有其他DNA片段存在,原因可能是(答2条)。已知①过程rca基因的b链和获取它的模板mRNA互补,依据图1中给出的引物1设计区的碱基序列及限制酶的信息,从5'端到3'端写出引物1的碱基序列(只写出前8个碱基即可)。(2)、过程②用C4pdk启动子替换Ti质粒上原有启动子的目的是 , 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 , ⑤过程后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出转化成功的大豆细胞。(3)、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大豆和转基因大豆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Rubisco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一种关键酶)。据图分析,RCA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理是。
-
15、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庄严承诺。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滨海生态系统,是当下我国“双碳”战略研究的热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涵盖了碳在各圈层间的输入、输出以及储存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沿着的渠道进行。据上图分析,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碳输入除来源于生产者固定大气中的CO2外,还来源于;碳输出中的纵向碳损失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释放CO2。(2)、红树林中的有机碳除埋藏于土壤外,还储存于中。研究发现,相较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红树林土壤能长期封存有机碳。从红树林所处非生物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是。(3)、科研人员基于大数据分析,建构不同气候情景下未来某地红树林面积变化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型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量越高,人类对红树林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时间会(填“越长”或“越短”)。调查发现,该地红树林向陆一侧建造有大型人造海堤。已知红树林能自然迁移以适应变化的环境,预测温室气体高排放条件下,该人类活动对红树林造成的结果是。 -
16、水稻是雌雄同花一年生植物。已知水稻的叶形、株高、育性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M/m控制,野生型表现为宽叶高秆雄性可育。为获得宽叶高秆雄性不育个体以用于杂交育种,现将野生植株甲与窄叶矮秆雄性不育突变体乙杂交,F1表现为宽叶矮秆雄性可育,F1自交得F2。F2表现为宽叶矮秆雄性可育:宽叶矮秆雄性不育:宽叶高秆雄性可育:窄叶矮秆雄性可育:窄叶矮秆雄性不育:窄叶高秆雄性可育=6:3:3:2:1:1。(1)、亲本的基因型为。上述杂交实验并没有出现所需的宽叶高秆雄性不育个体,从相关基因的角度分析,具体原因最可能是。(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也不同,可用于基因定位。为了对水稻的叶形基因A/a进行染色体定位,对植株甲、乙、F1以及F2提取DNA,表型一致的DNA作混合样本,用不同的SSR引物扩增不同样本的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左图,据电泳结果推测,A/a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理由是。(3)、通过水稻的无融合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的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繁殖过程)可解决杂交水稻需要每年制种的问题。水稻无融合生殖受两对基因控制:含基因E的植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减数分裂Ⅱ正常进行,使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基因F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植株。雄配子的发育不受基因E、F的影响。右图表示部分水稻品系杂交的过程。子代中植株Ⅱ自交产生的种子基因型是。应选择基因型为的植株通过无融合生殖制备杂交,可以无需年年制备种子。
-
17、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研究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机制对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图1表示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WT)、CDK8缺失突变体(cdk8)和AHL10缺失突变体(ahl10)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基因1编码的铁氧还蛋白主要参与NADPH的形成。基因2为盐胁迫响应基因,可减弱盐胁迫对基因1的影响,S蛋白能抑制基因2的表达。
(1)、据图1可知,随着盐浓度的升高,WT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是。CDK8对植物在盐胁迫下维持光合能力具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2)、为进一步探寻CDK8在盐胁迫下调控光合能力的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相关基因表达量和S蛋白招募量(图2)。盐胁迫下基因1的表达量 , 该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研究发现,CDK8通过直接磷酸化AHL10来促进其降解,推测CDK8在盐胁迫响应中调控光合能力的分子机制:。(3)、据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提高作物耐盐性的育种策略:。 -
18、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某医学小组随机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表:(控制耳垂的基因用A、a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亲代表型
子代表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双亲全有耳垂
双亲只有一方有耳垂
双亲全无耳垂
有耳垂
120
120
0
无耳垂
24
98
216
A、根据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B、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 C、根据第三组家庭的调查结果,可以基本判断判断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D、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3:1,是因为抽样的样本太少 -
19、见手青是最常见的引起中毒的菌类,中毒常见表象有眼睛周围貌似都有小人在跳舞,有七彩小蘑菇在旋转,严重的会有幻觉,比如看到家里到处是火,自己则拿着盆子浇水扑火等。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毒素伤及神经;另外还有昏睡不醒、感觉到头重、眼睛干涩难耐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用见手青引起的幻觉主要与大脑皮层有关 B、中毒的人产生幻觉的过程发生了非条件反射 C、毒素与兴奋剂、毒品可能都是通过突触起作用 D、中毒的人体内由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共同完成神经调节功能
-
20、甲和乙分别为两株玉米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欲通过一代杂交验证所遵循的遗传规律,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A、甲植株自交,验证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乙植株自交,验证A、a基因与B、b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甲、乙植株杂交,验证A、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甲自交,验证B、b基因与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