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番茄植株不耐高温,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32℃,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PSI和PSⅡ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A~E表示相关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B表示 , 叶绿体基质位于(填“I”或“Ⅱ”或“I和Ⅱ”)侧,H+从Ⅰ侧到Ⅱ侧(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2)、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温度和光强组合对番茄植株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可知,在强光和40℃条件下,番茄的光合速率相对值(填“较低”或“较高”),请推测原因可能是

    (3)、已知D1蛋白是一种对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和蛋白质活性起保护作用的关键蛋白。水杨酸(SA)是一种与抗热性(较高温)有关的植物激素。为避免较高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温度会降低细胞内D1蛋白的含量而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在正常和较高温度下,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SA)均可促进D1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产量。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只写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

  • 2、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止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的研究数据如图:

    (1)螺的活动范围小,获得实验数据可通过样方取样,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鸭稻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圆田螺属于 , 它和凸旋螺之间构成关系,水稻种群中碳的输出除水稻呼吸途径外,还有(答出一条即可)。

    (4)科研人员还发现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

    (5)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演替。

  • 3、2024年3月,中科院发表论文揭示了棕白色细毛大熊猫七仔(图1中7号个体)的棕色毛发原因最可能是色素沉着相关基因B中25个碱基对缺失突变,突变后基因记作B1。大熊猫毛发粗、细分别由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对图1中部分个体的两对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得到电泳图,结果见图2。条带1、2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条带3、4表示另一对等位基因。结合相关图示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1可知棕色表型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B1纯合所致 B、基因B1转录出的mRNA比原基因的转录产物少25个碱基 C、图1中5号个体控制毛色的基因型为BB或BB1 D、1号与4号个体所生后代中表型为黑色细毛发的概率为0
  • 4、端粒学说认为细胞在每次分裂过程中都会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碍而不能完全复制它们的 染色体,因此最后复制DNA序列可能会丢失,最终造成细胞衰老。科学家发现,在生殖细胞, 胚胎组织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加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除生殖细胞、胚胎组织细胞以外,其他的正常细胞中也含有端粒酶基因 B、在癌细胞中端粒酶中的 RNA 可催化染色体 DNA 的合成 C、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通过抑制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来实现 D、细胞凋亡与染色体 DNA 随复制次数的增加而缩短有关
  • 5、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冶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表达错误的是(  )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 B、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C、为防止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
  • 6、内质网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只有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才会经囊泡运往高尔基体。未完成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当超过内质网质量控制能力的限度时,会造成内质网的损伤,从而引起UPR(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缓解内质网的负担和损伤。下列描述属于UPR的是(       )
    A、增加折叠酶的数量,促进蛋白质完成折叠 B、降低内质网膜的流动性,减少囊泡的形成 C、激活相关的蛋白质降解系统,水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D、影响细胞中相关核酸的功能,减少分泌蛋白质的合成
  • 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正确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凤梨,可促其成熟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8、下图表示人体在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假设能量全部来自糖类的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米跑时,人体产生的CO2主要由厌氧呼吸产生 B、1500米跑时,两种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量不相等 C、跑步距离越长,厌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D、马拉松跑时,糖类分解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肌肉收缩
  • 9、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简要流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分别应用了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B、细胞培养中需提供5%CO2 , 目的是调节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C、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A,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 10、某研究人员为获得甘蓝和萝卜体细胞杂交植株,设计了下图所示技术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无菌水洗涤去除图中所用的酶来纯化原生质体 B、诱导愈伤组织出芽通常使用两类植物激素,其中生长素起主要作用 C、可以用离心或聚乙二醇融合等方法将原生质体A和原生质体B人工(删除)诱导融合 D、取材选用植株生长点附近细胞进行培养将增大再生植株品质退化的概率
  • 11、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先以自身的RNA为模板翻译出相关蛋白质,随后才进行复制,最后由病毒RNA和蛋白质组装成正链RNA的病毒颗粒,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链RNA上含有多个起始密码子 B、过程①②③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同 C、过程②③需要的物质X分别是RNA复制酶和RNA逆转录酶 D、①过程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完成
  • 12、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中有两个四分体,发生过交叉互换 B、细胞②有四个染色体组,可来自于细胞① C、细胞③中有同源染色体,也有等位基因分离 D、细胞③、④可以来自于同一个卵原细胞
  • 1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都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的 B、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第二和第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 C、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都是由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D、识别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依赖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 14、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 B、某种植物由于土壤湿度的差异,在草地水平方向上呈现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 15、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进化历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交种甲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 这说明一粒小麦和节节草之间存在。与二倍体相比,最终培育的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优点是(答出2点即可)。
    (2)、杂交种甲培育成普通小麦的方法可用一定浓度的处理芽尖,作用原理是
    (3)、根据普通小麦的进化历程,我国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黑麦(2n=14)与普通小麦培育出了既高产又适应高原环境的八倍体小黑麦(8n=56)。简要写出该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思路:
  • 16、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红色,利用射线照射野生型红眼果蝇,获得3种浅红眼突变体甲、乙、丙。利用野生型果蝇作父本分别和突变体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F1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

