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
  • 2、密闭小室内生长的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3、间歇光是一种人工光源,能够实现极短时间的照光和极短时间的黑暗轮番交替,光和暗的时间均为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结果发现,用一定量的光照射果树叶片,相同的光照时间下,间歇照射比连续照射的效率要高,分析其原因是
  • 4、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苹果幼苗光合作用暗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但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苹果幼苗光合作用暗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有(答出2种原因即可);氧气的产生速率继续增加的原因是
  • 5、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提取叶绿体色素时,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的依据是
  • 6、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上,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 , 色素的作用是
  • 7、判断有关光合作用说法的正误
    (1)、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
    (2)、用纸层析法分离生菜绿叶中的色素,最下方的色素带是叶绿素b。( )
    (3)、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4)、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C314C5(14CH2O)。( )
    (5)、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
    (6)、夏季晴天,植物出现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
    (7)、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则叶绿体内NADPH含量下降。( )
    (8)、“稻如莺色红(水稻盈实),全得水来供”,其原理是水分越充分,越能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
  • 8、判断有关细胞呼吸说法的正误
    (1)、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
    (2)、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
    (3)、酵母菌与好氧细菌均可进行有氧呼吸,二者参与消耗氧气的酶附着部位相同。( )
    (4)、若用同位素18O标记O2参与线粒体的有氧呼吸, 一段时间后有氧呼吸的产物H2O和CO2中均可检测到18O。( )
    (5)、在现代储存技术中,可以利用控制环境中的气体比例,创造无氧环境抑制谷物的有氧呼吸。( )
    (6)、与玉米种子相比,花生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播种时宜浅播。( )
    (7)、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 )
    (8)、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
  • 9、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铜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室温9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号

    1

    2

    3

    4

    5

    6

    7

    硫酸铜浓度/ (mmol·L-1)

    0

    0.001

    0.01

    0.1

    1

    10

    100

    产氧速率/

    [mL·(30 s)-1]

    42

    43

    36

    21

    7

    2

    0

    45

    42

    37

    23

    6

    2

    0

    43

    40

    35

    24

    7

    3

    0

    产氧速率平均值/ [mL·(30 s)-1]

    43.3

    41.7

    36

    22.7

    6.7

    2.3

    0

    酶相对活性/%

    100

    96.2

    83.1

    52.3

    15.4

    5.4

    0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硫酸铜浓度,观测指标为氧气的产生速率 B、将第7组的硫酸铜稀释至0.1 mmol·L-1时,该组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 C、第2组与第5组实验中过氧化氢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有所不同 D、若将室内温度提高至35 ℃,则第7组实验中的产氧速率可能会大于零
  • 10、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某研究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关于脲酶和相关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其自变量是铜离子浓度 B、铜离子降低脲酶的活性可能是因为其影响了酶的空间结构 C、由图可知,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可能在60 ℃以上 D、生物产生的脲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活性
  • 11、酶A、酶B与酶C是科学家分别从菠菜叶、酵母菌与大肠杆菌中纯化出的ATP水解酶。研究人员分别测量三种酶对不同浓度ATP的水解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速率相对值达到400时,酶A所需要的ATP浓度最低 B、在相同的ATP浓度下,酶A催化最终产生的ADP和Pi量最多 C、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时,需要ATP提供能量才能发挥作用 D、各曲线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酶C所需要的ATP浓度最低
  • 12、 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甲中溶液

    (0.2 mL)

