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研究发现,肝脏肿瘤患者体内促进肿瘤血管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加速肿瘤细胞快速分裂的纺锤体驱动蛋白(KSP)这两种蛋白质过量表达。据报道,有一种能够治愈癌症的新型药物(ALN-VSP)可以直接阻止细胞生成致病蛋白质。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下图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过程准确进行的原因有(答出1点即可)。(2)、②过程需要的酶是。对于小麦的根尖细胞来说,能发生②过程的场所有。(3)、③过程中tRNA的作用是 , 此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填“a→b”或“b→a”)。图中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这种现象的意义是。(4)、根据题干信息推测新型药物(ALN-VSP)影响图中过程(用序号表示)。 -
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
灰身×灰身
长翅×残翅
F1
灰身:黑身=3:1
长翅:残翅=1:1
(1)、由实验一的结果能够判断显性性状为 , 但不能判断等位基因B/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想通过调查F1确定B/b基因的所在位置,则可观察并统计F1中黑身果蝇的性别,若 , 则B/b 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若 , 则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并不能判断长翅和残翅的显隐性,让F1表型相同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后代 , 则所选材料的表型为显性性状;
若后代 , 则所选材料的表型为隐性性状。
-
3、下图①~⑥为某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填序号),属于有丝分裂的是(填序号),②中含有个染色体组。(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填序号),具体是在(填分裂方式及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自由组合。 -
4、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科研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如下三种不同实验处理,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某个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如图1所示;作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实验的自变量有(至少答出两点)。(2)、各种作物乙组光合作用速率均大于甲组,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CO2增加,单位时间内图2中的(填生理过程序号)加快,产生的物质在光反应提供的等物质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葡萄糖也增加,故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作物的叶肉细胞内化合物X产生的场所是。(3)、比较甲、乙两组的结果可知,CO2浓度倍增时,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发生倍增。研究人员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答出1点即可)。(4)、丙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原因可能是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会(提高/降低)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的活性,恢复为大气CO2浓度后,光合速率比甲组低。 -
5、结合下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性别决定类型
相对性状及基因所在位置
果蝇
XY型:XX(雌)XY(雄)
红眼(W),白眼(w),X染色体上
鸡
zw型:zz(雄)zw(雌)
芦花(B),非芦花(b),Z染色体上
A、红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一定全部是红眼 B、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红眼:白眼=1:1,雄果蝇全为白眼 C、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 D、芦花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 -
6、下列是有关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与甲、乙、丙、丁四个系谱图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 B、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 C、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 D、甲、乙、丙、丁都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病的系谱图 -
7、正常雌性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细胞中,两条 X 染色体会随机有一条失活,高度浓缩形成巴氏小体,且该细胞的所有后代均是同一条染色体处于失活状态,而正常雄性则无巴氏小体的存在。含有Y 染色体的玳瑁猫的性别为雄性,皮毛黄色和黑色分别由位于 X 染色体上的 A和a基因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巴氏小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 B、黄毛雄性玳瑁猫和黑毛雌性玳瑁猫杂交,后代雌猫皮毛会出现黑色和黄色两种斑块 C、XaXa个体出现黄色斑块的原因可能是a发生基因突变且其所在的染色体未形成巴氏小体 D、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的玳瑁猫个体为雄性,其体细胞内不含有巴氏小体
-
8、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a、b、c、d表示蚕豆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丙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0~19.3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时长为19.3小时 B、图乙c区细胞生长较快,是观察有丝分裂最佳区域 C、需对根尖先后进行解离、染色、漂洗,再制成临时装片显微观察 D、图丙中细胞周期先后顺序为D→B→C→E→A -
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除了图甲所示的类型外,还有碱基的增添和缺失 B、图乙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含B和b,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丙中①所示的变异类型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 D、图丙中②所示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10、下图为染色体上DNA 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的模板是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B、该过程既有氢键的断裂,又有氢键的形成 C、图中DNA分子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双向复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多起点同时开始复制的方式提高了DNA复制的速率 -
11、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实验1中b的放射性偏高,则这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B、若实验2中c的放射性偏高,则这与④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 C、实验1中子代T2噬菌体均无放射性,实验2中部分子代T2噬菌体有放射性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12、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基因D/d、R/r独立遗传。让基因型为DdRr和ddRr的水稻杂交得到F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4种 B、F1有4种表型 C、F1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8 D、F1有4种基因型
-
1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即同一植株上有雌、雄两种单性花)植物,将纯种甜玉米与纯种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非甜玉米果穗上结的非甜玉米籽粒全是杂合子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玉米植株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D、甜玉米果穗上结的甜玉米籽粒全是纯合子
-
14、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接近3:1,最关键的原因是( )A、
B、
C、
D、
-
15、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科学研究思路 B、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C、创造性地运用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D、选择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都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果
-
16、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生物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描写兰花的诗句“能白更能黄,无人亦自芳”中的“白花”与“黄花” B、《木兰诗》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眼迷离”与“脚扑朔” C、李清照描写海棠的诗句“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肥”与“红瘦” D、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的“苔花小,牡丹大”
-
17、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稳定性差异 C、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D、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
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几位科学家研究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需氧细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B、希尔利用离体叶绿体证明光合作用中氧气的产生和糖类的合成是同一个反应 C、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氧元素全部来自水 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发现小球藻光合作用中碳原子转移途径CO2→C3→糖类
-
19、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韭黄进行相关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纸层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磨时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过滤时选用滤纸效果更好 B、画滤液细线时要连续画2~3次,分离色素时,层析液应该触及滤液细线 C、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最小的是图中的4 D、韭黄中缺少的色素是叶绿素,它们主要吸收蓝紫光 -
20、水稻恶苗病主要由镰刀菌引起,是水稻苗期至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实验,从水稻根基土壤中筛选水稻恶苗病拮抗菌,并探究其抗菌机制。相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需从(填“患病”或“健康”)的水稻根基土壤获取菌株。步骤②和③中“a”表示。接种后在28℃条件下培养1-2天,根据对步骤④中获得的纯培养物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2)、按照步骤⑤进行拮抗菌筛选,在甲处接种等量的拮抗菌菌株J1、J2后,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的抑菌效果更佳,依据是。该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操作是。
(3)、用去除拮抗菌菌株J1后的无菌发酵液处理病原菌菌丝体,发现菌丝明显变短,推测拮抗菌抑菌的原理是。(4)、实验筛选出的菌株需要先进行大田种植试验以检测防治效果,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