    实验一

    甲×野生型

    红眼

    红眼

    红眼:浅红眼=3:1

    红眼:浅红眼=3:1

    实验二

    乙×野生型

    红眼

    红眼

    红眼:浅红眼=3:1

    红眼:浅红眼=3:1

    实验三

    丙×野生型

    红眼

    浅红眼

    红眼:浅红眼=1:1

    红眼:浅红眼=1:1

    (1)、根据三组实验分析,3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是果蝇,在X染色体上的是果蝇。
    (3)、若要判断甲、乙突变体果蝇的突变基因是否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进行判断,写出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及结论:

    , 则二者的突变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 则二者的突变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17、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图解;图2表示该果蝇体内某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果蝇基因型为。若只考虑图示基因,该果蝇减数分裂可形成种基因型的配子。
    (2)、图2中③→④阶段有条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段,形成个四分体。
    (3)、若该果蝇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配子,只考虑一次分裂异常,则该配子产生的原因是
  • 18、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植物根除了吸收无机氮(NH4+、NO3-),有的也吸收小分子有机氮,如甘氨酸。本实验通过水培白菜,探讨不同甘氨酸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植物有机氮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净光合速率

    气孔开放程度

    叶绿素含量

    μmol·m-2·s-1

    mmol·m-2·s-1

    mg·kg-1

    ①对照组

    4.10

    450.00

    0.51

    ②添加甘氨酸10.0mmol·L-1

    14.17

    418.33

    0.73

    ③添加甘氨酸20.0mmol·L-1

    9.00

    185.67

    0.64

    (1)、甘氨酸是土壤中含量较高的游离氨基酸,也是分子量最小、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甘氨酸中的氮元素除了构成叶绿素外,还可参与构成光合作用的哪些物质?(写出2个即可)。
    (2)、光补偿点指的是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请比较第②组和第③组条件下的光补偿点:第②组(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第③组。
    (3)、表中第③组气孔开放程度明显低于第①组,最可能的原因是
    (4)、结合该实验结果可知白菜根可以吸收并利用甘氨酸。白菜吸收利用甘氨酸的氮元素后,在根和叶的分配比例是怎样的?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
  • 19、脂滴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单层膜球状结构,内储存有脂肪和胆固醇等中性脂质。当机体缺乏营养时,有的脂滴可通过脂滴自噬分解为脂肪酸,进一步通过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其产生和代谢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脂滴来源于(填细胞器)。请在框中画出脂滴膜上磷脂分子的分布

    (2)、脂滴中储存的胆固醇在人体中的作用有
    (3)、溶酶体的水解酶合成场所为(填细胞器),发生脂滴自噬后,脂滴中的脂肪会被分解成和脂肪酸。
    (4)、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需先转化成乙酰CoA,再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糖类和脂质代谢可通过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乙酰CoA联系起来。据此推测图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具体为
  • 20、Alport综合征(又称遗传性肾炎)是一种X染色体上C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女性患者发病晚,有一个C基因突变就致病,少数女性患者症状较轻;多数男性患者发病早,症状更严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该病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 C、患病家系的女性生育前应进行基因检测 D、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该病的发病率
上一页 535 536 537 538 5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