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是一个曲折又艰辛的过程,不同时代的多位科学家最终阐明了细胞的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 B、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 C、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高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 D、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可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
2、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 B、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的基本相同 D、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四种化学元素依次是C、H、O、N
-
3、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用较小的光圈 B、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C、由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时物镜碰到装片,可能是切片标本厚度超标所致 D、由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细胞变大,细胞数目变少
-
4、2024年3月北京大学薛进庄教授带领的考察团在醴陵发现距今3.6亿年左右的古植物化石资源,该发现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有着重要科研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古植物化石的发现可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古植物进化的实质是古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地球3.6亿年前的特殊环境使得古植物产生更有利于其生存与繁殖的变异 D、将古植物化石中DNA 与现代植物DNA进行比较,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
-
5、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Angiozyme是针对肾癌的核酶药物,它能与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的mRNA进行特异性结合并将其切割,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的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 B、原癌基因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Angiozyme阻断VEGFR-1基因的翻译 D、肾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
-
6、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将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放置在接种了细菌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再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重复实验2次,记录每代抑菌圈的直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区应放置不含抗生素的无菌滤纸片 B、随培养代数增多,抑菌圈的直径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 C、抗生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导致抑菌圈直径逐代变小 D、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耐药性变异对该细菌来说是有利的 -
7、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植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受精卵时期全部死亡。现有该植物的一个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自交产生的F1成熟植物中AA和Aa的比例为( )A、5:4 B、3:2 C、1:1 D、2:1
-
8、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技术,发现了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 B、萨顿以蝗虫为研究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且提出基因型及表型的概念 D、摩尔根等人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绘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
-
9、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互换 B、配子中染色体的多样性主要与图②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关 C、按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图中各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③①②④ D、图①细胞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此时每条染色体上都只含一个DNA分子 -
10、如图为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方式 B、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上的碱基数目相同 D、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的 5'端向3'端移动 -
11、CL31是一种新型减肥药,为了研究该药物作用机制,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脂肪细胞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各组对应的处理方式标注于条形图下方。)下列有关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本实验的组1和组2为对照组 B、小鼠脂肪细胞存在肾上腺素受体,使其对肾上腺素产生响应 C、组3和组4的结果证明CL31可以阻断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 D、CL31具有肾上腺素样作用,通过增强脂肪细胞分解代谢达到减肥目的 -
12、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蘖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蘖可能增多 B、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 C、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
-
13、醉氧反应,也称为“脱适应反应”或“低原反应”,是指人在适应低氧环境后,重新进入氧气含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其症状主要包括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与醉酒相似,故称之为醉氧反应。醉氧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具有个体差异,一般1~2周可自行消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久居青藏高原的人进入平原时,可能会出现醉氧反应 B、人体会发生醉氧反应,说明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能力有限 C、醉氧的发生与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有关 D、发生醉氧反应时,适当休息有助于醉氧反应的缓解
-
14、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15、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B、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
16、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牧场,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发现某草原群落中贝加尔针茅生活力强、个体数量多和生物量 , 据此判定贝加尔针茅是该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殖,对群落的和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2)、为探究草原放牧强度和氮素施加量对草原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
①思路:设置不同水平的氮素添加组,每个氮素水平都设置处理,一段时间后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功能特征等指标进行检测。其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法。
②结果: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
③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氮素添加组之间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过度放牧会导致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 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过度放牧使适口性好的植物先被家畜采食,使其与适口性的植物竞争资源时容易处于劣势。
(3)、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既要保护草场资源,又要肉、奶高产,保证牧民经济效益,根据逻辑斯谛增长(“S”形增长)原理,牧民应将家畜种群数量维持在水平。 -
17、西南大学罗克明团队揭示了高温抑制拟南芥花序茎中维管发育,导致植株细弱、勿倒伏。如图所示,温度信号关键因子 PIF4通过抑制 MIR166 表达以释放转录因子HB15,抑制HD-ZIPIII基因表达,进而影响花序茎中的维管束数目和细胞壁形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还有可能通过降低解旋酶活性进而抑制基因表达影响生物性状 B、由图可知高温可导致维管束数目减少,推测维管束可能起机械支撑作用 C、高温时, PIF4 和 HB15 含量增加, HD-ZIPIII 基因表达产物促进维管束和细胞壁的形成 D、本研究可为遗传改良茎秆强壮、适宜高温地区栽种的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
18、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酒精(又称为乙醇)也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以下表格中相关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洋葱选材部位
酒精使用情况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洋葱管状叶
用无水乙醇,不能用95%的乙醇加其它的物质来代替
B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
体积分数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15%的盐酸1:1混合
C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洋葱根尖
95%的酒精有两方面的用途
D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洋葱鳞片叶
95%的酒精溶解蛋白质,析出DNA
A、A B、B C、C D、D -
19、克里克虽然是英国物理学家,但他在生物学科领域却也做出了许多的贡献,以下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克里克和沃森共同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并发现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 B、克里克和沃森共同提出并确定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克里克首先预见并提出了中心法则 D、克里克第一个用实验证明了遗传密码中3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
-
20、如图是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因素等的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表示种群密度,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有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调查 B、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外因的影响 C、年龄结构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内因,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数量变化有增长、波动等,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为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