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中约80%左右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人(感染乙肝病毒)转变而来的。临床常采用手术、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肝癌。图1表示乙肝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1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其中第二个信号为
    (2)、某人体检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ABSAG)呈阴性(一),乙肝抗表面抗原抗体(AB-SAB)呈阳性(+)(“+”表示有,“一”表示没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依靠自身免疫机能对抗癌细胞是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热点。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对转录后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对肝癌细胞中的miRNA测序发现,包括miR-140-3p.2在内的多种miRNA表达显著变化。为探究miR-140-3p.2对CD8+T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某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图2所示。

       

    肿瘤细胞通过高表达PD-L1,与CD8+T表面的PD-1结合(见图3),使得T细胞将肿瘤细胞识别为正常细胞。结合实验结果可知,miR-140-3p.2会(填“促进”或“抑制”)CD8+T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推测其发挥该作用的机理是

    (4)、为进一步验证miR-140-3p.2的作用,研究团队利用裸鼠(没有胸腺)移植癌细胞,构建患癌模型鼠。利用裸鼠构建患癌模型鼠的原因是

    对照组的设计:。实验组:给模型鼠注射包裹的miR-140-3p.2。

  • 2、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临床特征的代谢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可能引发各种组织的病变。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所致,2型糖尿病在我国占据了糖尿病总人数的90%以上。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释放 , 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2)、药物A能够诱导小鼠患糖尿病。科研人员以正常甲鼠和药物A诱导的糖尿病乙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抗原一抗体检测,实验结果如下表。


    甲鼠血清

    乙鼠血清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一”

    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甲鼠细胞胰岛

    素受体蛋白

    +

    乙鼠细胞胰岛素

    受体蛋白

    +

    药物A诱导小鼠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 , 这属于型糖尿病。

    (3)、1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前,需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如何有效降低因胰岛素剂量偏差导致的低血糖风险一直是血糖管理的难点。某团队研发了一款名为“i一胰岛素”的新型胰岛素,注入体内后可与细胞结合,对血糖进行智能调控,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剂的结构和(填一种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i一胰岛素”不仅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结合,还能和特异性结合。“i一胰岛素”能避免胰岛素注射过量导致的低血糖风险。请结合上述信息写出理由:

  • 3、种群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不同物种的甲、乙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随时间推移种群密度逐渐增加,a为种群延续所需的最小种群数量所对应的种群密度;甲、乙中有一个种群个体间存在共同抵御天敌等种内互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种群存在种内互助 B、由a至c,乙种群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逐渐增多 C、由a至c,乙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呈“J”形 D、a至b阶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4、甲、乙、丙三种啮齿动物共同生活在某牧区。甲和乙偏好开阔生境,喜食植物茎叶,丙偏好有更多遮蔽的生境,喜食植物种子。不同放牧模式影响下,这三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度放牧加剧了甲和乙的种间竞争 B、禁止放牧增加了遮蔽度和食物资源,有利于乙的生存 C、轮替放牧不利于这三种动物共存 D、三种动物中,甲对放牧模式变化的适应能力最强
  • 5、脱落酸(ABA)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信号分子,NaCl和PEG6000(PEG6000不能进入细胞)皆可引起渗透胁迫。图a为某水稻种子在不同处理下基因R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图b为该基因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种子在不同处理下7天时的萌发率。研究还发现无论在正常还是逆境下,基因R的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皆高于野生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Cl、PEG6000和ABA对种子萌发的调节机制相同 B、渗透胁迫下种子中内源ABA的含量变化先于基因R的表达变化 C、基因R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升高可延长种子贮藏寿命 D、基因R突变可能解除了其对ABA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 6、人工高密度养殖的罗非鱼塘中往往要大量投入人工饲料,极易引起水体中N含量增加,造成水体污染。研究人员拟利用空心菜生态浮床技术来净化池塘水质,以期达到淡水养殖废水二级标准,如图是空心菜生态浮床覆盖率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空心菜浮床覆盖率大于20%时对水体总氮去除效果不一定比20%时更好 B、该鱼塘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数量金字塔不都表现为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 C、90d时实验组总氮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含氮有机物被空心菜直接吸收 D、流经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态浮床中的空心菜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7、多巴胺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人脑愉悦感的产生有关。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能够抑制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功能,干扰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示意图,MNDA、VMAT2分别为细胞膜和突触小泡膜上的运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小泡通过胞吐释放多巴胺,此过程完成了电学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B、运回突触前神经元的多巴胺去向有被单胺氧化酶分解或重新进入突触小泡 C、可卡因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转运,能增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D、长期吸食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MNDA数量增多,进而对毒品形成依赖
  • 8、关于种群、群落的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名计算法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B、可用样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C、调查某长条形地块上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可随机等距选取样方 D、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且对照组需对土样进行60℃灭菌处理
  • 9、下列有关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新冠疫苗通常是指丧失侵染性但保留抗原性的新冠病毒 B、DNA或mRNA疫苗注入人体后可直接作为抗原诱发人体的免疫反应 C、接种流感疫苗后,仍有可能患流感,原因之一是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 D、排异反应实质是受体免疫细胞识别了异体器官细胞表面的HLA,从而发生了免疫反应
  • 10、假设某个稳定生态系统只存在一条食物链。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段时间内这条食物链上其中4种生物的相关指标(如表,表中“—”表示该处数据省略)。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这4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排序,正确的是(       )