    乙中溶液

    (2 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s

    50s

    100s

    150s

    200s

    250s

    肝脏

    提取液

    H2O2

    溶液

    0

    9.0

    9.6

    9.8

    10.0

    10.0

    FeCl3

    H2O2

    溶液

    0

    0

    0.1

    0.3

    0.5

    0.9

    蒸馏水

    H2O2

    溶液

    0

    0

    0

    0

    0.1

    0.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 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250 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 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13、NTT是叶绿体内膜上运输ATP/ADP的载体蛋白,负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ATP转运至叶绿体基质,同时将叶绿体基质中等量的 ADP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从而满足叶绿体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合成等依赖ATP的代谢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与ADP比值变化会影响NTT对ATP/ADP的转运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其元素组成是C、H、O、N、P C、NTT缺失突变体可能导致类囊体的薄膜结构缺陷 D、NTT每次转运ATP和ADP时,自身构象均会发生改变
  • 14、M蛋白参与蛋白质的囊泡运输,它们有两种状态,结合GTP的活跃状态和结合GDP的不活跃状态。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碱基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TP丢失2个Pi后可参与DNA的合成 B、M蛋白由不活跃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可以释放能量 C、GDP可以在细胞内大量存在,但GTP含量与其相反 D、M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可能导致细胞内运输分泌蛋白的囊泡不能形成
  • 15、 
    (1)、人体内ATP的含量很少,但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内ATP总含量并没有太大变化,原因是
    (2)、唾液淀粉酶在90 ℃环境中处理后,再增加底物,反应产物的总量不再增加,其原因是
    (3)、有机溶剂与重金属离子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原因是有机溶剂与重金属离子和蛋白质类酶上的某些化学基团结合,使酶的活性完全丧失。当人误食了含有重金属的食物或农药后,有一种应急措施就是赶紧给病人喝大量牛奶或豆浆,原因是 
    (4)、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鉴定淀粉是否分解一般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是因为
    (5)、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pH从13调为7后,淀粉含量不会明显减少,原因是
    (6)、在生产蓝莓汁时,可加入适量的果胶酶提高蓝莓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若以蓝莓汁的体积作为实验结果的检测指标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则酶的最适用量是指
  • 16、判断有关细胞代谢中酶说法的正误
    (1)、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2)、“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应先在各组酶液中加入底物再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 )
    (3)、在探究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同。( )
    (4)、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催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
    (5)、过氧化氢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具有高效性。( )
    (6)、新鲜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可用于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7)、因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酶应该在最适温度下保存。( )
    (8)、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9)、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底物和酶混合前在酶液中加入缓冲物质属于加法原理的使用。( )
  • 17、判断有关细胞代谢中ATP说法的正误
    (1)、ATP 和DNA、NADPH、RNA所含元素的种类不同。( )
    (2)、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3)、细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水解直接供能的。( )
    (4)、ATP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可与多种功能蛋白结合,使其磷酸化而导致活性改变。( )
    (5)、ATP中的A可以作为核酶(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
    (6)、ATP断裂两个特殊化学键产生的腺苷一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 )
    (7)、生物体内催化ATP合成的酶的最适温度在37 ℃左右。( )
    (8)、ATP中的特殊化学键既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
  • 18、 冰叶日中花(简称冰菜)是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其茎、叶表面有盐囊细胞,如图表示盐囊细胞中4种离子的转运方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X运输Na+有利于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含量,提高耐盐性 B、P型和V型ATP酶转运H+为NHX转运Na+提供动力 C、CLC开放后H+和Cl-顺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D、一种转运蛋白可转运多种离子,一种离子可由多种转运蛋白转运
  • 19、物质进入细胞的“载体假说”认为:载体首先与待运输的膜外物质结合成复合体,然后此复合体转向膜内,将运输的物质释放到膜内,载体再恢复原状,继续与新的待转运物质结合,其运输过程如图所示(图中R为载体蛋白;M0为膜外的物质;MR为复合体;Mi为膜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R获得能量后发生去磷酸化,旋转变形后继续转运物质Mi B、通过该方式运输会使Mi和M0在细胞内外的浓度趋于一致 C、生长素和生长激素都可以通过该方式在相邻细胞之间进行运输 D、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发生的质壁分离与自动复原现象不能用该假说解释
  • 20、某同学采用藓类小叶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进行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的鉴定,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结构B为叶绿体,叶绿体的绿色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B、图甲的A中充盈的是蔗糖溶液或葡萄糖溶液,此时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或葡萄糖溶液 C、若在某种溶液中液泡体积如图乙所示,可推断该溶液很可能是葡萄糖溶液 D、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还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和细胞液浓度
上一页 408 409 410 411 4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