    物种

    流经生物的能量(kJ)

    生物体内镉浓度(μg/g)

    生物承受的捕食压力指数(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越大)

    0.03

    15.64

    0.08

    1.60×106

    1.05

    2.13×108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 11、用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处理花生幼根,测量统计主根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中的实线,可得出油菜素内酯浓度越高,对主根促进作用越强 B、由图中的虚线,可得出生长素对主根的伸长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图中两条曲线差值产生的原因是100nM油菜素内酯生理作用的结果 D、油菜素内酯对主根伸长生长的作用效果在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下不同
  • 12、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病理性蛋白质聚集体积累,如α-突触核蛋白(a-syn)和tau蛋白聚集体,这些物质在细胞间扩散并诱导临近神经元的蛋白质错误折叠,从而在相连脑区传播神经元损伤。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隧道纳米微管与受损的神经元建立连接,恢复神经元功能,其作用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胶质细胞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C、上述过程可以体现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修复的功能 D、神经胶质细胞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 13、2024年6月,科研人员对HIV疫苗的研发取得了进展,该技术的成功源于对HIV衣壳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新认知。该药通过阻断衣壳与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核或形成新的病毒颗粒,从而显著抑制病毒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IV是一种RNA病毒,容易变异,因此疫苗研发较困难 B、HIV侵染的主要是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 C、HIV可以将其逆转录出的基因整合到人体染色体DNA上,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 D、HIV只将其遗传物质注入到宿主细胞内
  • 14、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水肿等。下图的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均可作为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急性肾小球肾炎会使乙渗透压降低,乙中水分流入甲 C、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时,甲中的缓冲物质可中和乳酸
  • 15、某研究小组进行微型月季的快速繁殖研究,结果如表所示。

    流程

    最佳措施或最适培养基

    ①外植体腋芽消毒

    75%乙醇浸泡30s+5%NaClO浸泡6min

    ②诱导出丛生苗

    MS+3.0mg·L-16-BA+0.05mg·L-1NAA

    ③丛生苗的扩增

    MS+2.0mg·L-16-BA+0.1mg·L-1NAA

    ④丛生苗的生根

    1/2MS+0.25mg·L-1IBA+0.25mg·L-1NAA

    注:从生苗为丛状生长的幼苗,IBA(吲哚丁酸)为生长素类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程①的效果取决于消毒剂浓度 B、流程②不需要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阶段 C、与流程②相比,流程③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类与生长素类物质的比值更大 D、与流程③相比,提高流程④培养基的盐浓度有利于从生苗的生根
  • 16、近年报道了多起猴痘病毒感染病例,人体感染猴痘病毒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猴痘病毒的增殖发生在血浆内 B、注射猴痘病毒疫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C、体内的各种B淋巴细胞都能识别猴痘病毒 D、在抵抗猴痘病毒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 17、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控,某同学给大鼠注射抗促甲状腺激素血清后,测定其血液中相关激素的含量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 B、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减弱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降低 D、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 18、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下列物质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
    A、Ca2+ B、淀粉 C、葡萄糖 D、氨基酸
  • 19、坐骨神经可以支配包括腓肠肌在内的多块骨骼肌,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表的两个电极置于坐骨神经表面Ⅱ、Ⅲ两处,如图甲。在坐骨神经I处,给一个适当强度的电刺激,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其中h1>h2 , t1<t3。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外界Na+浓度,h1和h2可能都会增大 B、t1<t3可能与不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率不同有关 C、Ⅱ处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可能比Ⅲ处的多 D、相同刺激下,t2越大,则h2越小
  • 20、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积累钾离子密切相关。某种质子泵(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使H+从质膜内侧向外侧泵出,在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K+通过转运蛋白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K+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H+转运过程中质子泵会因磷酸化发生构象改变 C、K+对气孔的调节体现了无机盐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 D、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大小可影响蒸腾速率和暗反应速率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下一页 跳转